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印度很難成為經濟強國?因為此兩條原因,細細分析就知道了

我們都知道, 印度在古代歷史上, 也算是擁有輝煌的歷史了。 最令大家所熟知的, 那就是唐朝時期唐玄奘西遊到印度的那爛陀寺去學習高深的佛法, 這一次的交流對於唐朝和印度來說, 都算是比較重要。

到了近代之後, 印度和晚清幾乎走上了相同的道路, 在西方列強的洋槍大炮之下, 清朝時期的中國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印度更慘, 直接就被殖民了, 當時成了日不落帝國的一部分了。 而後, 隨著二戰後的勝利, 加上英國自己的衰弱, 印度最終也成為了一個獨立國家。

可令人奇怪的是, 印度雖然人口眾多, 土地面積也算是大, 但是其經濟一直是問題, 雖然很多印度人都說要在多少多少年內超越中國, 可是筆者認為, 有兩點原因制約了印度成為經濟強國, 並且這兩點原因很關鍵。

首先的就是飽受詬病的種姓制度。 這種制度將印度人劃分為四等,

最低等的賤民甚至其他四種人連碰都不願意碰了。 關於種姓制度的由來, 其實也是很簡單, 在西元前2500年, 從中亞來的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河流域的大大小小的國家, 並且建立起嚴格的等級制度防止他們造反。

可是最後這種制度竟然流傳了下來, 成為了制約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僅如此, 其實這四個等級之間也是有矛盾的, 而且最低等的賤民在印度大概有兩億人。 試想一下, 如果一個人出生後就是帶著不公平的命運, 那麼必然是會產生矛盾和衝突。

在這一點上, 秦末農民起義陳勝吳廣的一句話“王侯將相, 寧有種乎”就和印度的種姓制度呈兩種完全不同的觀點, 並且從夏朝開始, 都是只要皇帝敢亂來, 起義的人就會將皇帝拉下皇位, 不然中國歷史上也不會出現那麼多朝代了。 印度的種姓制度, 已經成了一個上千年歷史的枷鎖了。

第二條原因就是印度的語言不通。 雖然今天的印度是一個一統的國家, 可是印度卻有很多自己的邦, 它們因為自己特有的文化和歷史,

可以完全自治, 並且語言不相通, 這一點就很要命了。

我們知道一個國家若是想要發展, 那麼語言必須要過關, 可是連話都說不到一塊兒, 這可怎麼發展。 大家所熟悉的甘地、泰戈爾和尼赫魯, 這三個人說的是不同的語言, 換句話說, 他們三人要是聊天, 可能都聽不懂對方講的是什麼。

有人就問了, 印度不是一個講英語的國家, 但是英語只是印度的官方語言, 而不是母語, 母語就是我們一出生和身邊人講的語言, 說白了就是方言, 可是印度人只有在正式場合才會將英語。 而印度的母語印加語, 只有兩億人使用, 可是印度有十三億人口, 那這十多億人, 講什麼呢?

他們當時是說母語了, 不過說的都是自己周圍人才聽得懂的方言, 總共有幾百種, 幾乎是隔了一些地方就互相聽不懂, 說到這, 筆者就再一次想起了秦始皇, 要不是他的書同文, 讓我們擁有統一的語言, 可能我們現在也在使用著自己的方言, 而難以相通了。

秦始皇劇照

那麼,讓這些人使用一種通用的母語行不行呢?其實,這真的很難,因為在印度很多地方首先排斥這樣的舉動,另外不是人人都有機會學習和受教育的,這就和種姓制度扯上關係了。

所以,結合這兩個原因,印度可能要成為一個經濟強國不是那麼容易的。

(如果您覺得筆者的文章寫得還行的話,就請為筆者的文章點個贊吧,您的舉手之勞,對筆者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榮幸。)

秦始皇劇照

那麼,讓這些人使用一種通用的母語行不行呢?其實,這真的很難,因為在印度很多地方首先排斥這樣的舉動,另外不是人人都有機會學習和受教育的,這就和種姓制度扯上關係了。

所以,結合這兩個原因,印度可能要成為一個經濟強國不是那麼容易的。

(如果您覺得筆者的文章寫得還行的話,就請為筆者的文章點個贊吧,您的舉手之勞,對筆者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榮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