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別被名聲大忽悠了:張之洞、盛宣懷與盧漢鐵路、漢陽鐵廠狗血事

文/蘇布穀 陸新之

一筆報銷款背後的帝國政壇

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殿試, 張謇在翁同龢的力爭下成為狀元。

閱卷大臣之中, 官職最高的是張之萬, 時為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其次是麟書, 官為協辦大學士;禮部尚書、軍機大臣李鴻藻排名第三, 翁同龢是排在第四的戶部尚書。

張之萬,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狀元, 官至大學士, 曾為河南巡撫, 督師鎮壓撚軍。 遷河道總督、漕運總督。 光緒八年(1882年)為兵部尚書, 後調刑部, 光緒十年入值軍機處, 兼署吏部尚書。 名字和張之洞僅一字之差, 因為——他是張之洞的族兄。

兩人關係近到什麼程度?張之洞在咸豐九年(1859年), 23歲時參加會試, 張之萬是同考官, 必須回避, 因此, 張之洞這一年不能參加考試。

慈禧太后不知道從哪裡聽到風聲, 就問張之萬, 聽說你有個弟弟很有才名啊, 他為啥不來考試呢?張之萬只好如實回答, 因為關係太近了,

他做考官, 族弟就要回避。

到了同治二年(1863年)張之洞果然來考試了, 本來閱卷大臣將他放進二甲之末的, 可是“總裁大學士”知道前一年慈禧太后專門問過這個人, 於是做了個順水人情, 把他撈進了二甲第一, 試卷就因此到了慈禧太後手裡。 慈禧太后乾脆一不做二不休, 把他點成了一甲第三名, 使他成了探花。 所以, 這個探花某種意義上是慈禧太后送的順水人情。

張之洞和翁同龢兩人稍有齟齬。

張之洞從光緒十六年(1890年)開始辦大冶鐵礦和漢陽鐵廠, 戶部撥款200萬兩白銀。 由於經驗不足, 到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 修建用款達568萬兩白銀, 鐵廠還沒有完全建起來;然後又陸續撥交300萬兩白銀, 仍不夠用。 而翁同龢就是負責撥款的戶部尚書。

張之洞財務報銷的事經常被翁同龢卡住, 只好寫信給張之萬求援。 張之萬在咸豐初年曾經當過鐘郡王和孚郡王的老師, 這兩個郡王和光緒的生父醇親王是胞兄弟, 所以醇親王也當張之萬是老師。 醇親王是光緒的親生父親, 而翁同龢是光緒和同治的老師, 都是很親近的關係。

張之萬就把信給醇親王, 當面說張之洞的困難, 因此醇親王特別交代翁同龢並且致函軍機處, 對湖廣用款應特別關照。

這樣的一筆報銷款, 背後其實隱藏著一個紛繁的世界, 與張之洞的性情與為人、洋務運動的走向、中國近代鋼鐵工業以及盛宣懷的命運與事業密切相關。

張之洞和他的近代工業

張之洞是個有趣的人, 這種有趣主要是指文化意趣。 比如, 他是個典型的貓奴, 張之萬寫給胞弟的書信中說張之洞, “飲食起居無往不謬, 又喜蓄貓, 臥室常有數十頭, 每親自飼之食, 貓有遺矢於書上, 輒自取手帕拭淨, 不以為穢, 且向左右侍者曰, 貓本無知不可責怪, 若人如此, 則不可恕”。 這位鏟屎官很是忠誠和敬 業。

張之洞自己也養成了貓的習性, 每天下午2點入睡, 晚上10點才起來辦公, 幕府中人及屬僚都排隊等候, 有的得等到深夜甚至天亮。 有時候正辦公呢, 張之洞就打盹睡著了, 然後鼾聲大作。 與他鼾聲齊鳴的是梁鼎芬, 梁鼎芬找他商量事, 坐門外等, 等著等著就打起呼嚕, 張之洞就讓人找個被褥給他蓋上, 睡醒再說。

張之洞的文藝氣質還表現在不知稼穡之苦。 他好大喜功, 又愛好古董字畫碑帖, 時常舉行大宴會, 好送禮賞賜, 花錢無數, 但是自己家的生活卻有點拮据, 以至於到年底自家過不去年關, 就要當東西。 當鋪和總督衙門也有默契, 凡是總督衙門拿來的皮箱子, 都是二百兩銀子一個, 不管什麼東西, 都照箱子付錢,到了開春後,督署就用銀子贖回箱子。

張之洞自認為精於鑒別,但是實際卻真不是這樣,真上過古董商的大當。一次他在北京高價買了一隻古鼎,洋洋得意,因此大張宴席,請僚屬鑒賞,把鼎放到案頭,還插上了梅花。沒想到飯還沒吃完,鼎底下就漏水了,讓眾人看了笑話。查看後才知道,這並不是古銅鼎,而是有人用紙板仿製。這一出就騙了他不少銀兩。

在政治上,張之洞也是比較有趣的。光緒二年(1876年)他曾經給皇帝上書說,希望“廣昭夷人之惡,以激起民憤”。他甚至還曾希望讓所有省份都下令焚毀外國教堂。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張之洞請容閎幫忙料理與日本人的戰後事務時,他對有關聘請外國人做外交、軍事和財政部門顧問的建議還是充耳不聞。

到了1898年,張之洞隨著帝國政治風向也差點參與到維新運動中去,他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策略。不過戊戌變法失敗之後,張之洞被慈禧太后找去“談話”,又回到老佛爺的陣營裡了。

張之洞本人其實並不善於經營,比如他主辦的布紗絲麻四局先後用銀五百萬兩,一時難以收回投資;而兵工廠生產的槍炮都由官方調用,這屬於只投資無收回。

這種“不靠譜氣質”多少會影響工作作風,上文說到的報銷款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更多延伸閱讀,請關注《企業家的理想主義》(“常讀·人物志”系列)

曹德旺:我是個企業家,不是富豪

榮毅仁:紅色資本家的傳奇人生

陳年:凡客沒死,還有詩與遠方

“老司機”阿裡巴巴

張之洞、盛宣懷與盧漢鐵路、漢陽鐵廠

魯冠球:基業至今

王石的子弟兵

樂氏家族:大清藥王的歷史蛻變

王光英:第一位“紅色資本家”

都照箱子付錢,到了開春後,督署就用銀子贖回箱子。

張之洞自認為精於鑒別,但是實際卻真不是這樣,真上過古董商的大當。一次他在北京高價買了一隻古鼎,洋洋得意,因此大張宴席,請僚屬鑒賞,把鼎放到案頭,還插上了梅花。沒想到飯還沒吃完,鼎底下就漏水了,讓眾人看了笑話。查看後才知道,這並不是古銅鼎,而是有人用紙板仿製。這一出就騙了他不少銀兩。

在政治上,張之洞也是比較有趣的。光緒二年(1876年)他曾經給皇帝上書說,希望“廣昭夷人之惡,以激起民憤”。他甚至還曾希望讓所有省份都下令焚毀外國教堂。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張之洞請容閎幫忙料理與日本人的戰後事務時,他對有關聘請外國人做外交、軍事和財政部門顧問的建議還是充耳不聞。

到了1898年,張之洞隨著帝國政治風向也差點參與到維新運動中去,他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策略。不過戊戌變法失敗之後,張之洞被慈禧太后找去“談話”,又回到老佛爺的陣營裡了。

張之洞本人其實並不善於經營,比如他主辦的布紗絲麻四局先後用銀五百萬兩,一時難以收回投資;而兵工廠生產的槍炮都由官方調用,這屬於只投資無收回。

這種“不靠譜氣質”多少會影響工作作風,上文說到的報銷款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更多延伸閱讀,請關注《企業家的理想主義》(“常讀·人物志”系列)

曹德旺:我是個企業家,不是富豪

榮毅仁:紅色資本家的傳奇人生

陳年:凡客沒死,還有詩與遠方

“老司機”阿裡巴巴

張之洞、盛宣懷與盧漢鐵路、漢陽鐵廠

魯冠球:基業至今

王石的子弟兵

樂氏家族:大清藥王的歷史蛻變

王光英:第一位“紅色資本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