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金鋼花園是原來的直隸總督衙門而不是直隸總督行館

歡迎知天津衛、懂天津衛的天津衛們踴躍投稿。

投稿郵箱:tjjwbzt@126.com

郵件是這樣寫的:

有關情況連接發給你, 供參考。 看來的確需要進行一次歷史知識的普及工作。 10年前, 我寫文章, 也認為李鴻章就在直隸總督辦公。 後來接觸到《李鴻章全集》, 看到皇帝的上諭, 才改變看法。 前幾年, 張誠看了我撰寫《李鴻章與李公祠堂》博文, 跟我爭論了一番。 現在他接觸的史料多了, 在寫直隸總督行館時, 就採用了金華橋北的說法。

直隸總督行館:位於原南運河金華橋北、今紅橋區大胡同南口東側。 指的是大體方位。 有的說在紅橋區大胡同南口原東風電影院一帶, 王勇則考證說在新華書店一帶, 兩種說不一, 還沒有定論。 但位於原南運河金華橋北、今紅橋區大胡同南口東側, 大家認同。 我們為避免引起在這個問題上的不必要爭論, 故對其方位使用含糊一些。 即位于原南運河金華橋北、今紅橋區大胡同南口東側。

小編特意找張誠老師求得以下會被混淆的三個不同地點老照片, 幫助大家瞭解這幾個大家都知道, 卻又不知其詳的地方。

1、直隸總督行館:

直隸總督行館

位於原南運河金華橋北、今紅橋區大胡同南口東側。 1861年1月, 清政府任命崇厚為三口通商大臣, 坐鎮津門, 主管天津、牛莊、登 州三處口岸的通商與外交事務, 以及天津海防。 同時, 裁撤長蘆鹽運使, 其職權劃歸直隸總督。 為了養廉, 特將位於金華橋北的鹽運使署撥給通商大臣, 改為三口通商衙門。 鹽運衙署是在原餉道衙門的基址上於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的,

有房屋112間, 其中院內環水樓是津沽的著名景觀。

1870年9月, 李鴻章出任直隸總督。 11月, 清政府採納總理衙門上行走毛昶熙的建議, 裁撤三口通商大臣, 職權並歸直隸總督, 由此李鴻章身兼“欽差北洋通商大臣”, 權位顯赫。 按上諭規定:“通商大臣衙暑改為直隸總督行館”。 李鴻章對衙署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和擴建, 添置房屋總計達400餘間, 比原來擴大了三倍, 整個建築威嚴壯觀。

1900年7月14日, 天津城被八國聯軍攻陷。 30日, “都統衙門”在“直隸總督行館”成立, 對天津實行殖民統治。 1902年8月15日, “都統衙門”宣告結束。 袁世凱接收後, 改為津海關道。 後相繼為順直水利委員會、證卷花紗糧食及毛交易所駐地。 據說又遭了一場火災,

南運河裁灣取直後, 行館被拆成空地。 隨之淹沒在歷史長河中。

直隸總督行館

都統衙門

都統衙門

2、直隸總督衙門:

直隸總督衙門

位於河北區金剛橋頭東北側,今天的金剛花園。其前身為1875年李鴻章奉命督辦北洋海防,籌辦北洋海軍而建立的海防公所,用途為北洋海軍人員活動的場所。1895年,署理直隸總督王韶文曾將此作為行轅,辦公。1898年因慈禧太后要蒞臨天津閱兵,遂將海防公所建成慈禧太后駐蹕的行宮。庚子之役中,被俄軍佔領。1901年袁世凱繼任直隸總督,經多次交涉收回,加以裝修,先作為總督署臨時辦事處。

1902年8月,袁世凱從都統衙門接管天津,並將直隸總衙門從保定遷往天津。至此,天津成為直隸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昔日“總督署臨時辦事處“正式更名為直隸總督衙門。辛亥革命後,總督衙門為直隸省政府、河北省政府所在地。1928年天津改為特別市,又成為天津市政府駐地。1937年7月,遭日本飛機轟炸成為廢墟。

直隸總督衙門西轅門

1949年11月,天津市人民政府在廢墟的基礎上修建了“金剛公園”。

3、“天津李公祠”

位於河北區金剛橋西子牙河畔。李公祠占地2萬平方米,1905年由直隸總督袁世凱奉旨建造,全稱為“李文忠公天津專祠”。該祠堂曾一度成為天津社會名流、政客、詩人集會聚議賦詩的場所。

抗日戰爭期間,祠堂被日寇佔據,遭受嚴重毀壞。1946年,李氏後裔李家琛將部分建築借用給天津縣教育局供辦學使用。前院籌建了廬山中學。建國後,幾經拆建原建築已不復存在。改革開放後,原遺址上修建起了高聳的天津萬象輕紡城大廈。

目前,在金剛橋西子牙河畔仍有一條以李公祠命名的“李公祠大街”和一條“李公祠東箭道”,述說著前世今生。

都統衙門

都統衙門

2、直隸總督衙門:

直隸總督衙門

位於河北區金剛橋頭東北側,今天的金剛花園。其前身為1875年李鴻章奉命督辦北洋海防,籌辦北洋海軍而建立的海防公所,用途為北洋海軍人員活動的場所。1895年,署理直隸總督王韶文曾將此作為行轅,辦公。1898年因慈禧太后要蒞臨天津閱兵,遂將海防公所建成慈禧太后駐蹕的行宮。庚子之役中,被俄軍佔領。1901年袁世凱繼任直隸總督,經多次交涉收回,加以裝修,先作為總督署臨時辦事處。

1902年8月,袁世凱從都統衙門接管天津,並將直隸總衙門從保定遷往天津。至此,天津成為直隸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昔日“總督署臨時辦事處“正式更名為直隸總督衙門。辛亥革命後,總督衙門為直隸省政府、河北省政府所在地。1928年天津改為特別市,又成為天津市政府駐地。1937年7月,遭日本飛機轟炸成為廢墟。

直隸總督衙門西轅門

1949年11月,天津市人民政府在廢墟的基礎上修建了“金剛公園”。

3、“天津李公祠”

位於河北區金剛橋西子牙河畔。李公祠占地2萬平方米,1905年由直隸總督袁世凱奉旨建造,全稱為“李文忠公天津專祠”。該祠堂曾一度成為天津社會名流、政客、詩人集會聚議賦詩的場所。

抗日戰爭期間,祠堂被日寇佔據,遭受嚴重毀壞。1946年,李氏後裔李家琛將部分建築借用給天津縣教育局供辦學使用。前院籌建了廬山中學。建國後,幾經拆建原建築已不復存在。改革開放後,原遺址上修建起了高聳的天津萬象輕紡城大廈。

目前,在金剛橋西子牙河畔仍有一條以李公祠命名的“李公祠大街”和一條“李公祠東箭道”,述說著前世今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