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長城WEY油耗造,核心技術不過關被曝光

作為自主品牌上攻的一大典型代表, 長城WEY自出生之日起, 備受矚目。 然而, 就在這個自主高端品牌旗下第一款新車VV7上市不到兩個月之際, 圍繞這款車“油耗造假”的風波不斷。 有業界人士表示, 造假問題並不僅僅存在於某款車型, 從中折射出部分自主品牌企業浮躁的心態。 更有人擔心, 這會嚴重影響到自主品牌對高端品牌形象的打造。 然而,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 這只不過是一場兵行險著的行銷橋段, 在常規推廣達不到預期效果時, 通過“自黑”來吸引眼球。

視頻揭示WEY油耗作假

最近, 有獨立測評媒體在網路上發佈了一段長城WE Y V V 7的試駕檢測視頻, 視頻顯示, 在高速路況下, V V 7的行車電腦顯示的平均油耗值與實際測試值吻合, 但在城市工況與真實值存在偏差。 在實際行駛中, 城市工況下, WE Y V V 7的實測油耗為15.0L/100K M, 但儀 表 盤 顯 示 為1 2 .5 L /100K M, 其間怠速40分鐘, 行車電腦卻停止油耗計數,

最終電腦顯示油耗和實際油耗相比, 相差了2.5L。 檢測人員質疑, 這一現象表明行車電腦在記錄油耗時存在人為故意作弊的問題。 “在怠速情況下, 發動機仍保持運轉燒油, 但是行車電腦卻停止了計數, 部分燃油被行車電腦故意‘遮罩’了, 存在著明顯的油耗造假。 而根據長城官方公佈的油耗資料, 綜合工況下長城WE Y V V 7百公里油耗僅為8L, 市郊工況油耗低至6.6L, 市區較為擁堵的路面工況下每百公里的油耗為10 .4L, 和上述實際測評顯示的每百公里油耗15L, 存在明顯的差距。 甚至有長城汽車離職員工爆出, 早在去年WE Y品牌研發之初, 長城內部就意識到油耗偏高這一問題, 但是這一問題並沒有向上彙報, 導致剛上市的新車出現了油耗造假問題。

核心技術被指仍然不過關

不過, 有業界人士馬上為大家“科普”了一下, 變速器才是此次油耗高的關鍵原因, 而不是發動機。 V V 7油耗高主要是長城自產雙離合變速器的原因, 其內部設計、齒比、匹配都有較大問題, 加之為了車內靜音的要求, 車身又增重了兩百公斤,

更沒有經過大規模試水和大批量驗證就推出市場, 造成油耗高當然在所難免。 相比之下, WE Y品牌搭載的2.0T發動機, 已經過調校和改良。

不過, 長城旗下哈弗H 7、H 6等幾款產品, 被指同樣存在怠速油耗沒有算入平均油耗的問題。 有人甚至將其它有過前科的自主品牌拿出來作類比。 業界質疑, 企業意圖通過造假掩飾高油耗的做法, 揭示其背後技術上的缺陷與不足。 從哈弗H 6到WE Y V V 7在高油耗問題上, 長城汽車始終沒找到“治本”的解決辦法, 也證實了長城在核心技術上存在嚴重問題。 人們不禁又回想起上海車展時, 長城董事長魏建軍那句豪言“WE Y品牌最大競爭優勢就是有產品力做支撐。 ”

WE Y認知度不高被迫兵行險著?

從長城汽車公佈的整體資料看, 2017年5月共計銷售新車68942輛, 較去年同期減少3 .76%。 一直領跑SU V市場的哈弗H 6在5月銷量有所下滑最終銷量為35262輛。 哈弗SU V其他車型銷量均出現下滑, 其中哈弗H 1銷量為2, 094輛, 同比下滑59.94%、哈弗H 5銷量為1378輛, 同比下滑40 .35%、哈弗H 6和H 7銷量分別為35262輛和2242輛, 同比分別下滑5 .80%和29 .39%。 畢竟,在國內市場征戰多年的哈弗H 6已顯現疲態,但在哈弗H 8、H 9紛紛宣告“沖高”不如人意的情況下,WE Y品牌的銷量拉動作用暫時體現不出來。知情人士指出,與預期相比,W EY V V 7的出貨情況並不好,實際只達到了40%左右。

很多分析人士都指出,在解決不了油耗偏高的情況下,長城只能通過技術性“造假”掩蓋真實油耗水準,使消費者相信它們在“低油耗”方面的表現。這種對消費者不誠信的行為,將對自主品牌“向上”帶來消極影響。然而,有市場行銷人士認為,長城此次的兵行險著,並不是指在技術造假上,而是行銷炒作方面。

眾所周知,官方公佈的油耗,要明顯高於我們平時用車時的實際油耗。國產汽車說明書上標明的百公里油耗,都是綜合工況下的油耗,包含實際行駛中經常出現加速、減速、制動和發動機怠速等多種工作情況,因此廠家需要將怠速或是低速行駛下的油耗計算在內。不少汽車企業為了粉飾油耗資料、打擦邊球將怠速或低速油耗不計入 在 內 ,這 種行為在業內一直都存在。此前,某自主品牌熱銷SU V,不少車主更指出實際綜合油耗比官方資料高出5升以上。因此,這次相差2 .5L的資料引起普遍關注,讓一些行銷人士覺得有點詭異。

一名資深行銷人士表示,此次“油耗造假”事件,正處於近期國內油價明顯下調的時期。從車主消費心理來分析,一家口碑還不錯的企業被爆實際油耗 偏 高 的 消息,對於此時購車的消費者 來 說 ,真正帶來的消極影響並不像我們想像中那麼大。更何況,這種油耗造假的手法,在業內普遍存在,而真正很在乎意向車型在這方面表現的消費者,並不算太多。在這名行銷人士看來,在W EY品牌關注度不如人意的情況下,通過這樣的一次炒作,至少可以吸引眼球。而長城官方並不會急於發聲,也許會在適當的時候,再對外公佈自己在控制油耗方面,已經有針對性地作出技術改良,從而給消費者一個交代。

畢竟,在國內市場征戰多年的哈弗H 6已顯現疲態,但在哈弗H 8、H 9紛紛宣告“沖高”不如人意的情況下,WE Y品牌的銷量拉動作用暫時體現不出來。知情人士指出,與預期相比,W EY V V 7的出貨情況並不好,實際只達到了40%左右。

很多分析人士都指出,在解決不了油耗偏高的情況下,長城只能通過技術性“造假”掩蓋真實油耗水準,使消費者相信它們在“低油耗”方面的表現。這種對消費者不誠信的行為,將對自主品牌“向上”帶來消極影響。然而,有市場行銷人士認為,長城此次的兵行險著,並不是指在技術造假上,而是行銷炒作方面。

眾所周知,官方公佈的油耗,要明顯高於我們平時用車時的實際油耗。國產汽車說明書上標明的百公里油耗,都是綜合工況下的油耗,包含實際行駛中經常出現加速、減速、制動和發動機怠速等多種工作情況,因此廠家需要將怠速或是低速行駛下的油耗計算在內。不少汽車企業為了粉飾油耗資料、打擦邊球將怠速或低速油耗不計入 在 內 ,這 種行為在業內一直都存在。此前,某自主品牌熱銷SU V,不少車主更指出實際綜合油耗比官方資料高出5升以上。因此,這次相差2 .5L的資料引起普遍關注,讓一些行銷人士覺得有點詭異。

一名資深行銷人士表示,此次“油耗造假”事件,正處於近期國內油價明顯下調的時期。從車主消費心理來分析,一家口碑還不錯的企業被爆實際油耗 偏 高 的 消息,對於此時購車的消費者 來 說 ,真正帶來的消極影響並不像我們想像中那麼大。更何況,這種油耗造假的手法,在業內普遍存在,而真正很在乎意向車型在這方面表現的消費者,並不算太多。在這名行銷人士看來,在W EY品牌關注度不如人意的情況下,通過這樣的一次炒作,至少可以吸引眼球。而長城官方並不會急於發聲,也許會在適當的時候,再對外公佈自己在控制油耗方面,已經有針對性地作出技術改良,從而給消費者一個交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