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日軍單兵裝備有哪些?重量幾許?一般步槍手負重超23公斤(圖文解讀)

1.三八式步槍

三八式步槍是二戰日軍絕對主力步兵武器, 彈容5發, 俗稱“三八大蓋”。 在有關抗戰題材影視劇中同膏藥旗、“屁簾帽”共同構成了日軍的“三大件”。

因明治三十八年(1905)定型而得名。 所謂“大蓋”指的是一個鋼片做的的半圓筒形防塵蓋, 可隨旋轉後拉式槍機共同進退, 起到防止沙塵進入磨損槍機的作用。

該槍最大的特點就是長, 有1.28m, 安裝明治三十年式刺刀後更是直達1.68m, 豎立起來絕對超過當時大部分的成年男性身高, 這就是有關文藝作品中常說的“個子還沒槍高呢”的來源。

2.三八式6.5mm步槍彈

三八式步槍彈素來為人詬病, 認為其口徑小, 殺傷力弱。 但該彈彈頭細長, 被甲前厚後薄, 近距離內極易翻滾變形從而形成可怕的空腔效應;然在中遠距離上彈頭的較高轉速使其比較穩定, 不易翻滾, 對目標物往往是穿透力強而殺傷力不足。

二戰日軍可隨身攜帶120發步槍彈,

置於三零式彈藥盒內。 三零式彈藥盒由兩個前盒和一個後盒構成, 每個前盒可容納30發子彈, 後盒容納60發。 120發的攜帶量可保障日軍頗為充足的火力輸出。

3.手雷

二戰日軍的制式手雷主要為91式(1931年裝備)和97式(1937年裝備), 97式取消了下部的發射藥筒,

所以不能再使用擲彈筒發射。

這兩款手雷的標誌性使用動作就是在頭盔、石頭等堅硬物體上磕一下再扔出去。 為何如此奇葩?究其原因, 同其獨特的雙重保險結構有莫大關係。 第一重保險打開保險銷, 使擊針處於待發狀態即可;而要突破第二道保險, 則需將保險帽在堅硬物體上猛磕一下, 促使擊針下移擊發底火以點燃延期火藥, 然後迅速擲出, 延期火藥燃畢後即會引爆雷管和主裝藥

4.90式鋼盔

因1930年(神武紀年2590年)正式裝備部隊而得名。

厚度1mm, 全重1kg。 頂部有4個小孔以作通風之用, 常覆蓋防止日曬過熱的布制鋼盔套和用來插偽裝物的偽裝網。 90式鋼盔主防炮彈破片, 對槍械直射的防禦效果不理想。

其實二戰日軍另有一款防禦力出眾的鋼盔——98式(1938年, 神武紀年2598年定型)。 其在鋼盔前部增加了2mm厚度的防禦層, 可抵禦300m距離7.7mmm步槍彈射擊, 但日本戰時貧弱的軍工生產能力使得二戰日軍仍普遍裝備略顯單薄的90式鋼盔。

5.背囊

1939年後日軍普遍換裝了全帆布式背囊, 各種單兵裝具, 如軍毯、攜行帳篷、雨衣、飯盒和步兵鍬等均用背囊上的帆布帶予以捆紮固定。 刨除飯盒、步兵鍬後的被服、日用品總重量約2.25kg。

步兵鍬可謂挖掘戰壕掩體的絕佳幫手。 日軍的這款98式步兵鍬可在觀察戰場情況時為面部提供遮擋和防護, 因其上開有兩個平行的小圓孔, 這可是根據常人兩眼的瞳距而設計的。另外此鍬在近距離還可以作砍殺用途,乘船過河時亦可當成船槳。

6.昭和五年式軍靴(1930年)

此款軍靴為提高附著力和耐用度,鞋底一般有26到39顆數目不等的鐵釘,走起路來踢踏作響,由此應可深刻體會日軍“鐵蹄”之含義。但軍靴材質的變化則印證著二戰日軍逐漸走向窮途末路:初期為上等牛皮,後期材料匱乏變成馬皮或豬皮。

1941年9月,第一次長沙會戰前,長尾五一軍醫實測了第234步兵聯隊步槍手的裝備重量。簡略紀錄如下:

1)三八式步槍1挺,3.95kg;

2)三零式刺刀1把,0.44kg;

3)手雷2發,1kg;

4)步槍彈藥盒1套,1.685kg;

5)鋼盔1頂,1.1kg;

6)防毒面具1個,1kg;

7)被服、日用品2.25kg;

8)步兵鍬1把,2.3kg;

9)肩包1個,0.25kg;

10)水壺1個,1.25kg;

11)飯盒1個,1.9kg;

12)口糧(甲種)4日份,3.42kg;

13)罐頭3個,0.45kg;

14)食鹽1日份,0.012kg;

15)魚幹1日份,0.15kg;

16)梅幹1日份,0.15kg;

17)軍鞋1雙 ,0.5kg……

合計23.057kg,這是有車輛的機械化部隊的負荷(例如號稱鋼軍的第5師團)。如果是馱馬輜重部隊的步兵,裝備重量則為30kg(例如在諾門罕被蘇聯收拾到98%傷亡率的第23師團)。另外輕機槍手負荷為31kg,輕機槍彈藥手則為34kg。由此可知二戰日軍的負荷還是蠻高的。

這可是根據常人兩眼的瞳距而設計的。另外此鍬在近距離還可以作砍殺用途,乘船過河時亦可當成船槳。

6.昭和五年式軍靴(1930年)

此款軍靴為提高附著力和耐用度,鞋底一般有26到39顆數目不等的鐵釘,走起路來踢踏作響,由此應可深刻體會日軍“鐵蹄”之含義。但軍靴材質的變化則印證著二戰日軍逐漸走向窮途末路:初期為上等牛皮,後期材料匱乏變成馬皮或豬皮。

1941年9月,第一次長沙會戰前,長尾五一軍醫實測了第234步兵聯隊步槍手的裝備重量。簡略紀錄如下:

1)三八式步槍1挺,3.95kg;

2)三零式刺刀1把,0.44kg;

3)手雷2發,1kg;

4)步槍彈藥盒1套,1.685kg;

5)鋼盔1頂,1.1kg;

6)防毒面具1個,1kg;

7)被服、日用品2.25kg;

8)步兵鍬1把,2.3kg;

9)肩包1個,0.25kg;

10)水壺1個,1.25kg;

11)飯盒1個,1.9kg;

12)口糧(甲種)4日份,3.42kg;

13)罐頭3個,0.45kg;

14)食鹽1日份,0.012kg;

15)魚幹1日份,0.15kg;

16)梅幹1日份,0.15kg;

17)軍鞋1雙 ,0.5kg……

合計23.057kg,這是有車輛的機械化部隊的負荷(例如號稱鋼軍的第5師團)。如果是馱馬輜重部隊的步兵,裝備重量則為30kg(例如在諾門罕被蘇聯收拾到98%傷亡率的第23師團)。另外輕機槍手負荷為31kg,輕機槍彈藥手則為34kg。由此可知二戰日軍的負荷還是蠻高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