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作為一個職場媽媽,我並不感到內疚,我驕傲!

小閑肉好文推薦

作為一個職場媽媽, 總是要面對一個似乎永遠沒有答案的問題:要更多的事業, 還是多照顧家庭?

很多職場媽媽起早貪黑,

早上喂好奶, 或者給孩子洗漱, 送孩子上學, 再趕去上班, 下班回來, 做飯洗衣服做家務, 陪孩子講故事, 輔導功課等等, 一樣不能少。 但我們依然會感到內疚, 沒能陪好孩子。 如果工作不那麼忙, 孩子可能會培養的更好, 心理狀態會更好......為什麼, 我們做了這麼多, 還是充滿內疚?

1

維多利亞:我不內疚, 我很驕傲

維多利亞在接受英國每日郵報的採訪時, 坦言說:我作為一個職場媽媽, 我從不感到內疚, 相反, 我覺得很驕傲。

她還曾說:作為辣妹組合的時候, 我們經常全世界到處跑, 但是我們只是演出, 我沒並沒有真正旅行。 我認為我看到的、感受到的還不夠。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我試圖做更多事情的原因, 而這也是我希望鼓勵孩子們去做的。

2

李靜:內疚?憑什麼?

李靜在接受金星採訪時, 聊到育兒的話題, 她很憤憤:我特別不喜歡別人說, 你事業這麼忙, 沒時間陪孩子, 你內疚嗎?我為什麼要內疚?憑什麼?

隨後她說了一句話:我認為, 每個孩子都是借由我們的身體來到這個世界, 我們不應該因為是他們的父母, 就過多的控制他們。

她還分享了一個她和女兒的小故事:

女兒說:媽媽, 我們班有兩個同學戀愛了(才12歲), 我要和他們一起去看電影兒。

我冷靜了一下, 說:“你們現在都這樣嗎?”

女兒說:“談戀愛也就是個玩兒, 要不然大家都沒有機會一塊兒計畫出去玩兒。

我問:“那他們的家長都知道嗎?“

女兒說:“那怎麼敢說呢, 也就是跟你這樣的家長說。 ”

我當時心裡挺高興的, 這個信任非常重要。

3

劉楠:平衡家庭與工作?

劉楠作為一個知名母嬰app的創始人, 在業內也是叱吒風雲的人物。 但她卻一直被困于一個母親、一個女性的身份。 她自嘲說, 不久前參加一個論壇, 她和其他5位男性CEO一起被採訪, 主持人問前面幾位的都是:關於用戶、關於利潤:

但是問到劉楠卻變成了:你怎麼平衡工作與生活?

說到這兒, 想必手機螢幕前的你, 作為職場麻麻也是深有同感。 出門談工作,被對方認可和誇讚永遠是:這可是個女強人,家裡照顧得好,事業幹得也漂亮。和閨蜜聚會,時不時還要被戲謔:這麼晚了,該回家帶娃了吧?被人質疑,那就更不用說了:你出來忙,那孩子怎麼辦?爺爺奶奶帶,那能教育的好嗎?

但是如果有個記者問一個男性:您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大概只會被當成一個笑話。

我們是媽媽,更是一個職場人

職場媽媽壓力其實比任何一個職場爸爸壓力都要大,這種壓力來自社會、來自公司的領導和同事,也來自家庭。

社會上似乎存在這一種奇怪的潛規則:你是個媽媽,那意味著你要准點下班回家照顧孩子,你不能加班,因為你週末要陪孩子。這意味著,在領導眼裡或者在同事眼裡,職場媽媽大多是為了養家糊口才出來混日子的。不會有人放心把重要崗位交給她們,她們晉升希望渺茫。

在家裡,來自親戚、鄰居的“奇怪眼光”也不會少。都是生了孩子的人了,也不知道多陪陪孩子,一天到晚就在外面瞎折騰,孩子生病了也不陪,開家長會也請不了假,這還是個媽媽嗎?

如果你是個職場媽媽,相信一定深有體會。成為了媽媽,似乎就要因為想要實現自己、實現社會價值、尋找自我而感到內疚,因為你沒好好帶孩子。

為什麼同樣的“問題”不會出現在爸爸們的身上呢?武斷地說這是一種性別歧視,會有些偏激。但真實存在的壓力,會給很多在職場打拼的媽媽帶來很多困惑和障礙。

我想說,身為職場媽媽,我們沒必要內疚。只要懂得經營,懂得陪伴的精髓,孩子不會感到缺失母愛,相反,孩子會因為有一個敢於拼搏、努力實現自己的媽媽而感到驕傲。這種驕傲會激勵孩子的一生。

我並不認為職場和家庭完全無法平衡,最重要的是你的選擇是基於內心最深處的需求。如果你認定了你一定要做出一番大事業,要闖天闖地的拼搏出傲人的成績,那麼犧牲很多陪伴寶寶的時間是不可避免的。但完全可以每天抽點時間出來打打電話,和孩子視頻,讓孩子知道媽媽一直在關心她。

更多的職場媽媽也許沒有宏偉的事業目標,但也並不想因為當了媽媽就埋沒了自己在事業上進步的可能。那做好職場的工作,陪好孩子更不是什麼難事。利用晚上、週末以及假期,陪伴孩子,有何不可?

孩子的確在人生的最初的三年需要母愛帶給他一世的安全感,但孩子終將走向獨立,成為他自己。我們即便是媽媽,也不能永遠陪伴。不如在短短的親子之路上,教會他如何獨立,如何成就更好的自己。

——寶媽專屬的閒置交易平臺——

從懷孕開始,大多數父母就開始為孩子購置各種衣物、玩具、書籍等物品,而隨著孩子的成長,許多物品也會逐漸被閒置,如何處理它們便成了家長們的一大煩惱。特別在國家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家庭進入了“二孩時代”,這個問題體現的越來越明顯,如何解決寶媽們的煩惱,就讓“小閑肉”來幫你。

小閑肉官方Q群:534195551

出門談工作,被對方認可和誇讚永遠是:這可是個女強人,家裡照顧得好,事業幹得也漂亮。和閨蜜聚會,時不時還要被戲謔:這麼晚了,該回家帶娃了吧?被人質疑,那就更不用說了:你出來忙,那孩子怎麼辦?爺爺奶奶帶,那能教育的好嗎?

但是如果有個記者問一個男性:您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大概只會被當成一個笑話。

我們是媽媽,更是一個職場人

職場媽媽壓力其實比任何一個職場爸爸壓力都要大,這種壓力來自社會、來自公司的領導和同事,也來自家庭。

社會上似乎存在這一種奇怪的潛規則:你是個媽媽,那意味著你要准點下班回家照顧孩子,你不能加班,因為你週末要陪孩子。這意味著,在領導眼裡或者在同事眼裡,職場媽媽大多是為了養家糊口才出來混日子的。不會有人放心把重要崗位交給她們,她們晉升希望渺茫。

在家裡,來自親戚、鄰居的“奇怪眼光”也不會少。都是生了孩子的人了,也不知道多陪陪孩子,一天到晚就在外面瞎折騰,孩子生病了也不陪,開家長會也請不了假,這還是個媽媽嗎?

如果你是個職場媽媽,相信一定深有體會。成為了媽媽,似乎就要因為想要實現自己、實現社會價值、尋找自我而感到內疚,因為你沒好好帶孩子。

為什麼同樣的“問題”不會出現在爸爸們的身上呢?武斷地說這是一種性別歧視,會有些偏激。但真實存在的壓力,會給很多在職場打拼的媽媽帶來很多困惑和障礙。

我想說,身為職場媽媽,我們沒必要內疚。只要懂得經營,懂得陪伴的精髓,孩子不會感到缺失母愛,相反,孩子會因為有一個敢於拼搏、努力實現自己的媽媽而感到驕傲。這種驕傲會激勵孩子的一生。

我並不認為職場和家庭完全無法平衡,最重要的是你的選擇是基於內心最深處的需求。如果你認定了你一定要做出一番大事業,要闖天闖地的拼搏出傲人的成績,那麼犧牲很多陪伴寶寶的時間是不可避免的。但完全可以每天抽點時間出來打打電話,和孩子視頻,讓孩子知道媽媽一直在關心她。

更多的職場媽媽也許沒有宏偉的事業目標,但也並不想因為當了媽媽就埋沒了自己在事業上進步的可能。那做好職場的工作,陪好孩子更不是什麼難事。利用晚上、週末以及假期,陪伴孩子,有何不可?

孩子的確在人生的最初的三年需要母愛帶給他一世的安全感,但孩子終將走向獨立,成為他自己。我們即便是媽媽,也不能永遠陪伴。不如在短短的親子之路上,教會他如何獨立,如何成就更好的自己。

——寶媽專屬的閒置交易平臺——

從懷孕開始,大多數父母就開始為孩子購置各種衣物、玩具、書籍等物品,而隨著孩子的成長,許多物品也會逐漸被閒置,如何處理它們便成了家長們的一大煩惱。特別在國家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家庭進入了“二孩時代”,這個問題體現的越來越明顯,如何解決寶媽們的煩惱,就讓“小閑肉”來幫你。

小閑肉官方Q群:534195551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