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帝王之師給兩個朝代的帝王上了一節治國的大課

商朝最後一批遺民去了哪裡?

當然, 由於殷商遺族的確人太多, 那些最不馴服的跟著武庚走, 失敗後被殺或者為奴或者逃到天邊去。 最馴服跟著微子走, 在周王朝後面搖旗當了順民。 當然還有一種人, 那就是當順民不甘心, 造反逃走又沒這個血氣悍勁的。 最後塵埃落定時, 他們會去向哪裡呢?

可憐的箕子

他們跟箕子走了。

箕子何來的信譽

箕子是誰呢?箕子是紂王的叔叔輩, 也是當初商王朝的太師。 當然, 他離王位的繼承順位不是很近, 但離繼承順位很近的微子是他的學生。

說白了箕子是微子党, 當年他曾經很想把微子推上王位。 但是很不幸, 最後上臺的是商紂王。 為這麼一件事, 他在商紂王的眼中是被劃到反對派那一邊的。 因為箕子在商族人中威望很高, 所以經常也會對商紂王很好心地進行“勸告指點”, 一向自我感覺太過良好的紂王就更不待見箕子了。

而又後來頗發生幾起針對帝辛的叛亂, 紂王沒有拿親哥哥微子下手, 就把箕子作為反對派首領給關起來了。 微子黨的比干, 也被殺了。

箕子

所以微子一黨才會在惶恐之下, 被周人一忽悠, 為了自保奪權, 就把紂王給出賣了。

周武王進了朝歌城,

為了做好統戰工作, 把箕子給釋放出來, 待之以禮。 這時候箕子才知道自己的得意弟子微子居然把國家給賣了。

箕子這時候一定氣得吐血撞牆, 他再怎麼是反對黨, 可那也是殷商自己人民內部矛盾, 而微子引狼人室, 居然請人把自己國家給滅了。

姬發言多有失變化求教

而且更讓他吐血的是, 佔領者姬發還在他面前顯擺了一下, 裝作很有誠意地請教說:“聽說您是商人中有學問的人, 那麼我問您, 我們周是一個小國, 卻能夠把你們商這個大國給滅了, 這是什麼原因呢?”

這是侮辱, 很嚴重的侮辱, 可這種侮辱對於戰敗國來說, 只能咽下去。 箕子沒有頂撞, 反正頂撞已經沒有了意義。 像帝辛一樣去自焚, 他還沒到這種程度;像微子一樣不顧羞恥去拍馬屁,

他又做不出來。

也是

於是箕子只好沉默了。 他這一沉默, 姬發也醒悟過來了。 他跑到這兒是統戰的, 不是來炫耀的, 箕子在商族人心目中還是有一定地位的, 他是來拉攏他而不是來結仇的。

其實姬發還真不是特地跑來侮辱箕子的,

他一看自己說錯話了, 趕緊轉口說:“我是來向您請教治國之道的。 ”

箕子的洪範九疇

箕子雖然沒有悍不畏死的勇氣, 但也沒有上趕著奉承的臉皮, 於是只好敷衍姬發幾下。 兩人這一天的對話, 被記錄了下來。 後來孔子給整理出這段記錄, 為《尚書·洪范》篇, 並且把經過寫得無比和諧。

什麼叫“洪範’’?所謂的“範”, 就是人們在做青銅器時, 要先按你想要做成的東西制一個泥做的“模”, 然後在“模”的基礎上, 做一個“模”反面的泥“範”, 然後把銅水倒進泥“範”裡頭, 凝結以後就得到了跟“模”一樣的青銅器。 我們現在講的“模範”這個詞就來源於此。

洪範九疇

你想要的東西,那就是模,你想做成模一樣的東西,你就得有個範。

洪範,就是洪大的範,青銅有范,治國也有範。青銅器有什麼用,那是一個國家的象徵,用來祭祀的。所以把治國的方法比作青銅器的製作方法,這治國的範是件麼,就是治國的規則。

箕子講的“洪範”一共有九條,也稱“洪範九疇”。講的是從前鯀堵塞治理洪水,將水火木金上五行的排列擾亂了。天帝大怒,沒有把九種治國大法給鯀。治國安邦的常理受到了破壞。鯀在流放中死去,禹起來繼承父業,上天於是就把九種大法賜給了禹,治國安邦的常理因此確立起來。

治國

第一條是講“五行”,也就是如何分辨利用自然產物;第二條是“敬用五事”,講做人做事的態度;第三條是“農用八政”,講怎麼樣對農業國家進行行政方面有效管理,第四條是“協用五紀”,指觀察天文星象建立日曆;第五條是“建用皇極竹,指如何建設國家機器;第六條是“義用三德”,也就是國家管理者的道德指南,第七條是“明用稽疑”,是指遇到難題時如何解決,提供的方法有占卜和徵集大家意見;第八條是“念用庶徵”指記錄天氣變化而判斷農作物收入,第九條是“饗用五福,威用六極竹,也就是善惡勸導。

據儒家的後人們說,後來周公(周公旦)制周禮,就是以這“洪範九疇”作為基礎理論。

洪範九疇

你想要的東西,那就是模,你想做成模一樣的東西,你就得有個範。

洪範,就是洪大的範,青銅有范,治國也有範。青銅器有什麼用,那是一個國家的象徵,用來祭祀的。所以把治國的方法比作青銅器的製作方法,這治國的範是件麼,就是治國的規則。

箕子講的“洪範”一共有九條,也稱“洪範九疇”。講的是從前鯀堵塞治理洪水,將水火木金上五行的排列擾亂了。天帝大怒,沒有把九種治國大法給鯀。治國安邦的常理受到了破壞。鯀在流放中死去,禹起來繼承父業,上天於是就把九種大法賜給了禹,治國安邦的常理因此確立起來。

治國

第一條是講“五行”,也就是如何分辨利用自然產物;第二條是“敬用五事”,講做人做事的態度;第三條是“農用八政”,講怎麼樣對農業國家進行行政方面有效管理,第四條是“協用五紀”,指觀察天文星象建立日曆;第五條是“建用皇極竹,指如何建設國家機器;第六條是“義用三德”,也就是國家管理者的道德指南,第七條是“明用稽疑”,是指遇到難題時如何解決,提供的方法有占卜和徵集大家意見;第八條是“念用庶徵”指記錄天氣變化而判斷農作物收入,第九條是“饗用五福,威用六極竹,也就是善惡勸導。

據儒家的後人們說,後來周公(周公旦)制周禮,就是以這“洪範九疇”作為基礎理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