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五果為助 水果不能代替蔬菜——20170703

張曉燕 主任醫師

“五果為助”出自《黃帝內經》之《靈樞經五味》, 這裡邊的五果是指李、杏、棗、桃、栗。 其實, “五”並非實指, 而是泛指各種水果、堅果, 他們富含維生素、纖維素、糖類和有機酸等物質, 還能幫助消化, 故五果是平衡飲食中不可缺少的輔助食品。

有調查顯示,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 國民蔬菜消費量變動不大, 水果消費量卻在超速地攀升;調查中發現有些人居然不吃蔬菜或攝入蔬菜量很少, 但卻大量進食水果, 以為水果可以替代蔬菜。 素不知若是論營養價值水果真的沒有資質與蔬菜相提並論。

每100克蔬菜平均含維生素C20毫克,

而蘋果、梨、桃、杏、香蕉、鳳梨等水果僅含幾毫克。 大棗、獼猴桃中雖然富含維生素C, 但攝入量夠的時候, 必須量足夠地大, 那樣又易引發消化不良或脾胃虛弱。 至於胡蘿蔔素含量的差別就更大了, 除了芒果、黃杏、黃桃和柑橘中含有少量的胡蘿蔔素外, 其他果品中含量都很低。

再比如200克番茄含維生素C38毫克, 約需要吃2千克蘋果才能獲得同樣數量的維生素C。

鮮重250克的菠菜, 含胡蘿蔔素7.3毫克, 如果吃香蕉約需12千克、如吃黃杏約需吃1.5千克才能獲得同樣數量的胡蘿蔔素。

鮮重300克油菜, 含鈣324毫克, 如吃葡萄約需4千克、如吃蜜橘約需1.5千克才能獲得同樣數量的鈣。

可見僅靠吃水果是很難滿足機體對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需要。 而絕大部分蔬菜中除含有人們日常需要的六大類營養外, 還含有稱之為生物活性的物質, 如:蕃茄紅素、葉綠素、生物鹼、多酚等等, 這些物質可以清除體內垃圾;蔬菜中不僅膳食纖維的含量遠遠高於水果, 而且它所含有的是不可溶性纖維,

具有促進腸道蠕動、清除腸道內積蓄的有毒物質等作用;而水果中所含有的膳食纖維, 主要是可溶性纖維——果膠, 它不但不易被吸收, 還可能會使胃的排空速度減慢, 易引發消化不良或胃腸道不適。

可見蔬菜是生存性食物, 而水果是享受性食物, 蔬菜的作用大大大於水果。

因此水果當然不能取代蔬菜, 反之也不意味著蔬菜就能代替水果, 水果也有它獨特的功用, 如多數水果中含有各種有機酸, 能刺激消化液分泌。 所以, 每天應以400克—500克的新鮮蔬菜為主, 再適當地吃100克—200克水果, 做到均衡營養膳食, 這才有利身體健康。 事實上蔬菜與水果是各有特色不能相互取代。

責任編輯

時明慧

張曉燕 主任醫師

從事臨床工作30年, 能熟練應用傳統醫學理論, 綜合分析營養與疾病的關係, 並結合不同人群的營養與膳食特點, 為患者提供科學實用的營養處方。

擅長:孕前營養優生干預、孕產期優生優育營養指導、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高血壓病、便秘等營養指導和治療。

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