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是他封的神 歷史中他又是真實存在 成語覆水難收 願者上鉤與他有關

古典名著《封神演義》把薑子牙描繪得神乎其神, 讓人過目難忘。 書中諸神都是他封號的, 他是管天下所有神的神。 因此有這樣兩句話流傳了多少代, 即:“太公在此 諸神退位”;“太公在此, 百無禁忌”。

可能受文學作品和影視劇影響, 不少人早已把薑子牙當成了傳說中的神仙。 其實這是個認識誤區。

史料介紹, 薑子牙(約前1156—約前1017年), 亦作姜尚, 中國著名歷史人物, 商末周初人。 姜姓, 呂氏, 名尚, 一名望, 字子牙, 或單呼牙, 別號飛熊, 因其先祖輔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呂, 故以呂為氏, 也稱呂尚。

姜子牙生平坎坷多磨而又轟轟烈烈、神秘莫測。 他一生在軍事、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建樹, 尤以軍事為最。 所以司馬遷言“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 他稱得上兵家之鼻祖, 軍事之淵藪。

相傳薑子牙72歲時, 垂釣渭水之濱磻溪(今陝西寶雞境內), 借釣魚的機會求見姬昌。

姬昌在出外狩獵之前, 占卜一卦, 卦辭說:“所得獵物非龍非螭, 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業的輔臣。 ”姬昌於是出獵, 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薑子牙, 與薑子牙談論後, 姬昌大喜, 認為他是個奇才, 說:“自從我國先君太公就說:‘定有聖人來周, 周會因此興旺。 ’說的就是您吧?我們太公盼望您已經很久了。 ”因此稱薑子牙為“太公望”, 二人一同乘車而歸, 尊為太師。
(網路圖片)

這就是“姜太公釣魚, 願者上鉤”一說的來源。

此後, 薑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 同時, 他又是齊國的締造者, 是周文王傾商, 武王克紂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勳, 齊文化的創始人, 一直活到139歲壽終。

作為一位滿腹韜略的賢臣和非凡的政治、軍事家, 姜子牙一直受歷代統治者崇尚, 體現在《詩經》等唐朝以前的許多史料及文學作品中頌文頗多。

唐太宗即位後, 外夷相侵, 內患未除, 政局動亂, 國家面臨百亂待治, 百廢待興的局面。 為了達到“安人理國”的目的, 唐太宗自稱是姜子牙的化身,

在磻溪建立太公廟, 他用這一舉動告訴人們, 他要象周文王訪賢並重用薑子牙那樣的賢臣良將, 他後來果然得到了一大批治世理國的人才, 實現了“貞觀之治”。

之後的唐玄宗為求國內安寧, 也需要像薑子牙那樣披肝瀝膽, 嘔心瀝血, 忠貞不二的勤勉事主的人才。 於是便於西元731年(開元十九年)敕令天下諸州各建一所太公廟。 並要求以張良配享, 在春秋仲秋月上戊日祭祀。 每當發兵出師或各將領及文武舉人應詔, 都要先去太公廟拜謁。

西元739年(開元二十七年), 唐玄宗又追諡薑子牙為“武成王”, 使之成為中華民族“武聖人”。

姜子牙治國, 確立了“因其俗, 簡其禮, 通商工之業, 便魚鹽之利”的治國方針, 在齊國數百年的發展史上, 代代相傳,

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確立了齊文化在華夏民族的歷史地位。

儘管薑子牙是位久遠的歷史人物, 但人民崇拜他的高尚人格, 悼念他的豐功偉績, 便以樸實的感情編造出他的很多神話故事歌頌他。 說他曾在昆侖山學道, 後奉師命下山助周滅商, 滅商之後又奉師命放榜封神。 在《太平御覽》和《封神記》等書中逐步把他神化起來。

在唐王朝, 薑子牙被皇帝封為武聖、武成王。 宋真宗時, 又封薑子牙為昭烈武成王。 到了元朝時期, 民間對姜子牙增加了一些神話傳說。 到明代萬曆年間, 許仲琳創作了《封神演義》小說, 從此, 薑子牙由人變成了神, 並且為民間廣為信奉。

史料記載,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孫武、鬼穀子、黃石公、諸葛亮等都學習並吸收了姜太公《六韜》的精華, 而且當今世界上的政治、經濟、管理、軍事、科技等領域仍在借鑒太公《六韜》的精華思想。

(影視劇照)

還有人們所熟知的成語“覆水難收”,據說是源于薑子牙生活中的典故,說是:

薑子牙早些時候只知道釣魚,家裡貧困,其妻馬氏嫌棄姜尚,欲圖離去,薑子牙勸她說:“我有朝一日會得到榮華富貴,你可別這樣做。”馬氏不聽勸告,離開了他。後來姜子牙幫助周王建立了周朝,馬氏見其地位、財富都很好於是想和薑子牙破鏡重圓,但薑子牙早已經看穿了馬氏的為人,就將一壺水潑在地上讓馬氏去撿回來,馬氏只能拿回淤泥,薑子牙於是說:“若言離更合,覆水已難收”。

至今,在山東、河南、陝西等地。多建有姜太公紀念館、姜太公祠、姜太公文化園、釣魚臺、姜太公故里等紀念場所,還有姜太公釣魚節等專門紀念活動每屆都搞得紅紅火火。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路)

而且當今世界上的政治、經濟、管理、軍事、科技等領域仍在借鑒太公《六韜》的精華思想。

(影視劇照)

還有人們所熟知的成語“覆水難收”,據說是源于薑子牙生活中的典故,說是:

薑子牙早些時候只知道釣魚,家裡貧困,其妻馬氏嫌棄姜尚,欲圖離去,薑子牙勸她說:“我有朝一日會得到榮華富貴,你可別這樣做。”馬氏不聽勸告,離開了他。後來姜子牙幫助周王建立了周朝,馬氏見其地位、財富都很好於是想和薑子牙破鏡重圓,但薑子牙早已經看穿了馬氏的為人,就將一壺水潑在地上讓馬氏去撿回來,馬氏只能拿回淤泥,薑子牙於是說:“若言離更合,覆水已難收”。

至今,在山東、河南、陝西等地。多建有姜太公紀念館、姜太公祠、姜太公文化園、釣魚臺、姜太公故里等紀念場所,還有姜太公釣魚節等專門紀念活動每屆都搞得紅紅火火。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