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盤點周恩來評價過的幾個歷史人物,你知道其中幾位?

偉大領袖毛主席博覽群書, 學富五車, 對很多歷史名人都做出過精彩而獨到的評價。 在日常生活中, 諸多古代的人和事都被毛主席旁徵博引, 古為今用。 相比之下, 敬愛的周總理對歷史人物的點評和引用是少之又少, 但少不等於沒有, 歷史上這幾個人曾得到過周總理最為中肯的評價, 一起來看看。

張良

張良的祖上曾任過五代韓王之相, 到張良時, 韓國被秦國逐漸蠶食, 最後滅亡。 張良心懷亡國之恨, 散盡家財致力於反秦活動, 曾雇一大力士在秦始皇東巡的路上刺殺秦始皇, 但沒有成功。 在秦末農民起義中, 張良遇到了劉邦, 兩人一見如故, 劉邦視張良為心腹謀士, 對他言聽計從。 從此, 張良也得遇明主, 一展腹中才華, 運籌帷幄幫助劉邦一統天下。

在談到張良時, 周恩來曾說:張良是古代一位英雄, 幫助劉邦打天下, 統一全中國, 建立了歷史上著名的漢王朝。

張良沒有獨自領兵打過仗, 他不是帥才。 但是他追隨漢王左右, 出謀劃策, 是最優秀的軍師。 項羽打了一百個勝仗, 頂不住張良一個主意, 優勢變劣勢, 只好求和。

蕭何

蕭何早年擔任秦國沛縣縣吏, 在楚漢之爭中, 蕭何為劉邦鎮守後方, 安撫民眾,

獎勵生產, 為前線源源不斷的輸送兵力和糧草, 對劉邦最後奪取天下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 劉邦坐上皇帝後, 蕭何制定律令, 實施了一系列讓百姓休養生息的政策, 並幫助劉邦剪除異姓王, 維護了漢朝的統治。

周恩來評價蕭何時說:“劉邦百戰百敗, 卻屢敗屢起, 靠的就是蕭何為他當宰相, 經營關中做他的根據地, 要人有人, 要錢有錢, 要糧有糧。 項羽百戰百勝, 卻經不起一敗;一敗塗地, 一敗就亡, 原因之一是沒有蕭何這樣的宰相。 ”

愛新覺羅•載灃

愛新覺羅•載灃是中國末代皇帝溥儀的生身之父, 在義和團運動中, 因為德國公使被殺, 他於光緒27年被派往德國道歉, 期間德國人讓他下跪表示誠意, 載灃堅決不從, 維護了國家的尊嚴。 回國後平步青雲, 光緒34年, 載灃監國攝政。 清朝滅亡後, 很多人把清朝的亡國原因歸結到載灃身上, 說他治國無方, 庸碌無為。

周恩來卻不這認為, 他對載灃的評價是這樣的:載灃是在一種特殊的情況之下, 身不由己地被慈禧臨終推上監國攝政王的高位的。 正是因為他不適合, 慈禧才選他的。 這個歷史責任不能由載灃來負擔。 他在日偽的統治下沒有屈從日本人的一再勸誘, 堅持不去東北, 在政治上同“滿洲國”劃清了界限。 在這件事情上, 他充分表現了民族氣節, 政治膽識和魄力。 這是他晚年的最大成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