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戰國四大名將之間的兩次對決,居然全都以秦勝趙負而收場,這到底是誰的鍋?

白起、廉頗、王翦、李牧, 這是大家所熟知的戰國四大名將。

可是這種說法, 顯然有些小覷了天下英雄。

其實, 換一種說法應該更準確一些,

那就是這四位戰神, 是戰國中後期秦、趙兩國的四大名將。

而自古皆言, “文無第一, 武無第二”, 那麼這史書上齊名的四大名將, 究竟是誰要更厲害一些, 誰又稍遜一籌呢?

三國時期, 呂布虎牢關前獨戰三英, 縱使名聲掃地, 但也無礙其三國無雙的威名,

而文士們的唇槍舌劍, 雖然威力更強, 但顯然沒有能選出一個, 讓所有人都信服的第一出來。 武將的比試, 從來不像文人那樣嘰嘰歪歪, 誰強誰弱打一場就知道了。

作為四大名將, 他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跌宕起伏而波瀾壯闊的一生, 每個人都已經是一個不朽的傳奇。


在這四段傳奇的小溪, 各自在歷史的迷霧中靜靜流淌, 而不經意之間, 產生的兩次短暫交觸, 就為我們展現出另一番傳奇魅力。


長平之戰——秦趙精英的第一次碰撞

在這一次以長平為主戰場的交鋒中, 趙軍首先啟用了老將廉頗, 而秦軍的主帥則是青年將領王紇。

儘管秦軍的虎狼之師作戰驍勇, 但廉頗不負名將之稱, 死死壓制住了秦軍的雷霆攻勢。 可以說如果此時秦軍換上白起為主帥, 那麼以進攻為宗旨的白起, 和以防守老道著稱的廉頗, 將會以長平之地為棋盤, 以雙方的百萬大軍為棋子, 為世界戰爭史上演一齣經典的攻防大戰!

當然, 兵者國之重器, 雙方定然不會為了一個虛名, 而徒耗國力。 於是在“詭道”的支配下, 秦趙雙方從軍事到經濟再到外交, 進行了一系列部署與規劃。 可以說, 在這場全方位多角度的碰觸與交鋒中, 任何一方的一次失誤, 都可能會導致滿盤皆輸, 這次的全面戰爭容不得一絲一毫的失誤。

雙方步步為營的在上黨地區僵持了半年有餘, 最終還是趙國率先走了一步昏招:在是派遣使者去魏楚求援還是向秦國求和這個問題上, 選擇了後者。

於是, 秦國君臣抓住這個稍縱即逝的機會, 特意當著魏楚兩國使節的面, 于秦廷隆重的宴請趙國使節, 造成一種秦趙將要和解的假像, 從而將趙國求援的路給徹底堵死。

接下來就是秘密派遣宿將白起前往秦軍大營,以求徹底擊潰趙國。同時散佈謠言,使得趙王毅然決然的,撤換掉了主帥廉頗,啟用初出茅廬的趙括統帥全軍。

之後發生的事情,就是慘烈的無以言表了。兵法有雲:十則圍之,可秦軍在白起的指揮下,以大體相當的兵力即圍殺趙軍四十五萬!長平之戰,一場以趙軍鮮血澆灌出來的白起封神之路!


長平之戰,廉頗扛住了前半局,保證了趙國的優勢;白起橫掃了後半局,結束了趙國的輝煌。

亡國之戰——秦趙精英的最後一次碰撞

長平之戰之後,趙國的實力一直沒有恢復過來,其能苟延殘喘數十年,一方面得益于諸國唇亡齒寒的拼死保護,另一方面就在於趙國又出了一位不世之將——李牧!


“牧用趙卒,大破林胡,開地千里,遁逃匈奴。”後世的一篇《吊古戰場文》,用這短短的四句話,就為我們勾勒出這位天縱之才的光輝。

李牧的一生,不論是對戰匈奴等草原霸主,還是山東諸國的聯軍,亦或是秦國的虎狼之師,都未嘗一敗,是一位繼殺神白起之後,又一位一生無一敗績的絕世名將!

當西元前229年到來之時,他遇到了這一生最大的對手——王翦。

作為同位戰國四大名將之列的名將,王翦可以說是秦始皇東滅六國的第一功臣,也是一位和李牧一樣,統帥值點滿了的狠人。

當王翦面對李牧之時,也許是沒有信心結束對手的傳奇,也或許是打算用最小的代價結束戰爭。總之,率軍攻趙的王翦,在李牧的鋼鐵防線面前,停下了腳步。

但正面戰勝不了,不代表王翦就擺不平李牧。於是,王翦再次祭出了秦國的慣用計謀——反間計,這是反間計第二次改變趙國命運。幾十年間,趙王雖然換人了,但是新任趙王遷照樣沒有吸取教訓,還是中計,下令換帥。

新任趙王還是糊塗,可李牧不想步前任大將軍廉頗的老路,在同一個計謀面前跌倒兩次。於是,李牧選擇了抗旨,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依據,堅決要保住趙國最後的生存空間。可惜的是,趙王遷能力不夠,但心卻是夠狠的,派死士直接處死了這位一代名將、趙國的鋼鐵長城!

三個月後,王翦率軍攻破邯鄲,趙國從此在一定意義上告別了戰國的舞臺。

這個鍋,誰來背?

後世人們在評價這四位統帥的時候,一般還是採用了《千字文》的順序,來為他們做一個排名:起、翦、頗、牧。

四大名將中,趙國的廉頗與李牧,因為戰敗,被白起與王翦死死壓住。可是,這兩場失敗真的是他們的責任嗎?還是將責任推給那個,兩次進獻讒言的小人郭開?抑或是其他人與事呢?

從而將趙國求援的路給徹底堵死。

接下來就是秘密派遣宿將白起前往秦軍大營,以求徹底擊潰趙國。同時散佈謠言,使得趙王毅然決然的,撤換掉了主帥廉頗,啟用初出茅廬的趙括統帥全軍。

之後發生的事情,就是慘烈的無以言表了。兵法有雲:十則圍之,可秦軍在白起的指揮下,以大體相當的兵力即圍殺趙軍四十五萬!長平之戰,一場以趙軍鮮血澆灌出來的白起封神之路!


長平之戰,廉頗扛住了前半局,保證了趙國的優勢;白起橫掃了後半局,結束了趙國的輝煌。

亡國之戰——秦趙精英的最後一次碰撞

長平之戰之後,趙國的實力一直沒有恢復過來,其能苟延殘喘數十年,一方面得益于諸國唇亡齒寒的拼死保護,另一方面就在於趙國又出了一位不世之將——李牧!


“牧用趙卒,大破林胡,開地千里,遁逃匈奴。”後世的一篇《吊古戰場文》,用這短短的四句話,就為我們勾勒出這位天縱之才的光輝。

李牧的一生,不論是對戰匈奴等草原霸主,還是山東諸國的聯軍,亦或是秦國的虎狼之師,都未嘗一敗,是一位繼殺神白起之後,又一位一生無一敗績的絕世名將!

當西元前229年到來之時,他遇到了這一生最大的對手——王翦。

作為同位戰國四大名將之列的名將,王翦可以說是秦始皇東滅六國的第一功臣,也是一位和李牧一樣,統帥值點滿了的狠人。

當王翦面對李牧之時,也許是沒有信心結束對手的傳奇,也或許是打算用最小的代價結束戰爭。總之,率軍攻趙的王翦,在李牧的鋼鐵防線面前,停下了腳步。

但正面戰勝不了,不代表王翦就擺不平李牧。於是,王翦再次祭出了秦國的慣用計謀——反間計,這是反間計第二次改變趙國命運。幾十年間,趙王雖然換人了,但是新任趙王遷照樣沒有吸取教訓,還是中計,下令換帥。

新任趙王還是糊塗,可李牧不想步前任大將軍廉頗的老路,在同一個計謀面前跌倒兩次。於是,李牧選擇了抗旨,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依據,堅決要保住趙國最後的生存空間。可惜的是,趙王遷能力不夠,但心卻是夠狠的,派死士直接處死了這位一代名將、趙國的鋼鐵長城!

三個月後,王翦率軍攻破邯鄲,趙國從此在一定意義上告別了戰國的舞臺。

這個鍋,誰來背?

後世人們在評價這四位統帥的時候,一般還是採用了《千字文》的順序,來為他們做一個排名:起、翦、頗、牧。

四大名將中,趙國的廉頗與李牧,因為戰敗,被白起與王翦死死壓住。可是,這兩場失敗真的是他們的責任嗎?還是將責任推給那個,兩次進獻讒言的小人郭開?抑或是其他人與事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