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朱元璋大軍攻入元大都,發現一樣東西找不到,於是瘋狂破壞元朝宮殿,二百多年後皇太極得到了那件東西

蒙古人所建立的大元帝國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帝國, 當然很多人對蒙元帝國有所微詞, 覺得這與漢人無關, 這不是漢人榮耀, 而是大漢族的恥辱。

其實, 不管你認不認同大元王朝, 這個王朝著實深刻地影響了我們, 譬如我們今天的行省制度, 就是元朝的制度貢獻。

大元帝國

蒙元帝國的征服史是中國戰爭史, 乃至世界戰爭史上的經典。 在中國境內, 從五代以來的分裂分治被蒙古人終結了, 那些稱雄一方的區域性帝國都被蒙元收入囊中。

在征服這些政權的過程中, 蒙古人將他們政權的象徵物——玉璽都收繳了, 作為征服者的信物。

成吉思汗

西元1204年, 成吉思汗滅乃蠻, 俘虜乃蠻掌印官塔塔統阿, 其璽由塔塔統阿獻于大蒙古國。 1218年, 成吉思汗滅掉契丹餘脈西遼帝國, 得西遼之璽。

1227年滅西夏, 大蒙古國得西夏唯一國璽。 1234年, 大汗窩闊台終於完成滅金大業, 得到全部金朝寶璽。

蒙古滅西夏

這次滅金, 蒙古人不僅得到金朝自己的國璽, 而且還拿到了被金朝滅亡的遼朝和北宋的全部玉璽。 這些國家的玉璽都被送往當時蒙古帝國的首都和林, 也就是今天蒙古國鄂爾渾河上游的哈爾和林。

後來, 蒙哥大汗滅掉了欽察及大理, 又獲欽察及大理國璽。 1276年, 元朝滅宋統帥伯顏率軍攻陷南宋都城臨安, 又獲得南宋全部國璽, 將其悉數送往大都。 大元王朝幾乎得到了中國歷朝的國寶、帝寶, 足有一百多方, 僅宋徽宗之寶璽就有66方。

元滅南宋

除此之外, 元朝還自製寶璽, 有三類, 即畏兀文寶、漢文寶、八思巴文寶。 “制誥之寶”是漢文寶之一種。 忽必烈建元所制寶璽和數量大體沿襲隋唐八寶制度, 有“受命寶、傳國寶、天子之寶、皇帝之寶、天子行寶、皇帝行寶、天子信寶、皇帝信寶”。

其實, 在眾多歷朝玉璽中, 最珍貴的還是秦始皇傳下來的傳國玉璽,

那才是貨真價實的寶物, 中華帝國主人的象徵, 多少人為了這方傳國玉璽殺得血流成河啊!

傳國玉璽的複製品

元朝皇帝到底有沒有傳國玉璽呢?根據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記載了一則有關元朝皇帝得到傳國玉璽的傳聞, 說在忽必烈駕崩之後,元成宗即將即位的至元三十一年(1294),紀檢監察部門禦史台有個幹部通事臣闊闊術向禦史中丞崔彧報告,說是開國元勳木華黎的孫子碩德現在日子過得很窮,要靠變賣家產過日子了,碩德有一方家傳古印,想請朋友闊闊術幫忙賣錢。

《南村輟耕錄》

闊闊術是蒙古人,文化水準有限,不認識篆文,於是請學者型領導崔彧幫忙鑒定。崔彧看到這方古印是青綠而玄,光彩射人,仔細辨認篆文,竟然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

天哪!這就是傳國玉璽啊?秦始皇傳下來的!

忽必烈

要是上述傳聞為真,那麼元朝皇帝肯定得到了傳國玉璽!

朱元璋大將徐達在西元1368年率軍攻入元大都,元朝宮廷倉皇出逃。明軍紀律嚴明,先將宮中一切庫府圖籍、物品全部封存,派兵把守並宣佈凡私拿亂動者斬。可當時登記造冊時並沒有發現寶璽,尤其是“傳國璽”,不曾為徐達所得。

明軍北伐

明朝大軍居然一方玉璽都沒有得到,尤其是至寶傳國玉璽!看來,元順帝已經將所有玉璽帶走了,或者這些玉璽就沒藏在大都皇宮。

朱元璋對此非常生氣,得不到玉璽,尤其是傳國玉璽,這大明帝國就有點像沒天命眷顧似的。

朱元璋

惱羞成怒的朱元璋下令將元都宮殿全部毀壞,並多次遠征漠北,軍兵數額達10萬、15萬,乃至20萬,決心找到玉璽,尤其是傳國玉璽,但勞師傷財,一無所獲。

在朱元璋心裡,有三件遺憾事,第一件就是沒有得到傳國玉璽;第二件是沒有擒獲元末猛將擴廓帖木兒,也就是王保保;第三件就是沒有拿獲元順帝的太子。

朱元璋承認元統華夏乃天運之歸,深信元朝存有傳國璽。其後,自製國璽17方,以備實用。明朝至嘉靖年間自製國璽達24方。沒有傳國玉璽,這是大明王朝歷代皇帝永遠的痛。

元順帝

元朝在中國內地的國祚終結之後,它的朝廷退居蒙古草原,繼續延續孛兒只斤家族的皇統,是為北元王朝。

元順帝北逃之後,傳國玉璽再也沒有消息了,但是為了執政方便,他肯定隨身帶了隨時需用的元傳國璽。皇帝發佈詔令需要的玉璽是是“制誥之寶”,元順帝身邊帶著的肯定是那方大小合適的制誥之寶。

北元帝國

這方制誥之寶其實就是元朝自己的國璽,而不是歷史上的傳國玉璽,只能說是元傳國璽。這方元傳國璽在北元歷代皇帝(可汗)中一直傳承著。

皇太極得北元“制誥之寶”時,破例出行百里之外,到遼河之西陽石木河舉行隆重接寶璽儀式,其率群臣行三跪九叩之禮,傳諭“此璽乃歷代帝王所用之寶”,其實皇太極也把這方玉璽當成了傳國玉璽了。

林丹汗

皇太極還下令,以後“書於敕諭,緘用此寶,頒行滿漢蒙古,鹹知天命之攸歸也”。

朱元璋泉下有知,會不會跳起來呢? 說在忽必烈駕崩之後,元成宗即將即位的至元三十一年(1294),紀檢監察部門禦史台有個幹部通事臣闊闊術向禦史中丞崔彧報告,說是開國元勳木華黎的孫子碩德現在日子過得很窮,要靠變賣家產過日子了,碩德有一方家傳古印,想請朋友闊闊術幫忙賣錢。

《南村輟耕錄》

闊闊術是蒙古人,文化水準有限,不認識篆文,於是請學者型領導崔彧幫忙鑒定。崔彧看到這方古印是青綠而玄,光彩射人,仔細辨認篆文,竟然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

天哪!這就是傳國玉璽啊?秦始皇傳下來的!

忽必烈

要是上述傳聞為真,那麼元朝皇帝肯定得到了傳國玉璽!

朱元璋大將徐達在西元1368年率軍攻入元大都,元朝宮廷倉皇出逃。明軍紀律嚴明,先將宮中一切庫府圖籍、物品全部封存,派兵把守並宣佈凡私拿亂動者斬。可當時登記造冊時並沒有發現寶璽,尤其是“傳國璽”,不曾為徐達所得。

明軍北伐

明朝大軍居然一方玉璽都沒有得到,尤其是至寶傳國玉璽!看來,元順帝已經將所有玉璽帶走了,或者這些玉璽就沒藏在大都皇宮。

朱元璋對此非常生氣,得不到玉璽,尤其是傳國玉璽,這大明帝國就有點像沒天命眷顧似的。

朱元璋

惱羞成怒的朱元璋下令將元都宮殿全部毀壞,並多次遠征漠北,軍兵數額達10萬、15萬,乃至20萬,決心找到玉璽,尤其是傳國玉璽,但勞師傷財,一無所獲。

在朱元璋心裡,有三件遺憾事,第一件就是沒有得到傳國玉璽;第二件是沒有擒獲元末猛將擴廓帖木兒,也就是王保保;第三件就是沒有拿獲元順帝的太子。

朱元璋承認元統華夏乃天運之歸,深信元朝存有傳國璽。其後,自製國璽17方,以備實用。明朝至嘉靖年間自製國璽達24方。沒有傳國玉璽,這是大明王朝歷代皇帝永遠的痛。

元順帝

元朝在中國內地的國祚終結之後,它的朝廷退居蒙古草原,繼續延續孛兒只斤家族的皇統,是為北元王朝。

元順帝北逃之後,傳國玉璽再也沒有消息了,但是為了執政方便,他肯定隨身帶了隨時需用的元傳國璽。皇帝發佈詔令需要的玉璽是是“制誥之寶”,元順帝身邊帶著的肯定是那方大小合適的制誥之寶。

北元帝國

這方制誥之寶其實就是元朝自己的國璽,而不是歷史上的傳國玉璽,只能說是元傳國璽。這方元傳國璽在北元歷代皇帝(可汗)中一直傳承著。

皇太極得北元“制誥之寶”時,破例出行百里之外,到遼河之西陽石木河舉行隆重接寶璽儀式,其率群臣行三跪九叩之禮,傳諭“此璽乃歷代帝王所用之寶”,其實皇太極也把這方玉璽當成了傳國玉璽了。

林丹汗

皇太極還下令,以後“書於敕諭,緘用此寶,頒行滿漢蒙古,鹹知天命之攸歸也”。

朱元璋泉下有知,會不會跳起來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