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最後一個滿清後裔聚居村落:仍有愛新覺羅氏,世代只做一件事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清朝總是都受到我們現代人的關注比較多, 加上這是一個成功的少數民族政權, 又帶領中國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境地, 所以, 目前網路上大部分人都對清朝幾無好感。 那麼, 這些滿清的後裔, 愛新覺羅氏, 他們的日常生活, 是否會有什麼不便呢?我們今天要說到的, 就是中國最後一個滿清後裔聚居村落的故事。

首先, 我們必須認清一個事實:歷史中所說的清王朝, 應該是從皇太極在1636年改國號為大清開始的, 這個時候的滿清政權, 是沒有能力涉足長城以南的廣大土地的。 所以, 在1644年李自成破北京, 吳三桂大開山海關放入清軍之後, 清王朝才算是進入了關內。 之後, 又耗費了足足二十年的時間, 才算是掌控了全國。 從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開始, 再到掌控全國的時, 已經過去了五十多年。 在這長久的時間中,

愛新覺羅氏定然有貴族去世, 這個時間段他們總不能在關內的清王朝陵墓下葬吧。 所以, 因禍得福之下, 在如今的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西北的啟運山下, 我們還能夠看愛新覺羅氏的後裔存在。

這個地區位於遼寧省, 距離首都的北京可以比較遠的。

然而, 愛新覺羅的祖先都留在這裡, 安土重遷的思想影響下, 他們總不能遷到位於河北的大清皇陵去吧。 所以, 在清王朝時期, 皇帝都會派不少愛新覺羅氏人前去護陵, 這些人一代接著一代守衛陵墓, 慢慢地, 形成了一個三千餘人規模的聚居村落。

清王朝已經過去了百餘年之久, 曾經如過橋老鼠般人人喊打的愛新覺羅氏, 差不多都消弭於世間了, 只有這個地方, 還留有愛新覺羅氏的香火。 某個電視臺曾經到此地採訪過生活在這裡的守陵人, 一位老人給他們講述了這守陵的故事:“從努爾哈赤的伯父那一輩開始, 這個地方的陵墓就初有模型, 也安排了不少家族人前來護衛。 這裡剛開始不過數百人的規模, 可是機構建設, 體系完備, 井井有條的樣子是可以堪比皇宮大院的。 清廷在這裡為皇陵設立了盛京三陵總管衙門、內務府衙門、關防衙門、禮部衙門、戶部衙門、工部衙門、兵部衙門、刑部衙門共八個部門, 他們主要負責對永陵的保護、修葺和祭典。 ”程式之複雜,

陳老師也不願意再多贅言了。

看來, 這些守陵人能夠生存下來, 還是比較幸運的。 這些愛新覺羅的後裔, 雖然放棄了在當朝官場叱吒風雲的權利, 卻得到了安寧一生的享受。 別的不多說, 在這個地區, 偏僻到人跡罕至, 大家可以自給自足, 完全沒有什麼壓力, 無意之中,也給我們留下了研究歷史重要的依據。

近代中國的落後,和清王朝躲不開干係,可是,我們應該放亮眼睛:近代中國落後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帝制的局限性,它已經不再適應潮流了,清政府縱然有心殺賊,也是無力回天的。對愛新覺羅氏的詆毀,應該到此為止了,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多民族團結的新中國,發揮中華民族的包容性吧!

無意之中,也給我們留下了研究歷史重要的依據。

近代中國的落後,和清王朝躲不開干係,可是,我們應該放亮眼睛:近代中國落後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帝制的局限性,它已經不再適應潮流了,清政府縱然有心殺賊,也是無力回天的。對愛新覺羅氏的詆毀,應該到此為止了,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多民族團結的新中國,發揮中華民族的包容性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