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位CEO學長,畢業的你是啥感受?

近日, 安諾優達基因科技首席執行官兼總裁、生命科學學院2000級校友陳重建博士受邀參加中山大學2017屆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並作為校友代表致辭。

陳重建博士首先對各位即將畢業的2017屆校友表示了衷心的祝賀, 陳重建博士與各位即將畢業的校友分享了他在中山大學的11年的春秋, 他說, “這11年從開始的年少無知到現在擁有自己的一番事業, 都是中大給予我的, 可以說沒有中大就沒有現在的我。

”回顧往昔, 對於南下求學、北上創業的陳重建博士來說仍記憶猶新。 陳重建博士表示, 當年和中大老同學梁峻彬博士聯合創立了安諾優達基因科技, 後期隨著公司的發展又引入兩位以前生科院的同學任部門負責人。 陳重建博士回憶安諾優達從創業初期到目前已發展成行業領先的企業的這段經歷中, 他感謝學校及學院讓他能夠結識那麼多優秀靠譜的同學, 成為他事業的合夥人, 想通過這段經歷告訴即將畢業的校友, 希望大家珍惜這份寶貴的師生情及同學情, 這是大家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值得大家的珍惜。

隨後作為學長的陳重建博士與即將畢業的學弟學妹們分享了三個他人生中對他重要的感悟:

要把握機會成為理想的你

陳重建博士表示, 人生會面臨不同的選擇, 有時候是被動, 更多時候是主動的。 無論是何種選擇, 他都希望各位能夠勇敢去把握機會, 逐步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離理想的自己越來越近。 陳重建博士說, “高考填報志願選擇中大, 成為各位的校友, 是我自己主動選擇的結果, 因為作為浙江人我想走南闖北;本科入讀生物專業, 只是我的第三志願, 是被動選擇的結果, 但大二的時候我又主動選擇電腦科學與技術作為輔修專業, 因為那是我當年更願意就讀的方向;研究生專注生物資訊學方向, 是因為我清楚的認識到自己能力及興趣所在和這個方向的巨大前景;出國讀聯合博士學位和做博士後,

是為了讓自己技術更精進, 視野更開闊;放棄學術路線, 回國作產業, 是因為我發覺相比於科學的發現, 技術的應用更讓我覺得興奮, 而且當時基因測序技術產業化應用的時機已經到了。 在追尋自己人生目標的過程中, 不敢說選擇的對與錯, 但我都勇敢的去做了, 並且從不後悔。 面對機會, 愛拼才會贏!與大家共勉。 ”

要樂觀的堅持

陳重建博士說:“大多數同學即將離開純潔的校園, 離開母校老師的庇護, 同學的陪伴, 進入寫滿市場經濟規律的競爭性叢林世界, 我想大家都要為自己捏一把汗, 因為畢業後, 雄心壯志自己創業的各位, 將會九死一生, 這是個不爭的事實;躊躇滿志進入公司工作的各位,

會面臨工作的不如意, 面臨同事和領導的誤解或衝突, 這也將會是個大概率事件。 我希望各位到時候可以把苦難和不滿隨時放下, 守住樂觀的心, 樂觀的前行。 悲觀的人, 先被自己打敗, 然後才會被生活打敗。 每次和別人聊起創業中最艱難的事情, 我總覺得沒什麼可以大說特說的, 因為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 樂觀的人總能看到其中的機遇。 這個世界很殘酷, 有的時候也很不公平, 今天不努力, 明天註定要面對殘酷, 在競爭中被他人取代。 所以, 在就業、創業和立業的路上, 將會一路荊棘, 希望大家都能做到披荊斬棘, 不忘初心, 樂觀的堅持。 ”

要有持續學習的能力

二十一世紀是生物的世紀, 陳重建博士表示, 伴隨著基因測序、基因編輯和幹細胞等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應用, 大家現在確實可以真切的感受到生物的世紀的到來。相比於早些年畢業的師兄師姐,各位是幸運的,生物醫藥產業的爆發使得大家不用轉行也應該能找到比較好的工作。陳重建博士與大家分享了兩方面“值得警惕”:第一方面值得警惕的是,目前,大家處在一個知識急劇積累和“知識半衰期”快速縮短的時代,如果不能持續學習和及時更新自我的知識,很快就會有被淘汰的風險;另一方面值得警惕的是,人工智慧革命帶來的行業影響。陳重建博士說:“最近有一本書很火,叫《未來簡史》,作者認為人工智慧會改變人的生活方式,會取代大多數人類的工作,使得99%的人淪為無用階層。這多少有些危言聳聽,但人工智慧確實已經在顛覆一些人們的固有認識,例如,Google的AlphaGo已經在圍棋界稱王,即使像我們這樣的公司也已經在盡可能多的應用自動化設備。面對這樣的事實,有一句話特別有用:活到老,學到老。我自己現在也在不斷的“充電”,為的就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被淘汰。”陳重建博士希望各位能通過持續學習,積累新的知識,增強領悟潛質,提升創新能力。

最後,作為學長的陳重建博士希望大家像中山先生說的那樣“立志要做大事”,並為即將畢業的各位校友再次送上了祝福!

陳重建博士簡介

研究員、北京市特聘專家,華中農業大學客座教授。生物技術和電腦學術背景,獲得巴黎十一大學與中山大學雙博士學位,在法國居裡研究所完成博士後研究工作。目前擔任北京市精准醫療與基因工程實驗室主任,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血液病精准診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先後被評為“北京市海聚工程人才”、“中關村十大海歸創業新星”、“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領軍人才”、“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海外高層次人才”、第八屆北京市優秀青年人才、”2015-2016年北京市優秀創業企業家“、2017年“首都勞動獎章”、“第三十一屆北京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在Nature、Science、Elife、Developmental Cell、Genome Biology、Bioinformatics 等國際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9餘篇。

安諾優達介紹

安諾優達總部位於北京,是中國基因組行業的知名企業、亞洲一流的醫學基因組中心、國家發改委首批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國家衛計委首批高通量測序臨床應用試點單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北京市發改委“精准醫療與基因工程北京市工程實驗室”、“十三五”時期首批北京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工程(G20工程)企業、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中關村新銳十強企業、中國最具投資價值企業、2016中國最具科技引領力企業,擁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公司專注于新一代基因組學技術在人類醫學健康和生命科學研究兩大領域的產業化應用,建立了領先的高通量測序平臺和高性能計算平臺,並先後與美國 Illumina公司和阿裡雲達成戰略合作,研發了最先進桌面式高通量測序儀NextSeq 550AR以及搭建基因大資料分析雲平臺安諾雲,形成了強大的Bio-IT 基礎和產業化服務能力。

大家現在確實可以真切的感受到生物的世紀的到來。相比於早些年畢業的師兄師姐,各位是幸運的,生物醫藥產業的爆發使得大家不用轉行也應該能找到比較好的工作。陳重建博士與大家分享了兩方面“值得警惕”:第一方面值得警惕的是,目前,大家處在一個知識急劇積累和“知識半衰期”快速縮短的時代,如果不能持續學習和及時更新自我的知識,很快就會有被淘汰的風險;另一方面值得警惕的是,人工智慧革命帶來的行業影響。陳重建博士說:“最近有一本書很火,叫《未來簡史》,作者認為人工智慧會改變人的生活方式,會取代大多數人類的工作,使得99%的人淪為無用階層。這多少有些危言聳聽,但人工智慧確實已經在顛覆一些人們的固有認識,例如,Google的AlphaGo已經在圍棋界稱王,即使像我們這樣的公司也已經在盡可能多的應用自動化設備。面對這樣的事實,有一句話特別有用:活到老,學到老。我自己現在也在不斷的“充電”,為的就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被淘汰。”陳重建博士希望各位能通過持續學習,積累新的知識,增強領悟潛質,提升創新能力。

最後,作為學長的陳重建博士希望大家像中山先生說的那樣“立志要做大事”,並為即將畢業的各位校友再次送上了祝福!

陳重建博士簡介

研究員、北京市特聘專家,華中農業大學客座教授。生物技術和電腦學術背景,獲得巴黎十一大學與中山大學雙博士學位,在法國居裡研究所完成博士後研究工作。目前擔任北京市精准醫療與基因工程實驗室主任,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血液病精准診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先後被評為“北京市海聚工程人才”、“中關村十大海歸創業新星”、“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領軍人才”、“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海外高層次人才”、第八屆北京市優秀青年人才、”2015-2016年北京市優秀創業企業家“、2017年“首都勞動獎章”、“第三十一屆北京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在Nature、Science、Elife、Developmental Cell、Genome Biology、Bioinformatics 等國際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9餘篇。

安諾優達介紹

安諾優達總部位於北京,是中國基因組行業的知名企業、亞洲一流的醫學基因組中心、國家發改委首批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國家衛計委首批高通量測序臨床應用試點單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北京市發改委“精准醫療與基因工程北京市工程實驗室”、“十三五”時期首批北京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工程(G20工程)企業、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中關村新銳十強企業、中國最具投資價值企業、2016中國最具科技引領力企業,擁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公司專注于新一代基因組學技術在人類醫學健康和生命科學研究兩大領域的產業化應用,建立了領先的高通量測序平臺和高性能計算平臺,並先後與美國 Illumina公司和阿裡雲達成戰略合作,研發了最先進桌面式高通量測序儀NextSeq 550AR以及搭建基因大資料分析雲平臺安諾雲,形成了強大的Bio-IT 基礎和產業化服務能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