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鴻章的成功秘笈:好馬也吃回頭草!

晚清史中, 有師生之誼的曾國藩和李鴻章是眾多論者欲說還休的人物, 也是我比較感興趣的人物。

在晚清政壇上, 曾國藩和李鴻章都是知名度極高的人物。 這兩個影響了近代中國半個世紀之久的軍政重臣, 人們都知道他們是靠軍功起家, 後來又都封侯拜“相”(清代沒有宰相, 所以必須打上引號), 但許多人不一定知道, 他倆既是師生, 又有賓主關係, 因為李鴻章不僅師從過曾國藩, 而且做過曾國藩的高級幕賓(友)。 用現在的話來講, 就是李鴻章曾經做過曾國藩的秘書。

李鴻章到曾國藩幕府充當幕友的時間為咸豐八年(1858)十二月到同治元年(1862)三月初之間, 前後三年多些時間。 但中間李鴻章負氣出走了大半年, 所以他實際上只在曾幕工作了兩年半不到。 兩年半時間雖然非常短暫, 但對於李鴻章來講, 卻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正是這段非同尋常的從幕經歷,

才使得早想建功立業卻屢遭挫敗的李鴻章時來運轉, 福星高照, 其一生事業也因此“隆隆直上”, 到後來幾乎與曾國藩“雙峰對峙”(《能靜居士日記》二十七)。

可以這麼說:這兩年多既是李鴻章人生命運的重大轉捩點, 又是他日後能夠獨立經營自己的政治、軍事力量的一個非常難得的契機, 而所有這一切又都與他能夠有幸充當曾國藩幕友、得到曾國藩高度賞識和鼎力推舉分不開。

曾國藩與李鴻章雖有師生之誼, 但隨著李鴻章在晚清政壇的崛起、隨著他與曾國藩逐漸成為同級, 二人的關係就變得微妙。 比如李鴻章曾經反對曾國藩彈劾有恩于曾的部將李元度, 李鴻章與他的老師曾國藩因李元度事件矛盾激化後, 終於導致李鴻章負氣出走。

此事對兩人的傷害雖然很深, 但他們的關係畢竟非同一般, 事後冷靜想想, 又經朋友從中調和, 於是都不同程度地產生了悔意。 尤其是李鴻章出走後, 還繼續深情地關注老師的安危, 通過各種管道和方式做他的工作,

力勸其離開祁門, 曾國藩不能不被其真情所感動, 所以最後還是聽從了李鴻章的建議移師東流。 李鴻章當然也很想再回曾國藩幕府, 在湘軍進攻當時的安徽省城所在地安慶並連獲勝仗後, 便寫信致賀。 以曾國藩的歷練, 一看便知此舉是李鴻章回心轉意的試探, 於是捐棄前嫌, 寫信邀其回營:“若在江西無事, 可即前來。 ”(《李文忠公鴻章年譜》)李鴻章在江西無所事事地混了大半年之後, 這匹“好馬”也吃“回頭草”, 重新回到曾國藩幕府。 曾國藩對李鴻章也“禮貌有加於前, 軍國要務, 皆與籌商”。

後來的事實充分證明, 李鴻章重返曾幕不僅十分正確, 而且絕對英明。 回營半年後, 曾國藩就授予他重任, 派他回安徽家鄉組建淮軍, 馳援上海, 稍後又推薦他出任江蘇巡撫, 開始了他的“一生事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