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伯溫死的很慘,他的兩個兒子死的比他還慘!

很多人把劉伯溫美化成了神仙, 能夠前知五百年, 後知五百年。

在大明朝建立的過程中, 劉伯溫功不可沒。

但是, 朱元璋登基後, 開始屠殺身邊的功臣。

劉伯溫也沒能逃此厄運。

他死的很慘。

比他死的更慘的是, 他的兩個兒子。

(劉伯溫)

劉伯溫本命劉基, 生於1311年7月1日, 老家在今天的浙江省文成縣。

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 與宋濂、葉琛、章溢合稱浙東四大名士。 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 因而馳名天下, 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 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 ”在文學史上, 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劉基對於書籍, 有過目不忘的本領。 他曾經在元朝大都(今北京)的一家書店中翻閱一本天文書, 翻過一遍後竟然立即能背出來, 書店的主人便要將書送給他, 他卻說:“書已經在我的胸中了, 要書何用?”

朱元璋登基後,

感覺身邊的這些功臣會威脅自己或後代的皇位, 於是逐一除掉。

當然, 劉伯溫也是其中一個。

(朱元璋)

洪武三年(1370年), 太祖授劉基(劉伯溫)為弘文館學士, 十一月, 大封功臣, 又授劉伯溫為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 封誠意伯, 食祿二百四十石。 第二年,

賜劉伯溫還歸家鄉。

雖然劉伯溫已經回家, 但是, 朱元璋還是感覺到他是自己的威脅。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 劉基感染了風寒, 朱元璋知道了之後, 派胡惟庸帶了御醫去探望。 御醫開了藥方, 他照單抓藥回來煎服用, 覺得肚子裡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塊擠壓在一起, 讓他十分痛苦。

二月中, 劉基抱病覲見朱元璋, 婉轉的向他稟告胡惟庸帶著御醫來探病, 以及服食御醫所開的藥之後更加不適的情形。 朱元璋聽了之後, 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了一些要他寬心養病的安慰話, 這使劉基相當的心寒。 三月下旬, 已經無法自由活動的劉伯溫, 由兒子劉璉陪伴, 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員的護送下, 自京師動身返鄉。 回家後, 拒絕親人和鄉里為他找來的一切藥石,

只是盡可能的維持正常的飲食。

夜晚與情人激情在一起總是不給力不盡興, 幾下就繳械。 經朋友介紹一位國醫, 看了他的鵬友圈三個t一個n跟120後終於重振雄風, 重拾當年的風

幾天之後, 劉基自知來日無多, 找來兩個兒子交代後事。 交代完後事時, 又讓劉璉從書房拿來一本天文書, 對他說:“我死後你要立刻將這本書呈給皇上, 一點都不耽誤;從此以後不要讓我們劉家的子孫學習這門學問。 ”又對次子劉璟說:“為政的要領在寬柔與剛猛迴圈相濟。 如今朝廷最必須做的, 是在位者儘量修養道德, 法律則應該儘量簡要。 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做則, 以道德感化群眾, 效果一定比刑罰要好, 影響也比較深遠,

一旦部屬或百姓犯錯, 也較能以仁厚的胸懷為對方設身處地的著想, 所裁定的刑罰也必定能夠達到公平服人, 和警惕人改過自新的目的;而法律若能儘量簡要, 讓人民容易懂也容易遵守, 便可以避免人民動輒得咎無所適從, 又可以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仁德的優良形象, 如此一來, 上天便會更加佑我朝永命萬年。 ”又繼續說道:“本來我想寫一篇詳細的遺表, 向皇上貢獻我最後的心意與所學, 但胡惟庸還在, 寫了也是枉然。 不過, 等胡惟庸敗了, 皇上必定會想起我, 會向你們詢問我臨終的遺言, 那時你們再將我這番話向皇上密奏吧!”最後於農曆四月十六卒於故里, 享年六十五歲。 六月, 葬於鄉中夏中之原。

劉伯溫為何會突然離世, 當然和朱元璋的藥是直接關係的。可歎,臨終還關心大明江山的劉伯溫,死在了大明一哥朱元璋的手裡。

(劉伯溫)

比劉伯溫死的更慘的是他的兩個兒子。

劉伯溫有兩個兒子,長子劉璉、次子劉璟。

劉璉,生於1348年(元順帝至正八年),1377年(明洪武十年),與胡惟庸的黨人起衝突,被脅迫墮井而死。

劉璟,生於1350年(元順帝至正十年),少年通經,才學過人,明太祖念基,每歲召璟同章溢子允載、葉琛子永道、胡深子伯機入見便殿,燕語如家人。後因對明成祖直言:“殿下百世後,逃不得一篡字。”被捕入獄,在獄中自縊。

當然和朱元璋的藥是直接關係的。可歎,臨終還關心大明江山的劉伯溫,死在了大明一哥朱元璋的手裡。

(劉伯溫)

比劉伯溫死的更慘的是他的兩個兒子。

劉伯溫有兩個兒子,長子劉璉、次子劉璟。

劉璉,生於1348年(元順帝至正八年),1377年(明洪武十年),與胡惟庸的黨人起衝突,被脅迫墮井而死。

劉璟,生於1350年(元順帝至正十年),少年通經,才學過人,明太祖念基,每歲召璟同章溢子允載、葉琛子永道、胡深子伯機入見便殿,燕語如家人。後因對明成祖直言:“殿下百世後,逃不得一篡字。”被捕入獄,在獄中自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