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叔情|從街道到賽道,英菲尼迪在潛能中覺醒

很多人一輩子都不曾上過賽道, 也有很多人從來都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 所謂潛能, 就是潛在的能力。 如果你不上賽道, 你就不知道自己能開多快;如果你挑戰自我, 你不也知道自我到底有多少能量。

一個人如此, 一輛車也是如此。 像英菲尼迪, 你不開上它, 就不知道它有多運動, 更不會為它深深地著迷。

時間定格在2017年6月24日。 那一天, 2017英菲尼迪“潛能覺醒”挑戰賽廣州選拔賽正式啟動, 優勝者將有機會前往歐洲親自駕駛F1賽車。 當鐘叔摸上“無限”LOGO標誌的方向盤時, 當時被一種叫“魔力”的東西吸引得欲罷不能。

“潛能覺醒”全因激發

這次的挑戰賽主要項目是場地賽道的競速賽, 賽道難度比較高, 很多彎道都類似回頭彎。 比賽用車是英菲尼迪Q50L, 搭載2.0T發動機。 車子的動力是不錯的, 但渦輪遲滯比較明顯。 英菲尼迪Q50L的優點在於, 它車身尺寸要比同級別車型大,

但是轉向卻非常靈活, 車尾的跟隨性也比想像中要好。

雖然Q50L的發動機有一定的渦輪延遲, 但是並不影響最終成績。 大家別誤會, 對於新手來說, 渦輪延遲肯定會有很大的影響。 但對於掌握了節奏的人來說, 英菲尼迪Q50L那點渦輪延遲是微不足道的。 重點在於, 它的動力輸出不俗, 而且轉向靈活, 所以大部分人熟悉了第一圈後, 第二圈的成績通常不錯。

挑戰賽還有另外一個項目, 駕駛英菲尼迪Q70L加速、掉頭、繞樁。 印象最深深刻的就是掉頭和繞樁環節, 作為一輛軸距達到3050mm的中大型車。 英菲尼迪Q70L的靈活也是出乎意料地好。

想獲得這次挑戰賽的優勝並不難, 關鍵是要找到駕駛的節奏。 可以這樣說, 如果熟悉英菲尼迪Q50L和Q70L, 那麼它們倆都是很快的車, 否則將很難獲得好成績。 所謂潛能覺醒也許就是這個意思吧, 一輛豪華感和舒適性很好的車, 熟悉後將變成一輛能飆得很快的車。

比林肯、凱迪拉克更豪華?

很多人對英菲尼迪的印象是豪華感不錯, 而且性價比很高。 英菲尼迪的車看起來很紳士,

但這個品牌卻很親民, 而且在大眾印象裡, 它要比林肯、凱迪拉克、富豪這些品牌更有豪華的質感。

但是英菲尼迪總是在做一些與眾不同的事情, 他們喜歡打破常規, 衝破既有的枷鎖。 對於這次挑戰賽, 他們顯然希望更多人知道英菲尼迪潛在的運動基因。

就像上面所說的, 它們的車雖然尺寸比同級競品更大, 但是靈活性卻也更好。

2016年7月, 英菲尼迪在全球推出全新品牌主張:Empower the Drive。 在全球品牌主張的指引下, 英菲尼迪在中國市場以品牌建設為重點, 以“挑戰自我, 釋放潛能”作為品牌精神內涵, 著力打造“挑戰者”品牌。

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說明英菲尼迪正在用心打造駕駛者之車。

英菲尼迪技術高在哪?

對於一個豪華品牌而言, 首先是把車造好, 然後是把豪華質感提高, 再把性能添加進去。 無論怎樣的造車理念, 都離不開以上三個重點。 在這三個前提都做好了之後, 才能開始塑造形象。

同為日系豪華品牌的雷克薩斯雖有激進的外觀,但核心技術比較保守。英菲尼迪也有混動技術,但是並非主攻方向。他們最近這段時間在宣傳全新技術的發動機,排量分別為2.0T和3.0T。

這兩款發動機採用了當前日系最流行的雙噴射(歧管噴射+缸內直噴)和雙迴圈(阿特金森迴圈+奧托迴圈)技術,保證了動力輸出和油耗都讓人滿意。但是,英菲尼迪對此不滿意,他們把“可變壓縮比”這個概念帶進這些發動機裡,並且投入到了量產車當中。

英菲尼迪在原有的曲柄連杆機構上,又額外增加了一套多連杆機構及一根控制軸,通過改變活塞運動的上止點來改變壓縮比。這樣做的結果是,動力增加了,油耗反而更低了。缺點是結構變複雜,工藝要求更高,造車成本提高。

再看英菲尼迪的DAS線控轉向系統,這也是世界首個突破傳統轉向系統的技術。它不但能帶來更精准的轉向,還能降低駕駛者因微操而造成的疲勞感。

鐘叔點評

雖然這只是一次普通的挑戰,但是從這次挑戰賽中獲取的資訊卻非常多——只有試過了,才知道英菲尼迪的運動能力有多強;只有親眼所見,才相信英菲尼迪確實把一些了不起的技術量產了。

不進取,就會被拋棄,這就是英菲尼迪現在的覺悟。其實再不覺悟,它在中國將再無翻身之日了。所以,“潛能覺醒”永遠需要刺激,在溫水裡永遠會出品一鍋叫青蛙湯的殘酷美食。

同為日系豪華品牌的雷克薩斯雖有激進的外觀,但核心技術比較保守。英菲尼迪也有混動技術,但是並非主攻方向。他們最近這段時間在宣傳全新技術的發動機,排量分別為2.0T和3.0T。

這兩款發動機採用了當前日系最流行的雙噴射(歧管噴射+缸內直噴)和雙迴圈(阿特金森迴圈+奧托迴圈)技術,保證了動力輸出和油耗都讓人滿意。但是,英菲尼迪對此不滿意,他們把“可變壓縮比”這個概念帶進這些發動機裡,並且投入到了量產車當中。

英菲尼迪在原有的曲柄連杆機構上,又額外增加了一套多連杆機構及一根控制軸,通過改變活塞運動的上止點來改變壓縮比。這樣做的結果是,動力增加了,油耗反而更低了。缺點是結構變複雜,工藝要求更高,造車成本提高。

再看英菲尼迪的DAS線控轉向系統,這也是世界首個突破傳統轉向系統的技術。它不但能帶來更精准的轉向,還能降低駕駛者因微操而造成的疲勞感。

鐘叔點評

雖然這只是一次普通的挑戰,但是從這次挑戰賽中獲取的資訊卻非常多——只有試過了,才知道英菲尼迪的運動能力有多強;只有親眼所見,才相信英菲尼迪確實把一些了不起的技術量產了。

不進取,就會被拋棄,這就是英菲尼迪現在的覺悟。其實再不覺悟,它在中國將再無翻身之日了。所以,“潛能覺醒”永遠需要刺激,在溫水裡永遠會出品一鍋叫青蛙湯的殘酷美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