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案例寶典」屋面防水失效案例——保溫板收縮引起的滲漏

有一幢建築物用來存放供應當地超市的食品, 室內溫度一直保持在4℃以下。 到了冬天, 該建築物的使用者抱怨, 屋面總是不斷地漏水,

而在其他月份, 下雨後也常常發生滲漏, 給他們帶來了無盡的煩惱, 當地衛生當局也會隨時隨地強令其停止業務, 直到滲漏不再發生。

該建築物的屋面系統設置在鋼屋面板上, 下面是鋼筋小梁作支撐。 技術規範要求採用多層聚異氰脲酸酯保溫板和全粘EPDM屋面卷材。

室內檢查沒有發現什麼大問題, 不過混凝土地面上到處都是黑點, 貨架和存放的食品表面有滲漏的痕跡。 檢查時沒有見到有水滴從小梁上滴下, 但滴水的痕跡在一些地方十分明顯。

一到屋面上, 就見到一個典型的全粘EPDM卷材屋面, 平整光滑, 但也發現有如同“水溝”一樣的低凹處, 呈不規則分佈。 在有些“水溝”處發現, EPDM的接縫已開口, 室內空氣通過這些開口往外吹。

在所有檢查的地方都發現, EPDM下面的保溫層連接處的面上都是濕的。

屋面切開後發現, 頂層相鄰保溫板之間的間隙達到 100 mm, 下層保溫板之間的間隙稍小一些。 為了測定保溫板的尺寸, 還將 EPDM卷材切開。 名義上保溫板的尺寸是1.22 m×2.44 m , 而實際測得的尺寸為1.19 m×2.40 m。

最後, 所有的有關各方都同意, 滲漏是由通過保溫板的間隙和EPDM接縫開口的室內潮濕空氣在冬天遇到卷材冷的底面時產生冷凝引起的, 冷凝水最終滴落到建築物內。 其他季節發生的滲漏是由排水溝收集的雨水引起的, 通過接縫的開口進入室內。

屋面承包商稱, 他們的施工無可挑剔, 並指出不會在保溫板之間留下這麼大的間隙。 他認為是來自封閉的建築物內部的空氣在卷材接縫固化前將接縫衝開。

他抱怨道他是被迫在不合適的氣候條件下進行屋面施工的, 並建議把排水溝切開, 在頂層間隙處填充新的保溫條, 再用 EPDM條將開口縫密封好。

保溫材料供應商稱, 保溫板的尺寸是在正常的允許誤差範圍內。 他認為 EPDM接縫的開口是由屋面施工人員造成的, 因為他們企圖把保溫板間隙上面的接縫封住。 他也抱怨施工工期很緊, 根本沒有時間像正常施工那樣檢查工程品質。

總承包商承認, 由於結構用的鋼材到貨晚的緣故有部分施工過於趕進度。 他還曾要求保溫材料供應商提供該材料的收縮報告, 但一直沒有回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