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往刺刀上綁國旗,在二戰期間,日本軍隊這是什麼套路?

在眾多的抗戰影視劇中, 經常出現拼刺刀的情況。 而且通常是集體拼刺刀, 不過在影視劇裡, 日本軍隊拼刺刀的能力似乎不怎麼樣。 但是有一個鏡頭是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 那就是刺刀上的國旗。 原來日本軍隊在刺刀上綁了國旗, 但又不是每一把刺刀上都有, 這是為什麼呢?

一、日本軍隊的拼刺水準確實厲害

首先說一點, 在二戰期間, 日本軍隊是最注意白刃戰訓練的。 與日軍進行白刃戰就要小心了, 日本軍隊的拼刺水準很高。 日本的新兵需要經過6個月的新兵訓練, 其中有45天都是專門訓練拼刺技術的。 即使在部隊裡, 日本士兵也經常進行拼刺比賽。 在二戰期間, 日本軍隊的拼刺水準能夠進入世界前三。 一名日本老兵如果面對對方的新兵, 甚至可以做到以一敵二、以一敵三。 除了日常的訓練之外, 還有就是武器上的優勢。 日本步兵的標準武器是三八大蓋步槍,

三八大蓋步槍的長度達到了1.28米。 從長度上來說, 僅次於莫辛納甘步槍。 再加上刺刀的長度, 造成日軍在拼刺過程中佔據優勢地位。 從技術和武器方面來說, 在二戰爆發的初期, 日本軍隊確實很厲害。

說了這麼多, 日本軍隊為何要在刺刀上綁國旗呢?請注意,

打仗和打群架不一樣, 打仗即使是白刃戰也講究相互配合。 在這方面自然是老兵們更有經驗, 因此, 日本軍隊中的曹長和伍長都至關重要。 這些不是軍官, 而是作戰經驗豐富的高級士官。 在混亂的戰場上, 雙方廝殺一團。 依靠軍銜來區分誰是士官很困難。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日本軍隊想出了一個辦法。 在伍長和曹長的刺刀上綁國旗, 只要看到這樣的士兵, 就知道是經驗豐富的士官。 其實這套辦法在古代社會中經常出現, 例如明朝軍隊中就有總旗和小旗的說法。 日本軍隊也差不多, 那種身上插旗子的日軍士兵比比皆是。 現在日本將這種辦法運用到了現代軍隊, 也算是用得其所的表現。

二、日本老兵拼刺刀很注意方法

按照道理來說, 既然是刺刀上綁國旗的老兵, 就應該身先士卒才對。 但真實的歷史恰恰相反, 這種刺刀上綁國旗的老兵不但不向前沖, 而且還會略微退後一點。 這是為了方面指揮, 如果他陣亡了, 這個小組就失去了指揮。

因此其他士兵通常聽從指揮, 掩護老兵進行佈置。 當然了, 如果是那種大規模的拼殺, 連軍官都親自上陣, 曹長和伍長也會衝鋒。 這些老兵拼刺非常講究技巧, 通常在最短的時間裡, 擊倒對面的士兵。 凡事總有例外, 每個部隊裡都會有那麼幾個拼刺高手。 如果遇到高手, 通常會兩三個日軍對付一個敵軍。 而且日軍拼刺刀並不老實, 有一些士兵並沒有退子彈, 一旦出現緊急情況, 他們負責開槍。 由此可見, 日軍在白刃戰方面真是煞費苦心。

日本軍隊在白刃戰方面雖然準備完善,但是在二戰中,世界軍事強國的武器已經開始進入速射化時代。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日本軍隊白刃戰的思維落伍了。在太平洋戰場上,面對日軍的衝鋒,美軍士兵通常會直接開槍。不是美軍不回拼刺刀,是在美軍看來,既然能夠開槍,為何要拼刺刀呢?又不是彈盡糧絕,畢竟自己的生命最重要,這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因此後來日本士兵在回憶時,總是感覺美軍在這方面不地道。蘇聯軍隊在拼刺方面也有自己的辦法,後來日本宣佈投降,在各地作戰的700余萬日軍放下了武器。從二戰初期開始,隨著戰爭的持續消耗,日本軍隊的拼刺水準在一步步下降。到了戰爭的末期,日本士兵基本上要以多打少才能獲得白刃戰的勝利。

日本軍隊在白刃戰方面雖然準備完善,但是在二戰中,世界軍事強國的武器已經開始進入速射化時代。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日本軍隊白刃戰的思維落伍了。在太平洋戰場上,面對日軍的衝鋒,美軍士兵通常會直接開槍。不是美軍不回拼刺刀,是在美軍看來,既然能夠開槍,為何要拼刺刀呢?又不是彈盡糧絕,畢竟自己的生命最重要,這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因此後來日本士兵在回憶時,總是感覺美軍在這方面不地道。蘇聯軍隊在拼刺方面也有自己的辦法,後來日本宣佈投降,在各地作戰的700余萬日軍放下了武器。從二戰初期開始,隨著戰爭的持續消耗,日本軍隊的拼刺水準在一步步下降。到了戰爭的末期,日本士兵基本上要以多打少才能獲得白刃戰的勝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