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王陽明,去山東主持科舉鄉試,竟然堂而皇之收紅包,怎麼回事

八月份, 王陽明去山東主考鄉試。

鄉試, 可不是鄉鎮考試, 而是在省府舉辦的科舉考試。 明朝鄉試, 考試成績合格的同學, 有資格做官, 成為國家正式公務員, 從此躋身紳士階層。

王陽明

在明朝, 對於老百姓而言, 科舉就是第一生產力, 參加科舉考試才是人生頭等大事, 比買房娶老婆都重要。 從國家層面來講, 科舉已經不是簡單的為國選才, 已然成為朝廷重要政治任務。 所以, 當選科舉主考官, 對於文官而言是莫大的榮譽, 跟現在老百姓當選人大政協代表差不多。

明朝殿試主考官由皇帝大人親自兼任, 會試主考官由當朝內閣大學士或朝廷重臣擔任, 而鄉試主考官, 主要靠巡按禦史、布政使和按察使舉薦, 由才學兼優的中青年官員充任。

鄉試主考官, 雖然是個臨時工, 但卻關係到全省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可謂職責重大。 具體講, 主考官負責出考題試卷,

審定考生答卷, 決定考生名次及錄取情況。 鄉試結束後, 主考官負責將錄取的舉人名單及其試卷, 一起奏報給皇帝審查批閱。

可見, 鄉試主考官權力很大。

鄉試主考官, 不僅能撈政治資本, 而且還有不菲的出場費。 地方政府, 按規矩要向主考官支付一定數量的“文幣”, 作為鄉試主考的聘禮, 這是不成文的老規矩。 主考官可以光明正大的收紅包, 可以肯定的是, 再嘴賤的禦史, 都不會拿這個紅包說事。

也就是說, 去地方行省出差, 擔任鄉試主考官, 是一件名利雙收的好差事。

這種好事情, 一不小心就被王陽明同志撞到了, 他被推舉為甲子年山東鄉試主考官。 我們要知道, 山東可是孔聖人之鄉, 文化底蘊深厚, 來聖人故里主持科舉鄉試,

那是相當有面子的事情。 這種光輝事蹟, 能在同僚面前吹好幾十年的牛逼。

明朝鄉試主考官, 內閣和禮部無權指派, 由巡按禦史、布政使、按察使推薦。 而推薦的標準, 理論上都是推舉才學兼優的中青年官員。 事實上, 在執行的過程中, 最關鍵的因素在於舉薦人。 因為“才學兼優”這個標準, 就和現在貪污罪量刑標準一樣, 存在很大很大很大的彈性。

“才學兼優”的具體標準是什麼?進士出身的官員, 基本都屬於才學兼優。 王陽明同志, 當然符合這個標準, 但這不是他出任山東鄉試主考官的主要原因。

聘請王陽明出任山東鄉試主考官的是, 巡按山東監察禦史陸偁(chēng)。 陸偁難道是傳說中的伯樂?不一定,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 他和王陽明是老鄉。

千萬不要單純地認為, 聖人不需要關係, 憑自己的本事就可以勝任。 如果你會這麼想, 就不要混仕途了, 呆在家做個威嚴的家長就好。

陸偁聘請王陽明出任山東鄉試主考官, 是再也精明不過的安排。 一來王陽明在青年官員中, 的確卓爾不群, 和其他官員不同, 他更有個性與思想;二來, 王陽明的確也是滿腹經綸, 基礎知識扎實, 專業技能過硬, 達到才學兼優的舉薦標準;三來, 王陽明老豆(王華)已經升遷為禮部右侍郎, 還兼任皇帝的歷史老師。

這種撿到便宜還可以賣乖的好事情, 陸大人肯定認真盤算過。 大家都是老鄉, 這次我推薦王陽明, 王華當然會領這個情, 下次有類似機會, 王華能說上話的地方, 肯定也會暗裡關照一下我陸偁,

還個人情。 在明朝官場, 一個官員在朝廷混, 性格再內向, 再清高, 再不食人間煙火, 都繞不開關係網。

每個人, 他都有最基礎的關係網, 那就是同學、同鄉、師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