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魯智深為什麼沒有和史進結拜?因為九紋龍欠缺一種氣質

文/淮河源

水滸中出場的第一條好漢就是史進, 此公從小就喜歡舞槍弄棒, 猛一看這九條龍的紋身, 猛一聽這彪悍的外號, 本以為是一位叱詫江湖、鎮守一方的扛把子。

但從水滸全書來看, 史進戲份並不太多, 比起武松、林沖、魯智深、李逵等都要遜色許多, 基本上都是邊角活兒, 那麼史進與他們相比到底輸在哪裡?

按說這位史進, 武功不算弱, 做人也大方, 仗義疏財、豪氣干雲, 特別是曾幫助魯智深在瓦罐寺親密合作打殺惡僧和妖道, 也算有過命交情, 那麼為什麼魯智深卻沒有和史進結拜呢?

其實從水滸第一章就可以看出端倪。

1

在水滸開篇第一章, 就寫史進拜逃出高俅魔掌的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為師, 勤奮好學, 練出一身好武藝。 師成之後, 王進去投奔老種經略府, 而史太公亦去世, 史家莊從此進入九紋龍時代。

按說子承父業, 史進當著莊主, 一輩子帶領鄉親們奔小康,

過上有妻有子又有田的日子, 倒也瀟灑愜意。 不曾想九華山上神機妙算朱武、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卻不這麼想。

於是, 打家劫舍為生的朱武, 要從史家莊借道華陰縣, 兩人一番惡鬥, 史進抓了朱武, 準備送官請賞。 朱武的兩個好兄弟, 陳達和楊春這時候冒險使出一招苦肉計。 什麼三兄弟劉關張義氣, 什麼冒犯英雄虎威, 一番抹眼淚戴高帽, 於是乎幾人迅速成為好兄弟。

史進之所以這麼做, 想的最多的是江湖怎麼看我!這虛名著實害人不淺。

2

史進壓根就沒考慮過一個緊要的問題。 那就是自己還是一介良民, 還有一個身份是三四百戶人家上千村民的莊主。 你自己通匪可曾想過身後跟著你的弱小百姓?

由此, 我們便可基本斷定史進是一個腦子容易發熱, 不計後果、缺乏悲憫情懷和大局觀念的人。

諸位不信, 且看史進在處理縣衙圍捕時的表現。

八月十五中秋賞月之時, 當史進爬上梯子搞清楚莊子被圍的原因後, 下來第一件事便是一刀把隱瞞遺失朱武信件的李四給殺了,

然後喝教莊戶收拾細軟, 跟著他一起殺出去。

諸位, 原著寫得十分清楚, 正是“喝教”二字, 就是吼喝命令, 這就是史進的決斷。

水滸傳中義氣當先一點不錯, 可是史進為了成全與朱武等的情分, 卻把一莊子的人全部拖進深淵。 就連朱武等盜匪都知道一人做事一人當, 而史進卻以窮苦下人的性命來墊背, 做的實在是不地道。

說到底, 史進的義是小義, 不分善惡, 不分輕重, 眼光短淺, 重名寡恩。

3

如果諸位仍不信服, 請看史進後續表現。

既然已經與縣衙翻臉, 如果史進是一條真正的好漢, 就應該老老實實在九華山落草為寇, 當他的山大王。 這樣至少, 還能照顧一起跟著他逃命的農民工。

可是, 史進同志卻出人意表,

要去老種經略府找自己的師傅王進。

很多人可能認為, 史進父母已不在人世, 現在又闖了禍, 而王進是史進的唯一親人, 不去投他投誰?所謂君子不引火焚身, 待罪之人, 怎敢禍及無辜?

明知道王進是官軍, 自己是通緝犯, 還要去找王進。 我說史進同志, 你讓你師傅怎麼辦?你有無想過如此將給你師傅帶來怎樣的後果?史進同志實在是太不懂事了, 說他自私自利也不為過吧。

而後來在渭州, 偶遇魯智深, 史進說打聽了經略府, 說沒有王進這個人。 竊以為, 也許王進實在沒辦法見這個徒弟吧。 避而不見, 也許是最好的辦法。 所以, 兜兜轉轉, 史進同志又返回他的九華山了。

4

諸位看官也許會說,史進這樣做是人之常情,小編有點吹毛求疵了。那麼我們就來對比一下魯智深吧。

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惹上了人命官司,知道自己惹了禍。魯智深的做法是,直接跑路,而且是越遠越好,甚至不惜當和尚也不去找他的領導避難。

魯智深的最大關係就是老種經略,也是一方大員,如果找關係托情誼,沒准也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重情重義的魯智深卻一點給別人添麻煩的念頭都沒有。

一個人,一遇到事兒,就想著自己的名利得失,就想著求助各種關係,置他人感受於不顧,我行我素,任性妄為,這樣的人怎能成就一番事業?

也許魯智深初次與史進見面,聽到史進這番來渭州找師傅的話後,從內心深處對史進有抵觸情緒。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行為方式不同,豈能成為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雖然後來兩人在黑松林有合作,但也只是偶遇,之後便一拍兩散、分道揚鑣。

魯智深對史進的趕腳,雖有活命之義,但卻沒有過命之情,如此而已!說到底,史進就是一個有勇無謀、幼稚無畏的人。而魯智深膽大心細、有擔當有仁心,他怎肯與史進做真正的兄弟呢?

而魯智深、武松、林沖都是軍伍出身,飽經社會風霜磨礪,有更深的官場職場體驗,所以他們更意氣相投。

回到標題,史進缺乏什麼氣質?就是義氣舉過頂、名利擺一邊、胸有全域棋、心有悲憫情的氣質。說得不好聽,就是愣頭青一枚罷了。

(圖片來自網路)

4

諸位看官也許會說,史進這樣做是人之常情,小編有點吹毛求疵了。那麼我們就來對比一下魯智深吧。

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惹上了人命官司,知道自己惹了禍。魯智深的做法是,直接跑路,而且是越遠越好,甚至不惜當和尚也不去找他的領導避難。

魯智深的最大關係就是老種經略,也是一方大員,如果找關係托情誼,沒准也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重情重義的魯智深卻一點給別人添麻煩的念頭都沒有。

一個人,一遇到事兒,就想著自己的名利得失,就想著求助各種關係,置他人感受於不顧,我行我素,任性妄為,這樣的人怎能成就一番事業?

也許魯智深初次與史進見面,聽到史進這番來渭州找師傅的話後,從內心深處對史進有抵觸情緒。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行為方式不同,豈能成為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雖然後來兩人在黑松林有合作,但也只是偶遇,之後便一拍兩散、分道揚鑣。

魯智深對史進的趕腳,雖有活命之義,但卻沒有過命之情,如此而已!說到底,史進就是一個有勇無謀、幼稚無畏的人。而魯智深膽大心細、有擔當有仁心,他怎肯與史進做真正的兄弟呢?

而魯智深、武松、林沖都是軍伍出身,飽經社會風霜磨礪,有更深的官場職場體驗,所以他們更意氣相投。

回到標題,史進缺乏什麼氣質?就是義氣舉過頂、名利擺一邊、胸有全域棋、心有悲憫情的氣質。說得不好聽,就是愣頭青一枚罷了。

(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