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曹操死後,司馬懿都做了哪些事?

一、狼顧之相

最近幾天狼顧之相成了熱詞, 按照古代迷信的說法, 一個人如果能像狼一樣, 身軀不轉而腦袋能扭轉180度看到背後的情況, 這就是所謂的狼顧之相, 據說這樣的人有不臣之心。 根據《晉書》記載, 曹操曾經對司馬懿做過試驗, 司馬懿果然能夠狼顧。 曹操還夢見過三匹馬同時在食槽裡面吃草料, 醒來覺得這預示著有三個姓司馬的人將來要蠶食他曹家的家業, 因此非常厭惡司馬懿。 為此曹操曾經警告曹丕, 讓他小心司馬懿, 這人將來要對我們曹家不利。

幫你理解下什麼叫狼顧之相

事實上, 司馬懿工於心計的事情曹操是了然於胸的。 早年因為時局不明朗, 司馬懿就在家裡裝病, 拒絕為曹操效力, 後來曹操派人威脅他說:不來我就收了你。 司馬懿害怕了, 這才出山輔佐曹操。 後來大將曹洪欣賞司馬懿的才智, 希望他能給自己幫忙, 但是司馬懿覺得曹洪沒出息,

輔佐他沒啥前途, 因此拄著拐杖冒充殘疾人, 不為曹洪效力。 誰知曹操一有吩咐, 司馬懿立刻扔了拐杖, 沒事人一樣跑來。 這兩件事也讓曹操覺得司馬懿這個人不簡單, 因此叫曹丕小心提防。

《軍事聯盟》吳秀波版司馬懿

二、君臣相得

可是曹丕顯然沒有聽他老爹的話, 西元220年, 曹操去世, 朝廷上下人心動搖。 此時, 曹丕讓司馬懿住持曹操喪葬大事, 司馬懿將上上下下安排得極為妥當, 沒出任何亂子, 從而保證了曹丕順利接班並且最終篡位成功當上皇帝。 為此曹丕極為信任司馬懿, 將他視為蕭何一樣的人物, 可以“鎮國家撫百姓”。 因此他在位期間, 兩次討伐東吳, 司馬懿都被安排鎮守許昌, 地位直逼曹操時期的荀彧。

曹丕死後, 魏明帝曹睿對司馬懿更加信任, 而這個時期, 司馬懿的軍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施展。 他先是以雷霆之勢平滅了孟達的叛亂, 孟達當時天真的以為司馬懿需要彙報皇帝, 然後再整軍發兵, 前後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 沒曾想司馬懿先斬後奏,

八天就抵達新城郡, 孟達當時城防佈置尚未結束。 於是孟達短時間就被司馬懿斬殺, 諸葛亮試圖南北兩線夾攻魏國的計畫破產。 孟達的平滅固然說明了司馬懿用兵如神, 也說明了曹睿對司馬懿的充分信任。

老版三國中的曹睿

接著,

就是司馬懿與諸葛亮的多次對決, 三國時期的兩位最重要的謀臣志士之間的大碰撞, 結果大家都知道, 諸葛亮始終處於下風, 沒有占到司馬懿的一點便宜。 這固然與當時蜀漢雙方實力對比懸殊有關, 同時也與司馬懿和諸葛亮跟雙方朝廷的關係有關。 諸葛亮一方處處遭受掣肘, 劉備留下的另一個托孤重臣李嚴對諸葛亮的軍事行動極其不配合, 反觀司馬懿一方, 曹睿對司馬懿始終予以信任。

五丈原一戰, 諸葛亮和司馬懿分別對對方有一個評價就相當說明問題, 當時諸葛亮積極求戰, 而司馬懿堅守不戰。 此時司馬懿手下將領按捺不住要求出戰, 司馬懿無法阻止, 只好向曹睿請戰, 曹睿沒有批准, 司馬懿以此為理由繼續堅守。 當時諸葛亮就一針見血的指出:“彼本無戰情,所以固請戰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就是說,司馬懿本來就不想打,向千里之外的曹睿請戰無非是找個理由壓制將領而已,而曹睿心領神會予以充分配合。反觀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評價,則是這樣一句話:“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彀中,破之必矣。”一句好兵而無權可謂一語中的。

諸葛亮死後,遼東公孫淵又起兵造反,曹睿第一個想到的又是司馬懿。西元238年,司馬懿兵發遼東,當年就平定了叛亂,斬殺公孫淵及其子。

就在曹睿與司馬懿君臣相得之際,曹睿卻一病不起,遺命司馬懿與大將軍曹爽共同輔佐幼主曹芳。

三、高平陵之變

曹芳登基之後,曹爽開始得到重用,司馬懿遭到排擠,出任太傅,僅有虛銜而無實權。面對不利局面,司馬懿再度使用裝病大法,讓曹爽以為他已行將就木,從而放棄了警惕。而另一方面,司馬懿則與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暗中佈置,準備發動政變。由於司馬懿長年掌握兵權,所以軍隊中處處是他的老部下和門生故吏,只要他一聲號令,隨時可以為他所用。

老版三國中的曹爽

西元249年正月,曹芳率領曹爽和其親信離開洛陽前往高平陵,要祭奠曹睿。而司馬懿看准機會發動兵變,封閉了洛陽的城門,控制了皇宮,佔領了曹爽集團在洛陽城內的軍營和武器庫。然後借太后名義宣佈曹爽的罪狀,要求其交出權力歸隱。

面對劇變,曹爽手足無措,謀臣桓範勸他挾持天子,然後號召各地的軍隊勤王,然而曹爽思慮再三,卻覺得自己即便投降司馬懿,也能保得富貴平安,因此拒絕了桓範的建議。桓範苦勸無果,大罵其目光短淺,直言以曹爽的地位,想要保住富貴是癡人說夢。

事情果真如桓範預料的一樣,曹爽集團投降後不久,就被司馬懿以謀反為名給團滅了。自此,曹操當初夢見的三馬食槽得以應驗,曹魏軍政大權落入司馬氏家族的手裡。多年之後,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篡奪了曹魏的天下,建立晉朝。三國紛紛亂世,英雄輩出,最終還是司馬懿笑到了最後。

當時諸葛亮就一針見血的指出:“彼本無戰情,所以固請戰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就是說,司馬懿本來就不想打,向千里之外的曹睿請戰無非是找個理由壓制將領而已,而曹睿心領神會予以充分配合。反觀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評價,則是這樣一句話:“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彀中,破之必矣。”一句好兵而無權可謂一語中的。

諸葛亮死後,遼東公孫淵又起兵造反,曹睿第一個想到的又是司馬懿。西元238年,司馬懿兵發遼東,當年就平定了叛亂,斬殺公孫淵及其子。

就在曹睿與司馬懿君臣相得之際,曹睿卻一病不起,遺命司馬懿與大將軍曹爽共同輔佐幼主曹芳。

三、高平陵之變

曹芳登基之後,曹爽開始得到重用,司馬懿遭到排擠,出任太傅,僅有虛銜而無實權。面對不利局面,司馬懿再度使用裝病大法,讓曹爽以為他已行將就木,從而放棄了警惕。而另一方面,司馬懿則與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暗中佈置,準備發動政變。由於司馬懿長年掌握兵權,所以軍隊中處處是他的老部下和門生故吏,只要他一聲號令,隨時可以為他所用。

老版三國中的曹爽

西元249年正月,曹芳率領曹爽和其親信離開洛陽前往高平陵,要祭奠曹睿。而司馬懿看准機會發動兵變,封閉了洛陽的城門,控制了皇宮,佔領了曹爽集團在洛陽城內的軍營和武器庫。然後借太后名義宣佈曹爽的罪狀,要求其交出權力歸隱。

面對劇變,曹爽手足無措,謀臣桓範勸他挾持天子,然後號召各地的軍隊勤王,然而曹爽思慮再三,卻覺得自己即便投降司馬懿,也能保得富貴平安,因此拒絕了桓範的建議。桓範苦勸無果,大罵其目光短淺,直言以曹爽的地位,想要保住富貴是癡人說夢。

事情果真如桓範預料的一樣,曹爽集團投降後不久,就被司馬懿以謀反為名給團滅了。自此,曹操當初夢見的三馬食槽得以應驗,曹魏軍政大權落入司馬氏家族的手裡。多年之後,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篡奪了曹魏的天下,建立晉朝。三國紛紛亂世,英雄輩出,最終還是司馬懿笑到了最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