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這應該就是桌面強迫症患者的最愛了——家用小鋼炮裝機記

618在某東上狠狠地敗了一把, 終於把一直想換的古董配置換了, 也算是了了一樁心事。 前段時間很忙, 一直在外地出差, 如今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的幫它們“寬頻解衣” 。 顯卡、主機板、硬碟和主機殼統統都換掉了。

▲先上一張卡皇鎮帖, iGame GTX1080Ti Vulcan X OC。 簡單的一鍵超頻可以超到1620MHz(Boost: 1733MHz), 外加彩色LCD屏, 618再不買就要等雙11了(半年後買, 心態又不一樣了)。

開箱簡介:

▲主機板換了iGame Z270I-WF, 一塊小而強的小板, 之所以選擇它, 實在已經厭倦了常規的主機殼,

想換一個同樣小而強的主機殼——能滿足自己現在和將來可能出現的所有需求, 還要儘量少占地方, 如果可以的話, 還要漂亮。

▲主機板的全貌大致就這樣, 17cm*17cm的ITX規格, 1個LGA 1151CPU插槽, 1個PCIE 3.0 X16顯卡插槽, 2個DDR4記憶體插槽(最高支援超頻至3600MHz), 2個M.2介面,

4個SATA 3介面(支援Raid 0/1/5/10), 5個USB3.0介面, 甚至還有1個USB3.0的Type-C介面和兩個WIFI天線介面(附件中有WIFI模組, 可以減少一條網線的束縛), 實實在在的小鋼炮。

▲由左至右從上往下, 黃色的是2個USB2.0電競外設介面, 2個WIFI天線介面, 1DP+1HDMI視頻界面, 1個USB3.0的Type-C介面和5個USB3.0介面, 剩下就是網線和音訊的介面。

▲WIFI模組

▲直接裝上附件中的WIFI天線

▲這塊小主機板其實總共有2個M.2插槽,一個在主機板正面,一個在背面,正面的M.2介面相容WIFI或者藍牙擴展模組,通常都是用來接WIFI模組,並且主機板的正面空間也不足以放下一塊M.2介面的SSD,所以SSD只能接主機板背面這個介面,插上後可以用螺絲固定。

▲裝好後是這個樣子的,顯得很精緻。買這個SSD主要是因為便宜,然後也省事,總之肯定比HDD強N倍吧?弱弱的問一句,這樣會有加成嗎?

▲其他配置就簡單帶一下:

主機殼:Tt Core V21(支持ITX主機板,支持長顯卡,帶側透,小鋼炮必備)

CPU: Intel i7-6700K

CPU散熱器:超頻三 星空巨浪240水冷(畢竟主機殼帶側透,既然剁手了就乾脆一步到位順便玩下燈吧,真的很期待)

記憶體:宇瞻黑豹燈條8G *2(共16G,理由同上)

▲主機殼上有配備裝冷排或風扇的固定支架。

▲裝好後大致是這樣,看著主機殼是不是像橫著的?實際上它是下面這樣的。

▲這個小主機殼真的很好玩,四面擋板可以隨意調節,想要從哪個方向側透、主機板想橫著裝又或者豎著裝,都是可以調整的,開關的位置也可以在主機殼左上角或者右下角之間做選擇(後面有彩蛋)。

硬體測試

1.CPU測試

▲AIDA64烤CPU,溫度在50℃左右。

▲國際象棋跑分,單8執行緒和分兩個4執行緒跑的分數相近,分數接近1W6。

▲CPU-Z跑分單執行緒474分,多執行緒2390分。

2.顯卡

▲Furmark烤機70℃,溫度不算高,在接受範圍之內。

▲2K顯示器,娛樂大師跑顯卡36W6分(這是根據系統解析度來跑的,理論上來說系統設置解析度越高,顯卡分數會越低)。

▲3DMark顯卡測試,Time Spy跑8640分,FSU跑7108分。

3.遊戲實測:古墓麗影10

▲2K解析度,特效全開非常高。

▲遊戲自帶效能測試整體分數:62.21FPS。

▲來把冰火兩重天?

▲遊戲加加遊戲實測記錄,平均54幀,最低不低於30幀,整體幀數趨於穩定。

總結:

對於想選擇小板的人而言,筆者個人認為更多的是有視覺或功能上的“潔癖”。單看功能多或性能強的話,小板可能不是最佳的選擇,但最關鍵一點,要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然後在這基礎上去尋找一個平衡。比如筆者,上面這塊小板基本就把自己現有的需求和以後可能會有的需求都滿足了,所以筆者就覺得這玩意就是絕配了,再加上那個主機殼,簡直完美。還有前面說到的彩蛋來了,其實這款主機殼是可以變形的!這也算是小主機板的福利之一吧~

彩蛋

▲把左側和底部的擋板拆下,然後互換位置。

▲完成變形上波LOL《原計劃》主題圖賞。

▲這塊小主機板其實總共有2個M.2插槽,一個在主機板正面,一個在背面,正面的M.2介面相容WIFI或者藍牙擴展模組,通常都是用來接WIFI模組,並且主機板的正面空間也不足以放下一塊M.2介面的SSD,所以SSD只能接主機板背面這個介面,插上後可以用螺絲固定。

▲裝好後是這個樣子的,顯得很精緻。買這個SSD主要是因為便宜,然後也省事,總之肯定比HDD強N倍吧?弱弱的問一句,這樣會有加成嗎?

▲其他配置就簡單帶一下:

主機殼:Tt Core V21(支持ITX主機板,支持長顯卡,帶側透,小鋼炮必備)

CPU: Intel i7-6700K

CPU散熱器:超頻三 星空巨浪240水冷(畢竟主機殼帶側透,既然剁手了就乾脆一步到位順便玩下燈吧,真的很期待)

記憶體:宇瞻黑豹燈條8G *2(共16G,理由同上)

▲主機殼上有配備裝冷排或風扇的固定支架。

▲裝好後大致是這樣,看著主機殼是不是像橫著的?實際上它是下面這樣的。

▲這個小主機殼真的很好玩,四面擋板可以隨意調節,想要從哪個方向側透、主機板想橫著裝又或者豎著裝,都是可以調整的,開關的位置也可以在主機殼左上角或者右下角之間做選擇(後面有彩蛋)。

硬體測試

1.CPU測試

▲AIDA64烤CPU,溫度在50℃左右。

▲國際象棋跑分,單8執行緒和分兩個4執行緒跑的分數相近,分數接近1W6。

▲CPU-Z跑分單執行緒474分,多執行緒2390分。

2.顯卡

▲Furmark烤機70℃,溫度不算高,在接受範圍之內。

▲2K顯示器,娛樂大師跑顯卡36W6分(這是根據系統解析度來跑的,理論上來說系統設置解析度越高,顯卡分數會越低)。

▲3DMark顯卡測試,Time Spy跑8640分,FSU跑7108分。

3.遊戲實測:古墓麗影10

▲2K解析度,特效全開非常高。

▲遊戲自帶效能測試整體分數:62.21FPS。

▲來把冰火兩重天?

▲遊戲加加遊戲實測記錄,平均54幀,最低不低於30幀,整體幀數趨於穩定。

總結:

對於想選擇小板的人而言,筆者個人認為更多的是有視覺或功能上的“潔癖”。單看功能多或性能強的話,小板可能不是最佳的選擇,但最關鍵一點,要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然後在這基礎上去尋找一個平衡。比如筆者,上面這塊小板基本就把自己現有的需求和以後可能會有的需求都滿足了,所以筆者就覺得這玩意就是絕配了,再加上那個主機殼,簡直完美。還有前面說到的彩蛋來了,其實這款主機殼是可以變形的!這也算是小主機板的福利之一吧~

彩蛋

▲把左側和底部的擋板拆下,然後互換位置。

▲完成變形上波LOL《原計劃》主題圖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