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與徐志摩,才子相惜玩角色扮演、書信傳情

說起林長民, 可能大家會說, 這是一代才女林徽因的父親, 其實在民國初年提到林徽因, 大家會這樣說, 這個小丫頭就是大才子林長民的女兒。

林長民在那個年代是貨真價實的大才子, 出生官宦世家, 留學東洋, 學的是“經政”這種高級學科, 回國後, 一直活躍在當時的政治舞臺上, 在袁世凱、馮國璋、段祺瑞、徐世昌等大人物手下都幹過。

咱們今天要說的是林長民的另一面, 林長民一生醉心政治, 沒有在文學上用功, 但他留下來的不多散文、遊記, 和郁達夫、沈從文等才子相比, 也不遜色, 並且在書法上造詣也很高。

咱們今天講講他和徐志摩的故事, 1920年, 林長民在政治上受到排擠, 被安排了個去歐洲考察的閑差, 還帶著只有十六歲的女兒林徽因。

在倫敦的時候, 他遇見了在那留學的徐志摩, 林長民和徐志摩是才子相見, 惺惺相惜, 徐志摩也因此成了林長民的常客,

天天往林的住處跑, 時不時給林徽因寫幾首情詩, 把還是小姑娘的林徽因看得面紅耳赤。

林長民特別欣賞徐志摩的才華, 加之自身也是才子, 二人無話不談, 還把自己在青年留日時期的愛情講給徐志摩聽, 徐志摩據此寫了篇小說取名《一個很不重要的回想》,

後譯名《春痕》, 寓意春夢了無痕之意。

因為在政治上的失意, 林長民為了排遣鬱悶情緒, 特別喜歡回憶曾經的情人, 懷念曾經那份單純懵懂的美好, 據說他年輕時候曾經喜歡過一個才女, 後來沒在一起, 一腔心思無處傾訴。

這個時候, 志摩特別地貼心, 就對林長民說, 要不你把心思寫下來給我看, 我用女子的信答覆你。

林長民覺得這個提議有意思, 就扮演有家室的男子苣冬, 徐志摩則扮演少婦仲昭, 二人魚雁往返、書信傳情、傾訴情思, 林長民死後, 徐志摩僅公開了一封苣冬至仲昭的書信, 徐志摩稱讚這是傳世之作。

林長民這一生關心政治、熱心政治, 最終也因政治喪命, 如若專心文學藝術, 估計也會有所成就, 徐志摩說他光靠賣字也過得下去。

他還提倡了一種新式的婚姻觀點, 提出男女雙方不僅在愛情上, 在經濟、財產上也要平等, 才能真正得到幸福美滿, 在當時人們感覺不可思議, 但正是我們現在提倡的, 不能不說眼光獨到。

想想他和志摩的這段角色扮演,

也當真有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