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澇北旱重于去年,專家提醒:畜禽養殖,防病是首位

近期南方多地大雨, 許多豬場選址低窪, 導致大量積水, 甚至豬場被淹, 引起豬群大量死亡, 各種汙物及垃圾隨洪水流淌, 造成豬舍、水源、環境嚴重污染, 土壤中的細菌、病毒、寄生蟲卵等被洪水沖刷出來, 也成為傳染源, 極易引起豬病的發生。

6月以來, 我國江南等地接連遭遇6次強降雨過程, 頻繁的雨水導致江南大部、華南北部、貴州降水量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多, 其中湖南中部偏多1~2倍。 6月22日夜間起至7月2日白天, 強降雨帶已涵蓋長江中下游以南的十餘省(市、區)。 此次降雨持續時間長、強度大, 截至7月2日早晨, 貴州、廣西、湖南、江西等地部分地區累計雨量超過200毫米, 湖南北部、湖北東南部、江西北部、廣西北部等局地500~800毫米。

中國氣象局:雨帶西移, 兩廣仍有暴雨, 北方地區發佈高溫預警

2日起, 此次強降雨過程進入最後階段。 中央氣象臺今晨解除暴雨藍色預警, 今天白天到夜間,

南方地區的降雨將繼續減弱, 但華南、江南東北部以及雲南、四川南部等地仍有較強降雨, 廣西東部、廣東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暴雨, 局地大暴雨(100~12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有短時強降水、局地伴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5日前後, 隨著副熱帶高壓西伸北抬, 南方的主雨帶將移至四川盆地。 預計5日至8日, 四川盆地、漢水中上游、黃淮、江淮東部有中到大雨, 局地暴雨或大暴雨。

另外, 北方地區的氣溫仍然居高不下。 中央氣象臺繼續發佈高溫黃色預警:今明(3日-4日)兩天, 高溫的範圍有所南擴, 內蒙古中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西南部、陝西關中、湖北西北部、四川東北部、重慶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37~39℃, 局地可超過40℃。

受暴雨影響, 生豬收購價格出現明顯上漲。 養豬資訊網豬價監測顯示, 全國外三元生豬收購價在6月開始上漲, 6月中旬有所回落, 21日前後再次上漲。

業內認為, 降雨持續影響生豬出欄及運輸, 導致本就略偏緊的優質豬源持續緊張, 加之經過一段時間的消耗, 生豬出欄體重下降, 屠宰企業收豬困難, 但目前的狀況只是暫時性的, 一旦天氣放晴或發生疫情, 反彈行情或將再次被扭轉, 需求疲軟將繼續掣肘豬價。

農業部曾發佈預警:今後一段時期, 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在保持平穩運行的同時, 重點做好三方面。 一是抓好田間管理;二是做好減災防災工作, 預計主汛期(6-8月)我國氣候狀況總體偏差,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 北旱南澇並存,

階段性、區域性暴雨洪澇和乾旱重於去年, 對糧食和農業生產構成嚴重威脅。 需加強監測預警, 落實各項防汛抗旱措施, 確保農業生產安全。 三是及時關注鮮活農產品價格, 當前生豬養殖管理水準明顯提高, 生產成本有所下降, 在產能基本達到供求平衡狀態下, 預計價格將保持相對穩定。

農科院專家提醒:畜禽養殖, 防病是首位

洪澇災害對農作物及畜禽養殖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災後如何減損?7月1日, 湖南省農科院、省農學會聯合召開農作物救災減損專家對策會, 提出技術措施建議。

湖南省農科院周立平副研究員指出, 洪災後容易造成畜禽疾病的發生和流行。 同時, 也增加了中毒、胃腸道疾病、寄生蟲病等常見病的發生幾率。

細菌性傳染病:主要抓好沙門氏桿菌、鏈球菌、痢疾密螺旋體、鉤端螺旋體等傳染病的預防工作。 要做好飼槽、用具、飲水消毒及滅鼠工作, 在飼料中添加氟苯尼考、複合磺胺、強力黴素、阿莫西林等抗生素進行保健。

病毒性疾病:主要抓好流感、乙型腦炎等病毒性疾病的防治。 要加強對環境空氣的消毒, 做好滅蚊工作, 在飼料中添加Vc、阿莫西林等, 做好免疫接種。

寄生蟲病:主要抓好疥蟎、消化道寄生蟲防治。 方法:在飼料中添加伊維菌素。

飼料黴變毒素中毒:夏季洪水過後, 天氣悶熱潮濕, 容易發生飼料黴變。 方法:一是明顯黴變的飼料禁止飼喂;二是在飼料中添加防黴劑或脫黴劑;三是做好糞便、垃圾及動物屍體的無害化處理。

他提醒,災後要認真做好日常飼養管理工作,保證清潔乾淨的飼料、飲水供給,增強畜禽抗病能力。

此外,水災過後,還要注意哪些疫病防控問題?小編整理了網路上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水災過後,為了切斷傳染源,消滅病原體,預防和控制疫病流行,必須採取對豬舍、環境、水源、用具、車輛等的嚴格消毒,對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養豬場的預防接種、防止飼料發黴等項工作。

一、水災過後對養豬場的危害

1、水災過後易發生傳染病。由於氣溫變化大,最易引起傳染病,如豬瘟、口蹄疫、炭疽、豬肺疫、大腸桿菌病、沙門氏桿菌病、巴氏桿菌病等,由於飼料、墊草發黴引起曲黴菌病。所以,水災過後對食槽、水槽及其用具,應及時清洗和消毒,要認真檢查庫存的飼料,有黴變的要及時處理。重者應禁止繼續使用。有積糞的圈舍,水災過後應徹底清掃並要消毒。水災過後,井水品質變差,有的污染無法使用。為了防止飲水污染引起疫病的發生,要嚴格關注井水品質的變化。水源較淺的井水,最好在抽取井水進行消毒後再給豬飲用。對於可能受到豬糞便、污水、垃圾和贓物等污染的井水,不但要淘洗井水,投入消毒藥之後,還應暫停一段時間,以後再用。

2、水災過後要預防蟲媒病。水災過後蠅、蚊、蚋等昆蟲大量孳生,很多疾病發生幾率增加,通過蚊、蜱等吸血昆蟲傳播。如螺旋體病、弓形蟲病、附紅細胞體,可通過蠓、蚋、蚊、蜱等吸血昆蟲進行傳播。傳播多種體內外寄生蟲病。洪水後,要及時清除養豬場內外的雜草,儘快疏通排水系統,避免洪水過後場內有積水和糞便。防止有害昆蟲的孳生,可選用高效、低毒、安全的殺蟲劑,進行噴灑。

3、水災過後防止應激病。水災過後,天氣依然很熱並無風,豬舍內空氣品質一般不佳,濕度過大,氣壓很低,常給養豬場帶來不適。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極容易引起豬的應激反應,導致豬的食欲下降,呼吸急促,精神沉鬱,甚至可引起濕疹、皮炎等皮膚疾病,特別是洪水之後的中午,日照非常強烈,蒸發量很大,空氣異常悶熱,常常出現中暑病例。要提高飼料的營養成分,增加蛋白質的含量,確保豬飼料中蛋白質的供應。為了清涼解暑,可在飼料中添加一些新鮮的蔬菜、西瓜皮等,避免過量飲水導致體液代謝紊亂。喂飼時要少喂勤添,以防剩料過夜後發生黴變。要供給豬充足、清潔、衛生的飲水,並在飲水中添加0.5%的奧得曼A,降低應激,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

對豬舍的消毒

1、環境的消毒。首先要進行徹底的清掃和清洗。對洪水淹過的豬舍要清除淤積的泥土、砂石、糞便、垃圾及各種汙物。按照一定順序進行清掃和清洗,先從棚頂、後牆壁、再地面,從豬舍的遠端到門口,先室內後室外逐步進行,不留死角。經認真徹底清掃和清洗,不但可以清除大部分病原體,而且可以大大減少糞便、垃圾等有機物的數量,有利於化學消毒劑發揮作用。徹底清掃清洗後即可進行化學消毒。一般要求使用2 ~3 種不同作用類型的消毒藥,進行2 ~3 次消毒。環境消毒後,噴灑微生態環境改良劑-護舍安,使大量益生菌覆蓋在畜舍內外表面,抑制有害微生物滋生,改善環境。

2、豬體的消毒。豬體進行噴霧消毒,比較全面徹底,既能直接殺滅隱藏於豬舍內環境,包括空氣中的病原微生物,又能直接殺滅豬體表、呼吸道淺表滯留的病原體。對豬瘟、口蹄疫等有良好的預防作用;對細菌性疾病,如豬葡萄球菌、附紅細胞體、大腸桿菌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噴灑消毒後,在畜舍內再次噴灑護舍安,不僅改善微生態環境,還能沉降粉塵、防暑降溫、提供濕度、淨化空氣、改善豬舍環境的空氣品質。

3、養豬場各種用具的消毒。養豬場各種用具、用品很多,這些用具及用品的材質、用途各不相同,因此採用消毒方法也不一致。工具類可用高錳酸鉀薰蒸,飼槽、水槽、水桶及盆等,要先用2%火堿刷洗,然後再用清水沖洗使用;車輛(包括汽車、四輪車、手推車等)要進行噴灑,工作服要清洗後消毒或可用紫外線燈照射均可。洪水過後要認真做好消毒工作。

4、對病死、溺死的豬無害化處理。水災過後,不少豬被洪水沖散,而引起發病,發生大批死亡。死亡豬體內帶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如不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任其腐爛、黴變,發出惡臭的氣味,病菌會隨水流淌,並隨空氣到處擴散,傳播疾病,不僅污染環境,還容易引起人、畜疫病大流行。對死亡豬的屍體,最簡單的處理方法是深埋。深埋應選擇高崗地帶,坑深在2 m以上,屍體入坑後,撒上石灰或消毒藥,覆蓋一層厚土。如果有條件的可以焚燒。在洪水中死亡豬的屍體,一律禁止食用或出售。

他提醒,災後要認真做好日常飼養管理工作,保證清潔乾淨的飼料、飲水供給,增強畜禽抗病能力。

此外,水災過後,還要注意哪些疫病防控問題?小編整理了網路上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水災過後,為了切斷傳染源,消滅病原體,預防和控制疫病流行,必須採取對豬舍、環境、水源、用具、車輛等的嚴格消毒,對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養豬場的預防接種、防止飼料發黴等項工作。

一、水災過後對養豬場的危害

1、水災過後易發生傳染病。由於氣溫變化大,最易引起傳染病,如豬瘟、口蹄疫、炭疽、豬肺疫、大腸桿菌病、沙門氏桿菌病、巴氏桿菌病等,由於飼料、墊草發黴引起曲黴菌病。所以,水災過後對食槽、水槽及其用具,應及時清洗和消毒,要認真檢查庫存的飼料,有黴變的要及時處理。重者應禁止繼續使用。有積糞的圈舍,水災過後應徹底清掃並要消毒。水災過後,井水品質變差,有的污染無法使用。為了防止飲水污染引起疫病的發生,要嚴格關注井水品質的變化。水源較淺的井水,最好在抽取井水進行消毒後再給豬飲用。對於可能受到豬糞便、污水、垃圾和贓物等污染的井水,不但要淘洗井水,投入消毒藥之後,還應暫停一段時間,以後再用。

2、水災過後要預防蟲媒病。水災過後蠅、蚊、蚋等昆蟲大量孳生,很多疾病發生幾率增加,通過蚊、蜱等吸血昆蟲傳播。如螺旋體病、弓形蟲病、附紅細胞體,可通過蠓、蚋、蚊、蜱等吸血昆蟲進行傳播。傳播多種體內外寄生蟲病。洪水後,要及時清除養豬場內外的雜草,儘快疏通排水系統,避免洪水過後場內有積水和糞便。防止有害昆蟲的孳生,可選用高效、低毒、安全的殺蟲劑,進行噴灑。

3、水災過後防止應激病。水災過後,天氣依然很熱並無風,豬舍內空氣品質一般不佳,濕度過大,氣壓很低,常給養豬場帶來不適。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極容易引起豬的應激反應,導致豬的食欲下降,呼吸急促,精神沉鬱,甚至可引起濕疹、皮炎等皮膚疾病,特別是洪水之後的中午,日照非常強烈,蒸發量很大,空氣異常悶熱,常常出現中暑病例。要提高飼料的營養成分,增加蛋白質的含量,確保豬飼料中蛋白質的供應。為了清涼解暑,可在飼料中添加一些新鮮的蔬菜、西瓜皮等,避免過量飲水導致體液代謝紊亂。喂飼時要少喂勤添,以防剩料過夜後發生黴變。要供給豬充足、清潔、衛生的飲水,並在飲水中添加0.5%的奧得曼A,降低應激,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

對豬舍的消毒

1、環境的消毒。首先要進行徹底的清掃和清洗。對洪水淹過的豬舍要清除淤積的泥土、砂石、糞便、垃圾及各種汙物。按照一定順序進行清掃和清洗,先從棚頂、後牆壁、再地面,從豬舍的遠端到門口,先室內後室外逐步進行,不留死角。經認真徹底清掃和清洗,不但可以清除大部分病原體,而且可以大大減少糞便、垃圾等有機物的數量,有利於化學消毒劑發揮作用。徹底清掃清洗後即可進行化學消毒。一般要求使用2 ~3 種不同作用類型的消毒藥,進行2 ~3 次消毒。環境消毒後,噴灑微生態環境改良劑-護舍安,使大量益生菌覆蓋在畜舍內外表面,抑制有害微生物滋生,改善環境。

2、豬體的消毒。豬體進行噴霧消毒,比較全面徹底,既能直接殺滅隱藏於豬舍內環境,包括空氣中的病原微生物,又能直接殺滅豬體表、呼吸道淺表滯留的病原體。對豬瘟、口蹄疫等有良好的預防作用;對細菌性疾病,如豬葡萄球菌、附紅細胞體、大腸桿菌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噴灑消毒後,在畜舍內再次噴灑護舍安,不僅改善微生態環境,還能沉降粉塵、防暑降溫、提供濕度、淨化空氣、改善豬舍環境的空氣品質。

3、養豬場各種用具的消毒。養豬場各種用具、用品很多,這些用具及用品的材質、用途各不相同,因此採用消毒方法也不一致。工具類可用高錳酸鉀薰蒸,飼槽、水槽、水桶及盆等,要先用2%火堿刷洗,然後再用清水沖洗使用;車輛(包括汽車、四輪車、手推車等)要進行噴灑,工作服要清洗後消毒或可用紫外線燈照射均可。洪水過後要認真做好消毒工作。

4、對病死、溺死的豬無害化處理。水災過後,不少豬被洪水沖散,而引起發病,發生大批死亡。死亡豬體內帶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如不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任其腐爛、黴變,發出惡臭的氣味,病菌會隨水流淌,並隨空氣到處擴散,傳播疾病,不僅污染環境,還容易引起人、畜疫病大流行。對死亡豬的屍體,最簡單的處理方法是深埋。深埋應選擇高崗地帶,坑深在2 m以上,屍體入坑後,撒上石灰或消毒藥,覆蓋一層厚土。如果有條件的可以焚燒。在洪水中死亡豬的屍體,一律禁止食用或出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