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6年時間,我們能給孩子一生打下哪些烙印?這所學校的答案給了我們四個啟示!|名校剖析

”。

6, 在中國人的概念中總有特殊的含義;

數字6, 六六大順, 寓意著吉祥如意;

符號6, 6666, 是遊戲玩家“溜溜溜溜”的暗語, 指玩得很好;

時間6, 小學6年, 初中高中6年, 6年是很多人一段又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和回憶;

6年時間, 能夠給人的一生打下什麼樣的烙印?

6年時間, 又能給孩子帶來哪些改變?

今天。

三歲看小, 七歲看老。 小學6年, 我們還應該給孩子培養良好的品格。

6年時間, 我們能給孩子一個探究的精神

前段時間, 圍繞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共用單車, 騰訊創始人小馬哥與金沙江朱嘯虎懟了一把, 不過到底是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 也沒有個結論。

不過今天, 在6年成長報告會上, 兩名清華附小的學生把摩拜搬上了彙報舞臺, 此前他們剛做了一項比較研究, 通過對共用單車的成本、騎行使用率、損耗返修率等的比較研究,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摩拜將會走得更遠。

看到他們的這種探究精神, 我想說的是:你們太牛了!對新鮮事物保持一顆好奇心, 並且在探究中去發展這種興趣, 希望他們能將這顆好奇種子一直呵護下去, 即使到了應付升學的高中、忙於休息的大學以及被世俗所淹沒的工作階段, 也要繼續好奇下去。

小學6年, 學校應該為孩子播下一課好奇與探究的種子, 讓孩子們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實踐中去探尋世界和人性的奧秘。

清華附小2017屆畢業生, 2011年入學起, 恰逢北京市教委批復清華大學附屬小學作為教育部“課程教材改革”試驗專案學校, 這個標誌性的節點, 意味著清華附小步入了整體育人的深入實踐, 這一屆孩子, 與“1+x課程”有個美麗的邂逅。

清華附小6年裡, 他們開始嘗試小組合作,

學著使用清華附小的樂學手冊, 展開“預學、共學、延學”, 在大小課時更為從容地發生學習, 在學校設計的學校個性, 年段個性, 以及為每一個學生個性發展的自主選修課程中, 培養自己的興趣, 發展志趣。

清華附小6年裡, “1+X課程”體系為他們設置年段個性課程, 從低學段的“啟程課程”到中學段的“知行課程”, 再到高學段的“修遠課程”, 使學生能夠在小學階段每一個關鍵的節點上順利“銜接”。

清華附小6年裡, 他們與“10+關鍵事件”的相遇, 親歷清華附小百年華誕;尋訪第一面軍旗, 致敬建軍90周年;在首屆全國基礎教育一等獎推廣會進行展示, 傳承母語和中華文化;與奧運冠軍校友同上開學第一課, 受新聞聯播關注;把校園足球踢到阿根廷;與百位元世界太空人對話航太夢……

到最後一年, 他們邂逅美麗的“成志畢業修遠課程”, 包括五個單元內容:小初銜接體驗、小課題研究、文化傳承、青春期發展及畢業研學課程。 小初銜接課程, 走進中學, 體驗中學的學習和生活;小課題研究, 由學生自主申報課題,

通過整合資源, 讓學生經歷調查、分析、解決問題的完整探究過程;文化傳承課程, 走進清華大學實驗室、圖書館、藝術博物館等, 拓展視野, 強化清華文化認同, 播下成志教育的火種;青春期發展課程, 實現學生在青春期的生理發展、心理調試的和諧統一;畢業研學課程, 走進江西紅色研學之旅。

六年來, 他們在“1 + X 課程”的田野上奔跑, 收穫的絕不僅僅是知識, 也不僅僅是分數, 更有對生活、對世界的好奇與探究。

6年時間, 我們能給孩子一個閱讀的習慣

友善、向美與夢想, 在清華附小2017屆學生成長報告會上,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用這三個關鍵字, 串聯起她給孩子們的“最後一課”。 每詮釋一個詞語, 就講一個故事, 還要推薦一本書。

第一句話:永遠擁有一顆友善之心。竇老師把仁愛這兩個字送畢業生們,希望他們永遠都做一個善良的人,有仁愛之心的人。同時,送出她推薦的第一本書,孔子的《論語》。

第二句話,永遠要追求向美的境界。竇老師希望畢業生們帶著向美的境界走向更高、更大的學習平臺,送出她推薦的第二本書,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第三句話:永遠擁有一種執著的夢想。竇老師希望畢業生一直保持對學習的渴望,對讀書的渴望,對知識力量的仰望,於是送出她推薦的第三本書,茨維格的《人類群星閃耀時》。

閱讀的人生,才能成就美好的人生。竇桂梅校長特別叮囑孩子們:“老師提倡你們要永遠保持讀書的狀態。但不夠,沒有思考的讀書等於沒讀。但這還不夠,還要探究式地開展主題閱讀。咱們清華少年就要擁有‘善於學習’‘學會改變’的核心素養,追求學問、追求藝術達到向美的境界,進而形成‘審美雅趣’。”

其實,清華附小的孩子們,已經在小小內心播下一顆閱讀的種子。他們從每天入校的晨讀微課堂、晨誦,再到每週的讀書課、週末的親子閱讀,以朗朗書聲,響徹朗朗乾坤。

主題全學科閱讀調查顯示,清華附小學生在閱讀動機純正、閱讀多樣性豐富、閱讀策略靈活深刻、閱讀轉化促進核心素養提升上,認同和完全認同率均高於83%。80%的同學每學期閱讀整本書6本以上,53.1%的同學每學期閱讀整本書9本以上。

閱讀還帶來了好成績。調查顯示,清華附小語文學科“一手好漢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三項目標成績顯著,各項指標顯著高於平均水準;數學、英語學科在創新水準上均高出平均水準16個百分點以上。

對於孩子來說,閱讀習慣所帶來的,不只是會看書、能看書的技能,更是一種終身學習、積極進取的人生狀態。

作者 | 李淩 《中國教育報》記者

責任編輯 | 齊曉君

教育,要用“廣角”來看

我們開闢起了一個新的主題,那就是教育類話題優質原創內容的刊發。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更多優質教育類原創內容;

在這裡,你可以發現有意思的教育類自媒體公號;

在這裡,你可以從不一樣的視角看教育。

讓我們在這裡遇見更多的朋友,讓我們在這裡用廣角看世界。

優質+原創+教育+自媒體,這是中教君想要在每個周日與您共同分享的精彩,不知道您喜不喜歡呢?

各位老師、家長,如果您平時也關注了這樣的公號,如果您在平時發現了這樣的文章,中教君也歡迎您分享給我們。說不定在下周,我們也會推送給更多的朋友的!

那麼,怎樣才能找到中教君呢?您只需要將您想要推薦的文章連結留言發送到我們的後臺,如果您覺得留言推薦不夠靠譜的話,我們也歡迎您發送文章連結到我們的郵箱:zgjybwx@163.com

我們下周見!

第一句話:永遠擁有一顆友善之心。竇老師把仁愛這兩個字送畢業生們,希望他們永遠都做一個善良的人,有仁愛之心的人。同時,送出她推薦的第一本書,孔子的《論語》。

第二句話,永遠要追求向美的境界。竇老師希望畢業生們帶著向美的境界走向更高、更大的學習平臺,送出她推薦的第二本書,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第三句話:永遠擁有一種執著的夢想。竇老師希望畢業生一直保持對學習的渴望,對讀書的渴望,對知識力量的仰望,於是送出她推薦的第三本書,茨維格的《人類群星閃耀時》。

閱讀的人生,才能成就美好的人生。竇桂梅校長特別叮囑孩子們:“老師提倡你們要永遠保持讀書的狀態。但不夠,沒有思考的讀書等於沒讀。但這還不夠,還要探究式地開展主題閱讀。咱們清華少年就要擁有‘善於學習’‘學會改變’的核心素養,追求學問、追求藝術達到向美的境界,進而形成‘審美雅趣’。”

其實,清華附小的孩子們,已經在小小內心播下一顆閱讀的種子。他們從每天入校的晨讀微課堂、晨誦,再到每週的讀書課、週末的親子閱讀,以朗朗書聲,響徹朗朗乾坤。

主題全學科閱讀調查顯示,清華附小學生在閱讀動機純正、閱讀多樣性豐富、閱讀策略靈活深刻、閱讀轉化促進核心素養提升上,認同和完全認同率均高於83%。80%的同學每學期閱讀整本書6本以上,53.1%的同學每學期閱讀整本書9本以上。

閱讀還帶來了好成績。調查顯示,清華附小語文學科“一手好漢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三項目標成績顯著,各項指標顯著高於平均水準;數學、英語學科在創新水準上均高出平均水準16個百分點以上。

對於孩子來說,閱讀習慣所帶來的,不只是會看書、能看書的技能,更是一種終身學習、積極進取的人生狀態。

作者 | 李淩 《中國教育報》記者

責任編輯 | 齊曉君

教育,要用“廣角”來看

我們開闢起了一個新的主題,那就是教育類話題優質原創內容的刊發。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更多優質教育類原創內容;

在這裡,你可以發現有意思的教育類自媒體公號;

在這裡,你可以從不一樣的視角看教育。

讓我們在這裡遇見更多的朋友,讓我們在這裡用廣角看世界。

優質+原創+教育+自媒體,這是中教君想要在每個周日與您共同分享的精彩,不知道您喜不喜歡呢?

各位老師、家長,如果您平時也關注了這樣的公號,如果您在平時發現了這樣的文章,中教君也歡迎您分享給我們。說不定在下周,我們也會推送給更多的朋友的!

那麼,怎樣才能找到中教君呢?您只需要將您想要推薦的文章連結留言發送到我們的後臺,如果您覺得留言推薦不夠靠譜的話,我們也歡迎您發送文章連結到我們的郵箱:zgjybwx@163.com

我們下周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