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兒童吃生雞蛋引發敗血症,如何安全吃雞蛋?

最近, 有新聞稱臺灣一家在吃“壽喜燒”時, 因為將蘸了生蛋液的涮肉給孩子吃, 導致年僅2歲的雙胞胎感染沙門氏菌, 引發敗血症。 雙胞胎連續4天高燒39攝氏度, 用抗生素治療了14天才脫險。 雞蛋真的不能生吃嗎?我們該如何健康吃蛋呢?

蛋殼乾淨, 蛋內也有風險

事發後, 當地醫院在採訪中表示, 如果要生吃, 雞蛋外表要清洗乾淨。 但實際上, 這樣做也並不保險。

禽類的生理結構和畜類不同, 它沒有專用的產道, 輸卵管、輸尿管和腸道在一個叫做泄殖腔的地方匯合, 也就是說屎、尿和蛋都是從肛門排出。

這就導致雞蛋表面特別容易受到致病細菌的污染, 即使是正規蛋雞場經過清潔乾燥等處理的“清潔蛋”, 依然可能有致病細菌留存。

此外, 雞腸道攜帶的致病菌也可以通過泄殖腔一路向上感染輸卵管, 導致雞蛋內部受到污染。

因此, 就算雞蛋外表洗得一塵不染,

裡面還是有污染可能。

特殊人群感染可致嚴重併發症

雞蛋裡可能出現的致病細菌主要是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和空腸彎麴菌, 對於成年人而言, 少數幾個細菌很難導致嚴重疾病, 最多就是腹痛、腹瀉。

但對於老人、嬰幼兒、孕婦, 以及免疫力低的人,

這些細菌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 比如尿毒綜合征、血性腹瀉、敗血症、急性腎衰甚至死亡。

美國和歐洲都出現過大規模的雞蛋召回事件, 很多是因為細菌污染。 比如2010年8月, 因為一起雞蛋沙門氏菌污染事件, 美國總共召回雞蛋3.8億枚。

半熟的雞蛋也不能掉以輕心

生雞蛋不能吃, 那半生不熟的呢?蛋黃凝固是蛋白質變性過程, 需要大約70攝氏度的溫度, 半生不熟的雞蛋, 意味著內部的溫度不到70攝氏度。

恰好,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 食物要加熱到70攝氏度以上才能安全食用。 這是因為在70攝氏度的時候, 細菌內部的蛋白質也會變性, 於是細菌就會死掉。

也就是說, 如果蛋黃還未凝固, 則可能有細菌。 總結起來, 生的或半生的雞蛋都是有可能攜帶致病菌的。

對於正常的成年人, 你願意吃是你的事, 反正萬一中招也不會很嚴重, 頂多是腹痛、腹瀉之類的。 但嬰幼兒、孕婦、老人還是應該儘量避免, 萬一有食物中毒反應, 立即去醫院治療, 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原文地址:http://www.food.cnhnb.com/article/12461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