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HIFIMAN Edition X V2新款旗艦平板振膜耳機

點擊上方 高保真音響雜誌 可訂閱哦!

過去的兩年受Apple收購Beats、VIVO等手機品牌推出音樂手機的影響, 隨身音訊市場的規模得到了極大的擴展, 通過移動音源驅動耳機/耳塞來欣賞高品質音樂的理念被越來越多的普通消費者所接受。 迅速擴大的市場讓很多傳統HIFI品牌不得不調整產品設計思路與方向, 產品重心也開始逐漸向隨身音訊市場傾斜, 這其中不乏知名耳機大牌, 比如我們非常熟悉的HIFIMAN。

早在2年前HIFIMAN就推出了針對移動音訊市場的旗艦產品——Edition X, 這可能是市面上第一款從設計上就專注於直推的平板振膜耳機產品。

首先從名稱上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X這個字母代表了高效率、好推動, 原廠在宣傳中明確強調這副耳機是可以直接用音樂手機、移動播放機來驅動的, 並賦予其“直推旗艦”的稱號, 可見廠家對於Edition X的信心滿滿。 當然, 這副耳機不負眾望上市後迅速橫掃業內資深媒體的評比榜單, 穩穩地佔據了高端平板振膜直推耳機市場的半壁江山。

HE1000-V2

Edition X的設計脫胎於HIFIMAN歷史上最經典的平板振膜耳機HE-1000。 不管是外形還是振膜技術都與HE-1000極為相似, 只是在耳機配色、Y型單元支架的材質、振膜磁鐵效率等方面有所區別。 隨著上市時間的推移, 雖然Edition X的聲音表現水準很高, 但設計上的一些不足也開始凸顯, 比如為了減輕重量增加佩戴舒適性而採用的ABS塑膠材質Y型單元支架強度不足,

原配單元耳罩材料及外形設計會影響橫向聲場的開闊度等, 為此HIFIMAN於近期推出了直推旗艦Edition X的最新換代產品Edition X V2, 並通過全新的優化設計徹底解決以上的問題。

直推平板振膜耳機的領路者

Edition X V2繼承了HE-1000的納米複合材料平板振膜、專利Asymmetrical Magnetic Circuit(非對稱磁力線技術)等HIFIMAN的看家本領。 對於納米複合材料平板振膜, 感興趣的讀者可以查看HIFIMAN官網上的影片, 邊仿博士親自展示了這款納米振膜的輕薄特性, 這種極度輕薄的平板振膜讓HE-1000的動瞬態反應速度表現相當優秀, 並能夠呈現更豐富的音樂細節。

專利Asymmetrical Magnetic Circuit(非對稱磁力線技術)可謂HE-1000的開創性設計。 根據廠家的介紹, 傳統平板振膜耳機振膜內外兩側的磁鐵大小一致,

這樣的設計會使得內部磁鐵干擾到向內傳遞的聲波, 為了盡可能地改善這一問題, HIFIMAN將內側磁鐵體積縮小, 構成內外非對稱的磁鐵系統。 而外側的Window Shade Grill Design(百葉窗格柵設計)則可以大幅降低外側單元殼體對向外傳遞的聲波的阻隔, 避免聲波反射回來, 再次影響振膜的發聲。

Edition X V2相較老款進行了全方位的優化, 其中包括對於聲音和使用體驗的多項改進設計。 首先, Edition X V2更換了全新的耳墊, 新耳墊更加貼合聽者面部並帶有更大的傾角, 這讓振膜更為接近平行聽者的耳膜。 這樣的改進讓新版本耳機的三維聲場變得更加規整, 尤其是以往用戶比較詬病的縱向聲場不夠撐開的問題這次得到了完美的解決。 同時新耳墊與皮膚接觸的部分材質由植絨變成了高透過性網狀材料, 廠家介紹這樣的設計可以更好地減弱耳罩對於聲波的阻隔干擾。

老版本的Edition X的Y形支架材料為了兼顧隨身採用了ABS塑膠來降低重量, 新版本Edition X V2則採用了全新工藝和材質的金屬支架, 在保證重量不增加的前提下大幅提升了強度,

這讓高強度使用的用戶感到更加的安心。 同時, 自我調整頭梁的定位相較老版本增加了2個調節檔位, 使之更加適應不同頭部輪廓聽者的需求, 全新設計的頭帶讓壓力的分配更加平均, 不易疲勞。 在大家最關係的重量上, Edition X V2雖然增加了很多配置但依然保持在了399g的水準, 比旗艦HE-1000的480g輕便了很多。

佩戴舒適性很高

優勢極大的聲音表現

Edition X V2雖然造型非常威猛寬大, 但不管是佩戴還是聲音表現都一點不顯笨拙。 即使長時間地佩戴Edition X V2也不會有明顯的壓迫感, 整個耳機的重量被寬大的頭梁平均分配給了頭部, 同時耳朵周圍也不會有任何的壓力, 可以讓聽者安心欣賞音樂。 幾周試聽下來, 九段給出的Edition X V2聲音表現的關鍵字是:細節充沛、聲音活生、低頻扎實、三維分明、紋理突出、泛音豐富,然而並不像廠家介紹的那樣容易驅動。

主觀試聽,耳朵收貨

Manley 300b

Burmester 069

評價一隻耳機聲音的表現,首先應該確定它的驅動環境才有意義。為了盡可能全面地瞭解Edition X V2的真實水準,九段選擇包括iPhone 6手機、HM-901S隨身播放機、參考臺式系統(Burmester 069 CD機+Manley 300b耳機放大器)作為測試系統,HIFIMAN HE-1000 V2旗艦平板振膜耳機,森海塞爾HD800S旗艦動圈耳機,qdc Gemini雙子座旗艦8單元動鐵耳塞等作為參考耳機。

森海塞爾HD800S旗艦動圈耳機

qdc Gemini雙子座旗艦8單元動鐵耳塞

聲場透明、細節豐富

這也許都要拜HIFIMAN納米複合材料平板振膜的功勞,九段播放Danilo Rea的《Lirico》專輯時,尤其感到這般好處。EGEA的CD封面都是以黑色為底,襯著白色的字體,這張唱片的錄音也是這樣的對比分明,一個人、一架鋼琴,在一個空間下,人、琴、音樂的對話與交流。第三首是《鄉間騎士》中那著名的間奏曲,Rea把它改編成了爵士鋼琴獨奏,旋律依舊沒入骨子裡,但Rea在彈奏時出於即興的切分、裝飾音,還有他自己陶醉其中不時發出的哼唱,戴著Edition X V2的九段分分鐘就被其帶入到一個隻留有一盞燈的舞臺上,就像是親自站在Rea和他的鋼琴旁邊,聽著、看著他吟詠著這一個以悲劇收場的愛情故事。鋼琴聲浮起之時,右手的主旋律踩著浪漫向前,左手以輕聲輔以和絃襯底。

Danilo Rea的《Lirico》

Edition X V2的層次感非常不錯,甚是透明且清澈。我在音箱系統上從未聽見過,甚至在印象裡也未曾在任何耳機上聽到過那樣清晰的左手和絃,不僅低頻延伸非常充足,和絃壓下時琴身內琴弦震動的細節都像是浮現在眼前一樣。富有光澤的高音像珍珠那樣溫潤,而並不是像鑽石那樣雖然璀璨炫目卻流於搶眼。Rea彈到激情之處的哼唱也聽得聲聲清晰。我不由把臺式系統的音量轉大,鋼琴的規模感也隨著放大,但Edition X V2卻有著相對開放的聽感。此曲彈到最後,旋律以高音收尾,但左手隨後以極輕的力道再次輔上一個和絃,然後在聲音的消逝間,舞檯燈熄滅。Edition X V2把這首間奏曲唱得那麼唯美。

實力深厚的聲音表現

BBC Sessions

上面唯美的間奏曲並不是讓九段覺得最厲害的,更厲害的是Edition X V2可以讓我用極大的音量聆聽齊柏林飛艇的《BBC Sessions》錄音室現場專輯。很少有系統或耳機可以把這種類型的專輯開到這麼大的聲壓下聆聽,而且是好聽的,Edition X V2正是其一。關鍵在於,它的平板振膜處理任何聲音都是那麼輕鬆,細節夠多也夠柔軟。我聽到的電吉他distortion音效顯得非常直接而真實,彷佛是透過吉他音箱播放出來的,聽起來爽勁十足,既有激昂熱烈的音色及氛圍,又不會顯得吵鬧,不會有任何刮耳或衝擊腦袋的感覺。鼓點一顆顆非常清晰且聲聲飽滿扎實,聲場被各種細節填得滿滿當當,重量感與規模感十足。為何聽起來沒有壓力?我想跟平板振膜的發聲原理有關,它可以在更大聲壓下提供儘量少的壓迫感,而全頻段均衡分佈的豐富細節又不會受到影響,壓力小了,細節多了,音樂也就鮮活耐聽了,這種表現頗具實力。

關於“直推”的定義

從實際試聽來看,Edition X V2確實比HE-1000容易驅動得多。HE-1000插在手機和HM-901s上根本不能發出正常的聲壓,更不用說用作正常的音樂欣賞了。而Edition X V2即使是插在iPhone 6手機上依然可以輕鬆達到正常聆聽的聲壓甚至更大,同時基本的聲音表現也還能說得過去,基礎三頻表現比較完整,兩端延伸明顯不足,音樂細節連同手機的一些缺陷也一起被Edition X V2無情地揭示了出來。換上HM-901s後直推旗艦的真正實力才終於展現了出來:Edition X V2整個聲音表現明顯更加立體,細節變得豐富且密度足夠突出,小編制弦樂中的樂器質感紋理清晰。而我們最關心的三頻表現、極高頻與極低頻的延伸、低頻量感、音色的表達等基礎硬素質則都屬於相當高的水準,這些風格可以說是帶有明顯HE-1000烙印的,像是大哥與小弟的關係。當九段把Edition X V2插入臺式參考系統後,耳機的聲音表現變得更具權威性,最明顯的改變要算大編制音樂下聲音的動瞬態控制和更宏大的聲場三維感覺了,但這種提升仍不足以媲美HE-1000,尤其是複雜環境下的聲音寬容度和音色的活生感方面,Edition X V2依然可以感受到一些局促。

寫在最後

實話說我並不是非常滿意Edition X初代的表現,它在很多細節方面的表現難稱完美,但Edition X V2則改變了我對這款耳機的看法。如果把條件規定在直推大型頭戴式耳機這個框架下,那麼Edition X V2是我聽過的最舒適、自然、細節豐富的耳機,任何聲音到了它的手中都可以輕描淡寫地播出,巨細無遺地呈現,直接而寫實地演繹,那種感覺是隨身耳機中最為貼近現場音樂會環境的,再大的音量都不會改變音符自然的流淌,完整且完全的起伏,不帶任何的壓力。更可貴的是它是在隨身音樂播放機驅動的條件下就可以有這樣的表現,實在難得。

參考價格:8,888元

文章選自《高保真音響》雜誌2017年第3期

…………………………………………………………

高保真音響雜誌

九段給出的Edition X V2聲音表現的關鍵字是:細節充沛、聲音活生、低頻扎實、三維分明、紋理突出、泛音豐富,然而並不像廠家介紹的那樣容易驅動。

主觀試聽,耳朵收貨

Manley 300b

Burmester 069

評價一隻耳機聲音的表現,首先應該確定它的驅動環境才有意義。為了盡可能全面地瞭解Edition X V2的真實水準,九段選擇包括iPhone 6手機、HM-901S隨身播放機、參考臺式系統(Burmester 069 CD機+Manley 300b耳機放大器)作為測試系統,HIFIMAN HE-1000 V2旗艦平板振膜耳機,森海塞爾HD800S旗艦動圈耳機,qdc Gemini雙子座旗艦8單元動鐵耳塞等作為參考耳機。

森海塞爾HD800S旗艦動圈耳機

qdc Gemini雙子座旗艦8單元動鐵耳塞

聲場透明、細節豐富

這也許都要拜HIFIMAN納米複合材料平板振膜的功勞,九段播放Danilo Rea的《Lirico》專輯時,尤其感到這般好處。EGEA的CD封面都是以黑色為底,襯著白色的字體,這張唱片的錄音也是這樣的對比分明,一個人、一架鋼琴,在一個空間下,人、琴、音樂的對話與交流。第三首是《鄉間騎士》中那著名的間奏曲,Rea把它改編成了爵士鋼琴獨奏,旋律依舊沒入骨子裡,但Rea在彈奏時出於即興的切分、裝飾音,還有他自己陶醉其中不時發出的哼唱,戴著Edition X V2的九段分分鐘就被其帶入到一個隻留有一盞燈的舞臺上,就像是親自站在Rea和他的鋼琴旁邊,聽著、看著他吟詠著這一個以悲劇收場的愛情故事。鋼琴聲浮起之時,右手的主旋律踩著浪漫向前,左手以輕聲輔以和絃襯底。

Danilo Rea的《Lirico》

Edition X V2的層次感非常不錯,甚是透明且清澈。我在音箱系統上從未聽見過,甚至在印象裡也未曾在任何耳機上聽到過那樣清晰的左手和絃,不僅低頻延伸非常充足,和絃壓下時琴身內琴弦震動的細節都像是浮現在眼前一樣。富有光澤的高音像珍珠那樣溫潤,而並不是像鑽石那樣雖然璀璨炫目卻流於搶眼。Rea彈到激情之處的哼唱也聽得聲聲清晰。我不由把臺式系統的音量轉大,鋼琴的規模感也隨著放大,但Edition X V2卻有著相對開放的聽感。此曲彈到最後,旋律以高音收尾,但左手隨後以極輕的力道再次輔上一個和絃,然後在聲音的消逝間,舞檯燈熄滅。Edition X V2把這首間奏曲唱得那麼唯美。

實力深厚的聲音表現

BBC Sessions

上面唯美的間奏曲並不是讓九段覺得最厲害的,更厲害的是Edition X V2可以讓我用極大的音量聆聽齊柏林飛艇的《BBC Sessions》錄音室現場專輯。很少有系統或耳機可以把這種類型的專輯開到這麼大的聲壓下聆聽,而且是好聽的,Edition X V2正是其一。關鍵在於,它的平板振膜處理任何聲音都是那麼輕鬆,細節夠多也夠柔軟。我聽到的電吉他distortion音效顯得非常直接而真實,彷佛是透過吉他音箱播放出來的,聽起來爽勁十足,既有激昂熱烈的音色及氛圍,又不會顯得吵鬧,不會有任何刮耳或衝擊腦袋的感覺。鼓點一顆顆非常清晰且聲聲飽滿扎實,聲場被各種細節填得滿滿當當,重量感與規模感十足。為何聽起來沒有壓力?我想跟平板振膜的發聲原理有關,它可以在更大聲壓下提供儘量少的壓迫感,而全頻段均衡分佈的豐富細節又不會受到影響,壓力小了,細節多了,音樂也就鮮活耐聽了,這種表現頗具實力。

關於“直推”的定義

從實際試聽來看,Edition X V2確實比HE-1000容易驅動得多。HE-1000插在手機和HM-901s上根本不能發出正常的聲壓,更不用說用作正常的音樂欣賞了。而Edition X V2即使是插在iPhone 6手機上依然可以輕鬆達到正常聆聽的聲壓甚至更大,同時基本的聲音表現也還能說得過去,基礎三頻表現比較完整,兩端延伸明顯不足,音樂細節連同手機的一些缺陷也一起被Edition X V2無情地揭示了出來。換上HM-901s後直推旗艦的真正實力才終於展現了出來:Edition X V2整個聲音表現明顯更加立體,細節變得豐富且密度足夠突出,小編制弦樂中的樂器質感紋理清晰。而我們最關心的三頻表現、極高頻與極低頻的延伸、低頻量感、音色的表達等基礎硬素質則都屬於相當高的水準,這些風格可以說是帶有明顯HE-1000烙印的,像是大哥與小弟的關係。當九段把Edition X V2插入臺式參考系統後,耳機的聲音表現變得更具權威性,最明顯的改變要算大編制音樂下聲音的動瞬態控制和更宏大的聲場三維感覺了,但這種提升仍不足以媲美HE-1000,尤其是複雜環境下的聲音寬容度和音色的活生感方面,Edition X V2依然可以感受到一些局促。

寫在最後

實話說我並不是非常滿意Edition X初代的表現,它在很多細節方面的表現難稱完美,但Edition X V2則改變了我對這款耳機的看法。如果把條件規定在直推大型頭戴式耳機這個框架下,那麼Edition X V2是我聽過的最舒適、自然、細節豐富的耳機,任何聲音到了它的手中都可以輕描淡寫地播出,巨細無遺地呈現,直接而寫實地演繹,那種感覺是隨身耳機中最為貼近現場音樂會環境的,再大的音量都不會改變音符自然的流淌,完整且完全的起伏,不帶任何的壓力。更可貴的是它是在隨身音樂播放機驅動的條件下就可以有這樣的表現,實在難得。

參考價格:8,888元

文章選自《高保真音響》雜誌2017年第3期

…………………………………………………………

高保真音響雜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