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你家的寶寶認生嗎?寶寶的“8月之恐懼”媽媽們知道嗎?

“這是誰家的小孩, 真可愛, 來抱抱”社區裡阿姨逗著寶寶, 可寶寶並不伸手, 反而躲到媽媽懷裡。 “看來是認生啊, 寶寶長大了, 認識人啦” 媽媽說。

大部分孩子的認生期開始於八個月大的時候, 所以人們也把這個時期稱為“8月之恐懼”。 而到了12個月大的時候, 這種現象基本上會消失, 但是也有些孩子會將它持續到三歲。 孩子在這個期間認生, 其實是他們心理發育的表現。

0~8個月, 對寶寶來說看不到的東西就是不存在的, 也包括爸爸媽媽和陌生人。 也就是說沒有熟悉或陌生的概念, 也沒有認生反應。 雖然有時候寶寶可以通過聲音和氣味識別媽媽, 但是更多的時候只要有人照顧他就行了, 至於這個人是誰, 小寶寶無所謂, 他只是不想一個人待著。

8~12個月, 寶寶開始進入“聯繫期”, 他開始和某些讓他印象深刻的人建立起聯繫, 通常這些人是媽媽和爸爸, 或者是在寶寶餓了、困了或害怕的時候,

可以求助的人。 專家解釋說說:“認生是一個標誌, 說明孩子開始建立與某些具體的人的聯繫。 ”所以當寶寶意識到媽媽不在房間裡時, 便會大聲喊她, 是因為他需要媽媽的陪伴。 而且此時孩子能夠從長相、聲音將其他的人從他們的“連絡人”中區分出來, 並用一種小心翼翼的、保持一定距離的態度對待他們。

認生是寶寶情感發展的第一個重要里程碑。 德國的教育學專家Christiane博士曾經說過:“寶寶的認生期隨著他的成長而自然產生, 很可能在一夜之間, 認生期就到來。 ”

周歲內的嬰兒都要經過一個“認生”階段, 表現為寶寶對媽媽特別依戀, 尤其到了傍晚、夜間, 往往除了媽媽誰也不要, 致使當媽媽的感到小寶寶太“纏人”, 自己太勞累……其實, 這種“認生”, 恰恰反映你的小寶寶在成長。 細心的媽媽會發現自己的寶寶在三四個月時已能對媽媽作出反應, 只要你走近寶寶身旁, 他就會樂滋滋地往上拱起身子, 示意讓媽媽把他抱起來;或者你在屋內做事時,

寶寶的目光也常會追隨你的身影, 一旦你不在屋內他就會哭喊。 寶寶到了5個月時, 隨著自我認識和活動範圍的擴大, 識別能力不斷增強, 已能區別父母和其他人。 6個月時, 已能對熟人表現出好感, 對生疏的人表現出陌生感, 已經開始識別家中不同成員並且對各人有不同的反應。 這時的寶寶已開始有了依戀、害怕、認生、厭惡性、愛好等情緒。 出於一種自我保護, 這階段的寶寶對生人生地就會產生過敏反應, 而對最親他、關心他的人——媽媽則最為依戀。 這就是突出的“認生”行為。 以後, 隨著孩子認識不斷發展, 自我認識和活動範圍不斷擴大, 這種“認生”行為也就逐漸淡化。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有認生表現, 而且寶寶一出生並不認生, 他的認生更多的是在環境的影響下逐步發展起來的。 比如接觸的人少, 造成的生活圈狹小;由某一固定的人帶, 很容易對其他人產生排斥心理;對有某種特徵的人產生害怕心理。

雖然寶寶認生, 阻礙了寶寶與外界的人際溝通, 可能對以後的成長不利, 但媽媽也不要緊張,因為你可以幫助寶寶輕鬆度過認生期哦!

1、走出家門。

媽媽可以有意識地帶寶寶走出家門,以幫助寶寶儘早適應他可能接觸到的各種社會環境。經常帶寶寶去社區廣場、花園綠地等人多、小朋友比較多的場合,讓寶寶看看周圍新鮮有趣的環境,感受不同人的聲音和印象。

2、多接觸陌生人。

有些寶寶只喜歡讓媽媽抱,除媽媽之外的其他家庭成員一抱就哭,這是因為平時對外人接觸不多,每天只看到爸爸媽媽。媽媽可以嘗試著讓其他家庭成員多抱抱寶寶,在他們抱的時候媽媽可以暫時離開一會兒。讓寶寶慢慢熟悉除爸爸媽媽之外的陌生人。可以先從家裡人開始,然後再是其他不熟悉的人,比如爸爸媽媽的同事、朋友、鄰居等。

3、迎合寶寶的愛好心理。

即使寶寶有認生的表現,可由於孩子的天性,寶寶還是比較喜歡跟比較年輕的阿姨或者小寶寶待在一起的,因為年輕的阿姨讓他有種媽媽般的感覺,而小寶寶會讓他有想跟他一起的想法。當媽媽帶寶寶出去玩耍時,可以抱著寶寶跟那些阿姨或者小寶寶打招呼,跟他們一起玩。讓寶寶知道除了家裡人之外,其他人也都是和藹可親的,不用害怕、膽怯。

儘量讓寶寶可以逐步接觸不同的人群,包括戴眼鏡、帶帽子等有點特徵的人,慢慢地寶寶就會適應他們,不再產生戒備心理。

4、給寶寶安全感。

寶寶認生一般都與"害怕"有關,所以媽媽及周圍接近寶寶的人都要給寶寶一種安全感。媽媽以及家人平時都要保持態度溫和、情感穩定,不要忽冷忽熱,尤其在寶寶哭時,更要有耐心,不能訓斥寶寶,雖然他還聽不懂大人的語言。媽媽也要提醒親朋好友,接近寶寶時,動作要慢一點、溫柔些。千萬不能很突然地將寶寶交給"陌生人"抱,這樣會加強他的戒備和緊張心理,讓他沒有安全感,以後會更害怕接觸陌生人。

我寶貝有段時間也認生,那段時間天氣不怎麼好,大部分時間都在家,去社區公園都不跟其他寶寶玩,後來經常帶著她到處玩,現在已經能用她特有的語言跟其他寶寶一起玩啦。

但媽媽也不要緊張,因為你可以幫助寶寶輕鬆度過認生期哦!

1、走出家門。

媽媽可以有意識地帶寶寶走出家門,以幫助寶寶儘早適應他可能接觸到的各種社會環境。經常帶寶寶去社區廣場、花園綠地等人多、小朋友比較多的場合,讓寶寶看看周圍新鮮有趣的環境,感受不同人的聲音和印象。

2、多接觸陌生人。

有些寶寶只喜歡讓媽媽抱,除媽媽之外的其他家庭成員一抱就哭,這是因為平時對外人接觸不多,每天只看到爸爸媽媽。媽媽可以嘗試著讓其他家庭成員多抱抱寶寶,在他們抱的時候媽媽可以暫時離開一會兒。讓寶寶慢慢熟悉除爸爸媽媽之外的陌生人。可以先從家裡人開始,然後再是其他不熟悉的人,比如爸爸媽媽的同事、朋友、鄰居等。

3、迎合寶寶的愛好心理。

即使寶寶有認生的表現,可由於孩子的天性,寶寶還是比較喜歡跟比較年輕的阿姨或者小寶寶待在一起的,因為年輕的阿姨讓他有種媽媽般的感覺,而小寶寶會讓他有想跟他一起的想法。當媽媽帶寶寶出去玩耍時,可以抱著寶寶跟那些阿姨或者小寶寶打招呼,跟他們一起玩。讓寶寶知道除了家裡人之外,其他人也都是和藹可親的,不用害怕、膽怯。

儘量讓寶寶可以逐步接觸不同的人群,包括戴眼鏡、帶帽子等有點特徵的人,慢慢地寶寶就會適應他們,不再產生戒備心理。

4、給寶寶安全感。

寶寶認生一般都與"害怕"有關,所以媽媽及周圍接近寶寶的人都要給寶寶一種安全感。媽媽以及家人平時都要保持態度溫和、情感穩定,不要忽冷忽熱,尤其在寶寶哭時,更要有耐心,不能訓斥寶寶,雖然他還聽不懂大人的語言。媽媽也要提醒親朋好友,接近寶寶時,動作要慢一點、溫柔些。千萬不能很突然地將寶寶交給"陌生人"抱,這樣會加強他的戒備和緊張心理,讓他沒有安全感,以後會更害怕接觸陌生人。

我寶貝有段時間也認生,那段時間天氣不怎麼好,大部分時間都在家,去社區公園都不跟其他寶寶玩,後來經常帶著她到處玩,現在已經能用她特有的語言跟其他寶寶一起玩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