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產檢發現胎兒心臟異常該如何選擇?看是不是這5種情況!

本文指導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心臟中心孫善權主任醫師

每一位孕婦及其家庭, 都希望生出健康的寶寶。 當前胎兒心臟的超聲診斷在我國大部分醫院均已開展,

而且隨著技術進步, 檢查的週期不斷提前, 最早在8周即可發現心臟異常。 一旦超聲提示胎兒心臟有問題, 許多孕婦及家庭都陷入焦慮及恐慌狀態, 尤其是孕婦的情緒, 直接影響胎兒在宮內的生長發育。

如何看待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呢?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心臟中心的孫善權主任認為, 孕婦與胎兒密不可分, 胎兒的生存權利, 不能獨立于孕婦自主權以外。 當我們面對一個患有先天性心臟畸形的胎兒做出取捨決定時, 主要取決於胎兒心臟畸形的嚴重程度、是否有糾治的方法、孕婦的健康狀況、家庭的經濟條件、胎兒出生後的生活品質、以及父母的意願和宗教信仰等。

孫主任建議胎兒心臟超聲檢查的最佳時機是孕24~28周。

如超聲提示胎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 孕婦及其家屬應到具有心臟手術條件的醫院, 由心臟內、外科醫師提供非指令性諮詢服務。

目前大多數先天性心臟畸形的治療效果良好, 僅個別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治療效果欠佳, 歸納起來大致可分為以下五種情況:

1\無需治療, 只需隨訪觀察。

如:膜部或肌部小型室間隔缺損、房間隔膨出瘤或小型房間隔缺損、輕度三尖瓣關閉不全等。

2\經過治療, 生存品質同正常同齡兒。

如: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肺動脈狹窄等。

3\雙心室矯治, 生存品質略低於正常同齡兒。

如:法洛四聯症、房室間隔缺損、右室雙出口、大動脈轉位、永存動脈乾等。

4\單心室矯治或姑息手術, 活動耐力低於正常小兒。

如:單心室、三尖瓣閉鎖、二尖瓣閉鎖、孤立性右室發育不良等。

5\需分期多次手術, 活動耐力明顯低於正常小兒。

如:左心發育不良綜合征、重度主動脈瓣狹窄或閉鎖等。

科學技術歷來是一把雙刃劍, 產前診斷技術在造福人類的同時, 必然引起一系列的倫理困惑與難題。 各位准父母要結合自己及家庭情況作出慎重的選擇。

專家推薦

孫善權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心臟中心主任, 學科帶頭人, 主任醫師。 從事心血管病外科治療工作20餘年, 主刀各類心臟手術4000餘例。 1987年畢業于第四軍醫大學,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心血管內外科研究所心外科(瀋陽軍區總醫院心外科)從事臨床工作十餘年, 在我國心臟外科主要奠基人、複雜先天性心臟病開拓者、著名專家汪曾煒教授直接指導下接受嚴格、系統的心臟外科訓練。

擅長領域:嬰幼兒先天性心臟病和複雜先天性心臟病的外科治療, 諸如完全型心內膜墊缺損、完全型肺靜脈畸形引流、右心室雙出口、肺動脈閉鎖、永存動脈幹心內修復術等各類複雜先心病手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