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學鋼琴還用逼嗎?

圖片來自網路

您是否經歷過逼迫孩子學琴的過程?每天看著天性愛玩的孩子如坐針氈地在鋼琴前“磨時間”, 感到無奈和無力?您是否覺得讓孩子學鋼琴更像是在考驗家長?您的孩子是否積極性不高?

這些都是劉老師多年教琴常見的問題, 你並不是一個人。

鋼琴對於成年人的吸引力似乎遠遠大於小孩子。 這並不是因為成年人的音樂感知能力更強, 而是大人們通常沒有給孩子正確的引導, 讓他們體會到學琴和練琴的樂趣。 這就像我們都知道蘋果很好吃, 卻塞給了孩子毒蘋果一樣, 讓他們只嘗到了蘋果的毒, 而忽視了蘋果的美味。

如果我們正確的引導孩子, 讓孩子愛上音樂, 愛上鋼琴, 就不存在積極性不高的問題了。 學琴, 從來都不是需要家長和老師逼迫的事情。 它雖然並不輕鬆, 但美好而富有樂趣。

劉老師有以下幾點保留孩子求知天性的建議,

給家長和老師們共同探討:

01 循序漸進, 切莫太功利

每個孩子的好奇心是不同的, 他們對於求知的興趣點也不同。 比如大多數男孩子喜歡飛機坦克, 而大多數女孩子則喜歡芭比娃娃。 作為成年人, 我們應多從孩子的視角去觀察世界, 從而理解他們。 而不是只盯著練琴時間, 以考級成績來評價一個孩子的程度。 劉老師認為, 在初學階段, 孩子只要不厭惡鋼琴, 每次練琴都是主動的, 就相當不錯了, 不必過分苛求。 在初級階段, 最重要培養的是孩子喜歡鋼琴、主動練琴的能力。 被逼出來的鋼琴十級永遠不如熱愛鋼琴考出的三級。

另外, 鋼琴考級並不是衡量一個孩子鋼琴水準的唯一標準。 甚至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被說服,

不去逼孩子考級和參加各式各樣的比賽。 除了枯燥的手指練習和練習曲, 時不時讓孩子彈奏他自己喜愛的樂曲, 多給孩子講解樂曲背後的故事, 穿插音樂欣賞課程, 帶孩子去聽音樂會等方法均可提升孩子對音樂和鋼琴的興趣。

如果您的孩子並不能完整地彈奏高難度的樂曲, 卻可以對西方音樂史如數家珍, 劉老師認為您的啟蒙非常成功。

02 充分瞭解孩子, 積極引導興趣方向

家長們平常一定有觀察自家孩子的習慣, 性格上的優缺點可謂瞭若指掌。 然而, 我們常常忽略觀察孩子求知的興趣點, 從而錯過良好的引導機會。 如果您的孩子總是問:為什麼我沒有感覺到地球在轉?就可以帶他去自然地理博物館看個究竟了。

相反, 錯誤的做法是硬把孩子拉到博物館, 不顧孩子愛不愛聽, 一定要把這個問題講明白。 孩子想知道什麼, 我們就告訴他們什麼, 或者引導他去學習什麼, 而不是根據成人的思路一味灌輸。

同樣, 鋼琴學習也不是一味灌輸的結果。 不少老師跟我說, 低齡的孩子通常上課精力不集中, 總在想跟講課內容無關的事情。 我的建議是老師不妨跟著孩子的思路走, 這在一對一的課程中並不難實現。 並在講課過程中採取發散思維的方式, 對比相似知識點, 總結相關規律, 以不同方式刺激孩子的興趣來記憶。 而不是機械重複, 帶來聽覺和記憶上的疲勞。

另外, 劉老師提醒各位家長和老師, 也許有的孩子並不適合(不喜歡)彈鋼琴,

他們有其他真正喜歡的興趣。 我們不妨試著放手, 讓孩子自由發展, 並給他們提供相應的教學支援。

03 多提問, 少回答

要養成孩子主動思考的習慣, 很多時候家長和老師不必“太聰明“。 孩子有疑問的時候, 可以先問他們:那你認為為什麼呢?而不是胸有成竹地就把答案告訴他了。 只是, 無論孩子的答案是否正確, 我們都不應該批評他, 只要去糾正答案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的答案正確, 可及時給予鼓勵, 讓他明白主動思考問題是正確的事情。

04 多鼓勵, 少批評

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天才孩子, 每個孩子在學琴的過程中都難免犯錯和怠惰。 作為家長和老師, 我們要瞭解孩子愛玩的天性, 勞逸結合, 給孩子足夠的空間。 同時, 多鼓勵孩子在學琴上的進步,給孩子足夠的自信,幫助他們克服困難。

綜上所述,其實太多時候我們不必逼孩子,他們自有求知的天性,去保護和引導他們的天性就可以了。

多鼓勵孩子在學琴上的進步,給孩子足夠的自信,幫助他們克服困難。

綜上所述,其實太多時候我們不必逼孩子,他們自有求知的天性,去保護和引導他們的天性就可以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