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糖耐”前忌口 別說你沒做過

在孕中期, 有這樣一項檢查會令孕媽媽們談之色變, 那就是“妊娠糖尿病”。

什麼是妊娠期糖尿病?

它對母胎有怎樣的影響?

“糖耐”前忌口的做法是否可取?

怎樣預防和自我監測?

一切疑惑且聽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營養科主任戴永梅為您傾力解答。

何謂“妊娠期糖尿病”?

根據國際糖尿病與妊娠研究組提出的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在懷孕24~28周時, 做75g的葡萄糖耐量測試, 測試前3天要保持正常的生活方式, 若空腹血糖≧5.1mmol/L, 60分鐘血糖≧10 mmol/L, 120分鐘血糖≧8.50 mmol/L, 這三項指標中有一項及以上大於正常值則判斷為妊娠期糖尿病。

戴主任指出, 目前來看, 妊娠糖尿病的發病率在15%左右, 隨著年齡的增加, 發病率也會升高, 四十歲以上的孕婦, 可高達35.4%。 因胎兒生長發育需求、激素的變化, 孕媽媽的基礎代謝率上升、心肺工作量的增加, 身體所需熱量較高, 特別容易肚子餓,

毫無節制地飲食成為過度肥胖和妊娠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另外, 多囊卵巢綜合症, 有糖尿病家族遺傳史的媽媽也是好發病人群。

妊娠期糖尿病的影響

妊娠期糖尿病雖然在妊娠結束後就會漸漸消失, 但其在孕期對母胎的影響不容忽視。 若不加以控制, 則會給孕媽媽身心帶來沉重的負擔。

1

對孕媽媽

A.懷孕早期的血糖值控制不良, 會增加流產及胚停的比例, 而中晚期的血糖控制不佳會導致羊水過多的發生, 是正常孕婦的10倍。

B.若孕媽媽血糖沒有控制在安全範圍內, 容易發生妊娠高血壓的病症。

C.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媽媽抵抗能力變差, 所以較容易受到外界的病菌感染, 如念珠菌性陰道炎容易反復發作。

2

對胎寶寶

A.懷孕初期, 若血糖控制不良, 會增加胎兒神經管缺損、先天性心臟病等概率。

B.懷孕中後期, 持續性高血糖會導致胎兒器官發育肥大如心室中隔肥大、肥厚性心肌病變。

C.高血糖可導致羊水過多、胎兒宮內缺氧、巨嬰症等情況, 也可能引發胎盤血管疾病, 導致胎死腹中。

“糖耐”前忌口不可取

正規醫院都非常重視妊娠期糖尿病的檢查, 而有些孕媽媽為了通過糖耐量測試會在檢查前幾天甚至一周不吃主食、不吃水果。

針對這種現象, 戴主任說, 這是孕媽媽自欺欺人的行為, 按照國際標準規定, 孕媽媽在“糖耐”前3天至一周, 其主食的攝入量不能少於3兩, 保持一個正常的飲食生活才能較準確地判斷孕婦到底有沒有妊娠期糖尿病風險。

有些孕媽媽“糖耐”前刻意控制飲食, 糖耐量檢測時並沒有體現其代謝紊亂的狀況, 結束後, 飲食上又相對放鬆, 則不利於後期產科醫生的監管。

她繼續談到, 通過正常手段, 可以篩查出一些高危人群, 針對這部分孕婦, 無論是產科醫生還是營養師都會監管的更加頻繁和有效,

如果孕媽媽用自己的方式通過“糖耐”, 擾亂了醫生的判斷, 後果是得不償失的。

如何預防和自我監測

妊娠糖尿病並非不可預防, 若做到孕期合理飲食、身心愉悅、有效自我監測, 會最大限度地減少併發症的出現。

1

注意飲食

對於飲食,戴主任建議,孕期保證均衡的營養,合理的膳食,既要有充分的營養,又不至於熱量過剩,可遵循醫院推薦的膳食寶塔,如孕媽媽不能忽視每日主食的攝入,要有意識地加入粗糧;保證每天500g左右蔬菜、200g~400g左右水果、250g魚禽肉蛋、250~500g左右的奶類、60g大豆堅果、25g油、6g左右鹽等食物的攝入。

另外,少量多餐也是孕媽媽遵循的原則。妊娠糖尿病最需要注意的是穩定血糖值,所以每次進食都要控制熱量,以防母體無法負荷快速上升的血糖。建議將每日進食時間分為5~6次,最好在睡前進食一次食物,如一杯牛奶或兩至三片全麥餅乾,避免讓空腹的時間變長。

2

調節身心

除了合理膳食,適度運動也能促使血糖穩定。戴主任建議,如果孕媽媽沒有前置胎盤的現象,每天可以散步的方式堅持6000步的運動量,如果另一半也能一起參與運動,能讓孕媽媽的身心更加愉悅!

3

自我監測

除了正常的糖耐量檢測,孕媽媽也可以進行自我監測。戴主任說,建議孕媽媽居家準備一台微量血糖機,隨時監控自己的血糖狀況。值得注意的是,自我監測講究科學的方式,孕媽媽最好通過正規的學習如尋求醫生或護士的幫助,掌握正確的微量血糖測定方法後再來進行自我監護。

戴永梅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營養科主任,現任江蘇省營養學會婦幼分會副主委,南京醫學會臨床與膳食營養分會副主委兼秘書,江蘇省自然醫學會食療分會常務理事,國際藥膳食療學會江蘇分會常務理事。擅長於女性營養失調引起的代謝性疾病:如多囊卵巢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病症的飲食防治,在預防巨大兒、低出生體重兒方面也有較豐富的經驗。

為了推進專業圍產營養人才建設,促進學科發展,組建國內圍產營養領域最高水準的專家隊伍,中國醫師協會全國孕期營養課堂專案辦公室將負責專案整體管理及培訓工作。通過項目的開展,努力提升我國基層孕產婦及嬰幼兒群體營養健康水準,形成標準化、規範化的圍產期營養公眾宣教體系。

對於飲食,戴主任建議,孕期保證均衡的營養,合理的膳食,既要有充分的營養,又不至於熱量過剩,可遵循醫院推薦的膳食寶塔,如孕媽媽不能忽視每日主食的攝入,要有意識地加入粗糧;保證每天500g左右蔬菜、200g~400g左右水果、250g魚禽肉蛋、250~500g左右的奶類、60g大豆堅果、25g油、6g左右鹽等食物的攝入。

另外,少量多餐也是孕媽媽遵循的原則。妊娠糖尿病最需要注意的是穩定血糖值,所以每次進食都要控制熱量,以防母體無法負荷快速上升的血糖。建議將每日進食時間分為5~6次,最好在睡前進食一次食物,如一杯牛奶或兩至三片全麥餅乾,避免讓空腹的時間變長。

2

調節身心

除了合理膳食,適度運動也能促使血糖穩定。戴主任建議,如果孕媽媽沒有前置胎盤的現象,每天可以散步的方式堅持6000步的運動量,如果另一半也能一起參與運動,能讓孕媽媽的身心更加愉悅!

3

自我監測

除了正常的糖耐量檢測,孕媽媽也可以進行自我監測。戴主任說,建議孕媽媽居家準備一台微量血糖機,隨時監控自己的血糖狀況。值得注意的是,自我監測講究科學的方式,孕媽媽最好通過正規的學習如尋求醫生或護士的幫助,掌握正確的微量血糖測定方法後再來進行自我監護。

戴永梅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營養科主任,現任江蘇省營養學會婦幼分會副主委,南京醫學會臨床與膳食營養分會副主委兼秘書,江蘇省自然醫學會食療分會常務理事,國際藥膳食療學會江蘇分會常務理事。擅長於女性營養失調引起的代謝性疾病:如多囊卵巢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病症的飲食防治,在預防巨大兒、低出生體重兒方面也有較豐富的經驗。

為了推進專業圍產營養人才建設,促進學科發展,組建國內圍產營養領域最高水準的專家隊伍,中國醫師協會全國孕期營養課堂專案辦公室將負責專案整體管理及培訓工作。通過項目的開展,努力提升我國基層孕產婦及嬰幼兒群體營養健康水準,形成標準化、規範化的圍產期營養公眾宣教體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