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如何評價小米耳機?你們覺得怎麼樣

標準, 已經全面武裝了索尼的音訊產品線, 小到幾百大到幾萬全都有, 但是索尼幾百塊錢的耳機你覺得好聽麼, 和幾千的差距大麼?K3003、HD800有Hi-Res認證麼?

Hi-Res其實沒什麼含金量, 和“好聽”基本沒關係, 而小米無論如何也要弄到這個糊弄門外漢的標誌, 沒毛病。

再然後我們來談談小米的造型。

我一直覺得小米的造型真心醜, 這種腔體後置的設計在業內也算常見, 但是顏值和達音科完全不在一個境界, 我貼一個飛傲EX1的圖(達音科貼牌)你們自己感受一下。 不過小米的佩戴確實不錯, 犧牲了棱角的視角效果, 使得打磨圓潤的邊角顯著提高了舒適度。

接下來就談談做工。

在這個問題下群魔亂舞的回答裡, 對小米圈鐵唯一達成共識的評價就是:做工好, 包裝精良。 確實很多有實力的耳機廠家出的低端塞子都是廉價的塑膠質感, 包裝上也是湊合了事, 但還是有例外, 例如奧思特銳, 其產品圍城系列拿到千元市場也絲毫不虛任何廠家, 我給血色圍城開箱能感受到的只有快感。

我從來不吝於讚美圍城系列設計的出彩, 其超高品質的做工、奪人耳目的造型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上, 尤其是柔軟卻不失彈性的抗菌線材,

已經畫龍點睛般參雜在裡面的血紅色線條。 所以在讚美小米的做工, 貶低其他HiFi廠商的時候, 請不要忘了圍城系列。

當然提到圈鐵混合, 阿斯翠的AX系列值得一提, 雖然我對這個系列和這個廠家一直不待見, 但是不談聲音只論做工, AX30/35一體成型的全鋁制腔體仍是碾壓小米的存在。

說了這麼多, 我想表達的無非只有一點:人外有人。 即使是做工方面, 小米圈鐵Pro也還沒有足夠狂妄自大的資本。

第二部分, 聊聊聲音:

我的結論是:音質細節問題相比價格不足為道, 仍有購買價值。

低端塞子只講調音, 不談素質;如果低端到只有百來塊錢, 那麼任何突出的素質都能顯著提升塞子的價值。

先擺出我的聽音設備。

由創新SoundBlaster E5提供高素質的聲音與控制力, 與威索尼可VSD3S情人節限量版進行A/B對比, 音源均為Hi-Res級別, 通過Foobar2000進行直接輸出。

拜魅族HD50所賜, 一提到手機廠家的耳機我就想到暖糊到不行的調音, 用大量的低頻掩蓋解析不足, 用一刀切掉的高頻來消除齒音, 留下的只有清晨的暖陽還有紫外線。 但顯然小米圈鐵Pro不是這個路子, 一耳朵下去竟有一些接近傳統HiFi耳機的味道, 聲音比較中性, 不悶不糊, 多單元確實堆出來了不錯的解析。

要說聲音的整體印象, 確實屬於微笑曲線——這種調音在低端塞子裡很常見, 這種調音可以輕易地營造刺激的樂感, 但控制上若有偏差,也會很輕易地變得很嘈雜。小米圈鐵Pro可以說完全沒有避開這一陷阱,一旦對上配樂複雜激烈的搖滾,那麼氾濫的高低頻就會把薄弱的中頻人聲掩蓋在樂器聲中,聽感就會變得非常的嘈雜,糟心,和血色圍城如出一轍。

官方說塞子的配置是兩圈一鐵,現在我補充三單元的分頻設置:雙動圈負責中低頻,動鐵負責高頻,中高頻就讓他脫節去吧。要說那兩個動圈的調音其實不怎麼樣,中頻結像很飄,低頻很多但是下潛不足,凝聚力一般,但瞬態不錯。這就造成了一種奇異的聽感:

在一首歌最為激烈的副歌部分,極高頻樂器會獨立在音樂之外,迴響在耳邊。一旦前端控制力不足,此處失控,那麼所有營造起來的音樂氛圍都會毀於一旦,形成“刺耳失真的高頻”。

誠然,這款耳機的調音仍不是那麼的成熟,但手法卻已經不幼稚了,在百來塊的價位靠堆料取得這樣的素質,並且保持了一個相對中性的味道,比起淘寶那些DIY耳機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不過對前端不是太友好的特性是一個極大的失誤,畢竟買這條塞子的絕大多數人都不會上太好的前端,插手機上非常容易出現過多的齒音、高頻失控。

百來塊你還能買到什麼塞子呢?又醜又脆的VSD1S?別逗了,像樣點的塞子國產也要兩百塊,既然大家都說小米性價比高,那我就跨級別用兩百元檔的VSD3S對比沒有什麼不妥吧?

首先說說優勢:多單元堆出來的確實是真材實料,相比之下VSD3S就顯得悶糊了不少,而小米圈鐵Pro則清爽很多,整體大氣不少,但解析上半斤八兩。不過中性風格確實很雜食,無論是弦樂、鋼琴還是協奏曲都沒有出現嚴重的問題,整體上該有的氣勢都有了,氣氛渲染也很到位。

然後說說劣勢:中高頻脫節十分嚴重,這使得笛子之類剛好處在這個頻段的樂器聽起來十分壓抑,而且女高音壓根上不去;控制力不強,到了演奏非常激烈部分就會失控,這還是在控制力很好的前端下;中頻人聲遠,總感覺歌手差一口氣;或許是調音師的功力問題吧,說不上具體的原因,就是覺得小米圈鐵Pro比起VSD3S音樂味不是那麼濃郁。

最後總結一下:小米圈鐵Pro中性的風格可以說算得上在HiFi路上邁出的第一步,儘管仍不夠好,仍有各種各樣的瑕疵,但我希望能公正地評價這條塞子,黑的不要太過分,洗的不要太腦殘。優秀的做工和正常的風格著實可以讓小米圈鐵Pro在百元價位上站穩腳跟,和所謂的“高級手機配塞”劃清界限。

如果你的預算在百元檔次,只對聲音有追求,那我會推薦你VSD1S;但如果便捷的線控、結實的材質與可靠的做工也在你的條件之列,那我只能推薦小米圈鐵Pro。

全文完。

但控制上若有偏差,也會很輕易地變得很嘈雜。小米圈鐵Pro可以說完全沒有避開這一陷阱,一旦對上配樂複雜激烈的搖滾,那麼氾濫的高低頻就會把薄弱的中頻人聲掩蓋在樂器聲中,聽感就會變得非常的嘈雜,糟心,和血色圍城如出一轍。

官方說塞子的配置是兩圈一鐵,現在我補充三單元的分頻設置:雙動圈負責中低頻,動鐵負責高頻,中高頻就讓他脫節去吧。要說那兩個動圈的調音其實不怎麼樣,中頻結像很飄,低頻很多但是下潛不足,凝聚力一般,但瞬態不錯。這就造成了一種奇異的聽感:

在一首歌最為激烈的副歌部分,極高頻樂器會獨立在音樂之外,迴響在耳邊。一旦前端控制力不足,此處失控,那麼所有營造起來的音樂氛圍都會毀於一旦,形成“刺耳失真的高頻”。

誠然,這款耳機的調音仍不是那麼的成熟,但手法卻已經不幼稚了,在百來塊的價位靠堆料取得這樣的素質,並且保持了一個相對中性的味道,比起淘寶那些DIY耳機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不過對前端不是太友好的特性是一個極大的失誤,畢竟買這條塞子的絕大多數人都不會上太好的前端,插手機上非常容易出現過多的齒音、高頻失控。

百來塊你還能買到什麼塞子呢?又醜又脆的VSD1S?別逗了,像樣點的塞子國產也要兩百塊,既然大家都說小米性價比高,那我就跨級別用兩百元檔的VSD3S對比沒有什麼不妥吧?

首先說說優勢:多單元堆出來的確實是真材實料,相比之下VSD3S就顯得悶糊了不少,而小米圈鐵Pro則清爽很多,整體大氣不少,但解析上半斤八兩。不過中性風格確實很雜食,無論是弦樂、鋼琴還是協奏曲都沒有出現嚴重的問題,整體上該有的氣勢都有了,氣氛渲染也很到位。

然後說說劣勢:中高頻脫節十分嚴重,這使得笛子之類剛好處在這個頻段的樂器聽起來十分壓抑,而且女高音壓根上不去;控制力不強,到了演奏非常激烈部分就會失控,這還是在控制力很好的前端下;中頻人聲遠,總感覺歌手差一口氣;或許是調音師的功力問題吧,說不上具體的原因,就是覺得小米圈鐵Pro比起VSD3S音樂味不是那麼濃郁。

最後總結一下:小米圈鐵Pro中性的風格可以說算得上在HiFi路上邁出的第一步,儘管仍不夠好,仍有各種各樣的瑕疵,但我希望能公正地評價這條塞子,黑的不要太過分,洗的不要太腦殘。優秀的做工和正常的風格著實可以讓小米圈鐵Pro在百元價位上站穩腳跟,和所謂的“高級手機配塞”劃清界限。

如果你的預算在百元檔次,只對聲音有追求,那我會推薦你VSD1S;但如果便捷的線控、結實的材質與可靠的做工也在你的條件之列,那我只能推薦小米圈鐵Pro。

全文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