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國NASA從上帝視角對比,看看地球幾十年的變化程度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 越來越多的災難和異常天氣逐漸顯現出來, 一些人認為, 全球變暖可能會帶來世界末日;也有人認為,

全球變暖是幾家歡喜幾家憂。 但不可否認的是氣候變化早已開始了對地球的破壞。 圖為利比亞沙漠裡種田,1987和2010對比。

美國NASA辦了一個影展叫做【Image of Change】丟, 從“上帝的視角”對比了幾十年間的地球變化照片, 一直都以為所謂“滄海桑田”是以幾千幾萬年來計算的, 沒想到也就是這短短數十年時間, 地球的改變也已經是觸目驚心。

位於哈薩克的鹹海曾經是地球上第四大湖, 現在已經是幾個斷開的小水窪了。 左圖為2000年水位, 黑色的輪廓是它60年代時的範圍, 右邊是2014年。 60年代, 為了灌溉附近的棉花地和其他農田, 蘇聯利用大壩和運河, 改變了為咸海提供水源的錫爾河和阿姆河的流向, 因此咸海周圍急劇荒漠化, 最終導致了災難。

中國長江三峽大壩建成前後的長江上游。

亞利桑那州和猶他州交界處的鮑威爾湖, 1999年和2014年對比。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奧羅維爾湖, 2010年和2016年前後對比。

阿根廷奇基塔湖, 1998年(左)和2011(右)年對比。

從 1986年到 2014年, 阿拉斯加哥倫比亞冰河向北後退了將近 20公里。

美國猶他州大鹽湖1985到2010年間大鹽湖水量的遺失情況。

黃河三角洲,下麵左圖拍攝於2001年,右圖拍攝於2009年。黃河是中國的第二大河流,也是世界上第六大河流,被譽為中國文明的搖籃,也曾經由於洪水氾濫,稱為“中國之痛”。

瑞士和義大利之間的阿爾卑斯山脈馬特洪峰,1960年和2005年前後對比。

美國阿拉斯加的皮德森冰川,1917年還是一片冰川,到2005年時山腳下已是青草幽幽。

美國猶他州大鹽湖1985到2010年間大鹽湖水量的遺失情況。

黃河三角洲,下麵左圖拍攝於2001年,右圖拍攝於2009年。黃河是中國的第二大河流,也是世界上第六大河流,被譽為中國文明的搖籃,也曾經由於洪水氾濫,稱為“中國之痛”。

瑞士和義大利之間的阿爾卑斯山脈馬特洪峰,1960年和2005年前後對比。

美國阿拉斯加的皮德森冰川,1917年還是一片冰川,到2005年時山腳下已是青草幽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