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到廈門必吃的“沙茶面”,原來來自印尼

當人類在地球上縱橫遷徙, 物種也展開了環球旅行, 還有各地美食, 一同開始了周遊四方、百變風味。

在熱帶海島國度的印尼, 有一種叫sate的美食, 就飄洋過海開啟了豐富的衍變之旅。

來自香料王國印尼的sate, 變身東南沿海的沙茶醬

Sate, 原意是“烤肉串”, 多用牛羊肉、雞肉或豬肉, 製作方式講究, 先把鮮嫩的牛羊肉切成小塊, 然後浸泡在香料調製的醬料中, 再用細竹條串起來, 用碳火烤, 邊烤邊用調料汁在串肉上撒滴, 使串肉散發出陣陣香味, 烤熟後蘸辣椒花生醬一起吃, 味道鮮美可口。

早在明清時期, 閩南、臺灣、潮汕一帶的商家就遠涉東南亞經商貿易, 他們從印尼帶回來sate的調味醬, 取其辛辣的特點加以改良, 製成一種調味品, 稱為沙茶醬。 因為sate的“嗲”字發音與閩南話的“茶”發音相似, 所以得名。

沙茶醬各地有各地的風味, 在閩南, 多用花生仁、白芝麻、左口魚、蝦米、椰絲、大蒜、生蔥、芥末、香菜子、辣椒等原料, 磨碎, 加油、鹽熬煮而成。

到廈門, 怎能不吃一碗獨具風味的沙茶面

在印尼一帶沙茶醬是拿來給烤肉調味的, 傳入廈門後, 就一頭跳入了湯鍋, 做成了滋味濃厚的麵湯, 成就了一道地方小吃——沙茶面。

沙茶面由一定比例的沙茶醬和膏湯熬成的湯頭加上配料而成, 用的沙茶醬由幾十種營養豐富的海鮮與山珍經過十多道工藝精製而成, 其湯色紅亮, 營養搭配合理, 味道鮮美醇厚, 甜辣可口, 常吃可補養身體。

為家人做一碗愛心沙茶面吧

主料:

面兩人份, 大蝦5只, 香菇2棵, 雞胗5個, 青蒜2棵, 穿心蓮1把, 豆芽1把

輔料:

沙茶醬3大匙, 花生醬2大匙, 鹽適量, 糖適量, 薑3片

步驟:

1. 準備好配料, 沙茶醬和花生醬等調料。

2. 起鍋, 炒香沙茶醬。

3. 放人青蒜、薑翻炒。

4. 依次放入雞胗、香菇一同翻炒。

5. 加熱水煮(這裡最好加高湯), 放入花生醬調勻。

6. 等湯的過程中煮面。

(面不要煮的太熟, 因為還要放到湯裡)

7. 把蝦、豆芽、穿心蓮依次放入湯裡, 再放入面稍煮一會盛出。

在豐富多滋的沙茶面裡, 來一場舌尖上的熱帶風情之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