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瞭解這些汽車異常的應急技巧,很可能救你一命

資深久病成醫人士, 說點最常見、最要命、最難處理的, 都是我經歷過的。

應急, 也就是當下必須要做出反應的故障, 可以過夜的就不說了。 很多時候這些故障都是表徵, 我會告訴你怎麼確定原因, 以及怎麼應急, 避免更大的損失和危險, 一切以能安全撐到修理廠為目標, 完整的檢測和修復交給專業人士, 不要嘗試在野外修車。

一、機艙部分

1.散熱(在我看來, 散熱永遠是最複雜, 最恐怖的部分, 記住散熱無小事)

i. 水溫報警燈亮

遇到這種情況, 務必在最短時間內靠邊停車, 然後找出問題, 切勿堅持行駛, 否則燒缸的後果會很慘痛。

寶馬車主更要眼疾手快, 因為其他車亮燈是在100度左右, 部分寶馬亮燈時可能已經超118度了, 而120度差不多就會造成實際損害了。

水溫報警是表徵, 背後的原因, 第一種可能是風扇停轉了, 不管你是機械還是電動, 打開機蓋看看是否風扇被卡住了,

或者插頭松脫, 能解決就簡單了。

第二種可能, 用手撫摸下水管, 如果水溫涼爽, 那基本是是節溫器或者水泵廢了, 冷卻液無法迴圈。 不過對小白來說臨時抱佛腳有些難, 反正記住水溫報警是很嚴重的事, 實在不行就靠邊停車, 打開機蓋輔助散熱, 呼叫救援, 千萬不要嘗試再發動車輛。

ii. 水箱水位燈亮

比水溫報警更恐怖。 因為水溫報警表示至少冷卻液沒有洩漏, 水溫感測器還能正確讀出發動機溫度, 如果冷卻液漏完, 哪怕發動機燒了, 你也看不到水溫報警。

水位低是表徵, 第一可能是冷卻液外漏, 查看艙內下護板、車下地面是否有滲漏的液體, 如果地上原本潮濕, 可以用餐巾紙沾水查看顏色, 冷卻液是有顏色的,

常溫下難揮發。

如果滲漏不是很快, 要堅持開到修理廠也不是不可能, 隨車帶一桶蒸餾水, 邊走邊加, 我用這個辦法跑過500km, 成功脫困, 雖然缸體無大礙, 但引擎內塑膠橡膠件全部換了, 所以想要全身而退不太可能。

在冷卻液洩漏的情況下打開水箱蓋依然很危險, 但不是不可能, 隨車攜帶厚毛巾, 用冷水沾濕, 慢慢擰開水蓋, 讓熱水或蒸汽緩慢溢出。 但如果沒有任何水溢出, 那漏得都差不多了!

滲漏可能發生在任何部位, 比如水箱被石塊打穿了, 管線老化等。

堅決不要使用任何水箱堵漏劑!!!再大牌的也不要。 因為這玩意效果很差, 但造成的後果極其惡劣, 可能在將來造成水泵和節溫器故障, 導致燒缸。

第二種情況是內漏,

如果看不到外部有漏水痕跡, 極有可能是缸床墊損壞, 冷卻液進入氣缸以及機油通道內, 前者冬天應該能看到排氣管有大量蒸汽, 後者當場很難看到, 所幸這兩種情況都不是很要命, 堅持開到修理廠, 應無大礙, 只是大修是免不了的了。

其他答主也說了, 不要使用不同品牌的冷卻液, 會發生凝固的化學反應。 最保險的方法是添加蒸餾水。 千萬不要加什麼自來水礦泉水, 不只是積垢, 發動機會電解腐蝕!!!

iii. 蒸汽從機艙逸出

外漏的一種, 冷卻液從貼近缸體一側漏出, 然後被引擎的高溫蒸發, 從底盤下滲出大量蒸汽, 有種行駛在雲端的感覺。 處理方法同上

iv.引擎有節奏的打鐵聲

曾經開過Kia, 沒有任何報警, 引擎發出打鐵聲, 堅持開了差不多50km,

最後發現是冷卻液洩漏完了, 引擎內部過熱發生碰擦……。 不過kia的發動機也牛, 修理廠表示缸內ok, 無需大修。

2. 潤滑系

i. 潤滑油位元報警

現在新車是電子油尺, 老車會有金屬油尺, 要學會怎麼看。 機油問題可大可小, 隨車攜帶同型號潤滑油, 隨走隨加, 應能脫困。 但大檢是免不了了。 氣門油封、各種密封圈、活塞環、缸墊等等, 全要檢查。

3. 皮帶

i. 皮帶崩斷

皮帶崩斷是極其恐怖的情況之二。 因為大多數車型的皮帶上連著發電機、水泵、助力泵、風扇四個要害部件。 失效的後果都很嚴重, 最嚴重的是助力泵罷工。

助力泵罷工會讓方向會變得極重, 如果正好在彎道上, 後果極其危險, 處理方法下詳。 如果能生還, 打電話叫拖車, 然後一定好好檢討自己。

檢討自己為什麼不定期查看皮帶狀態,為什麼用山寨件,為什麼沒有按時更換!

也有可能是機艙內什麼東西鬆動了,磨到了皮帶,反正也要檢討。

4.燃油密封

i.噴油嘴洩漏

從空調通風口聞到汽油味道,基本是噴油嘴密封環老化了。品嘗一下空中彌漫的汽油味道,如果有些清淡,撐到修理廠應該沒事。如果濃郁深沉,咂之有味,直接靠邊呼叫拖車。

5.車窗噴水馬達損壞

怎麼修理以及為什麼不要強行噴水,其他答友介紹得很詳細了。如果車外很髒,應急處理就是停車擦洗,別嫌煩。

二、駕駛艙內

1. 起霧

起霧絕對不是小問題,相當於盲人開車。最可能的情況是冬夏空調損壞,車裡又有較多哺乳動物,雨天尤為嚴重。應急方案是全開車窗,並用毛巾擦玻璃,如果雨實在太大,或者毛巾來不及擦,還是靠邊停車,等待天氣轉好吧。

網上賣的除霧劑,有一定作用,平時可以施用一點在玻璃內側,以防萬一。

2. 卡死在車內

安全帶無法打開,車門鎖死等。這個就不多說了,車內記得常備Resqme之類的應急工具,關鍵時刻不要心疼玻璃。

3. 車內火災

所有的說明書上都會要求車主在車內留置一個車用滅火器,並定期檢查壓力。不要等到火燒眉毛了再後悔。建議使用輕水滅火器,密閉空間內使用乾粉會更慘。

三、行走系

1. 爆胎、缺氣、鋼圈砸變形等

i. 換胎。如果生還,車也還在,請掏出車主手冊,按說明書上寫的更換備胎。不要告訴我說明書沒放在車上,也不要說你把備胎扔了。

ii.備胎。部分緊湊車型是沒有備胎的,廠家一般會配備防爆胎,如果鋼圈沒有損毀,可以慢慢駛離

iii. 紮釘子。養成良好習慣,經過隧道或者其他牆面時搖下兩側車窗,聽聽輪胎是否發出嗒嗒嗒的聲音,那個有可能是嵌了石子,也可能是紮釘子了。

2. 刹車(第三大恐怖的來了)

i.刹車沾油

有可能是路面上濺油,但更可能的情況是你得罪人了。對自己的刹車腳感要形成記憶,如果感覺不對,馬上下車用餐巾紙擦刹車盤檢查。隨車帶一瓶brakeleen,噴洗乾淨就好。如果已經開起來了,條件允許的話就用先發動機制動,後手刹結合的方式減速。

ii.刹車卡死

因為活塞失靈導致的刹車卡死,一般是四個卡鉗中的一個,嚴重的症狀是加速乏力,發出異響等,但也有可能只是輕微卡死,不跑個500公里看油耗不能發現。解決方法是行駛一段時間後測刹車盤溫度,可以灑幾滴水,或者用手指關節,卡死的刹車盤會比正常的燙很多。這種情況下多停車降溫,撐到修理廠應該無礙。

iii.刹車管路漏壓

症狀是刹車踩到底,但減速不給力。如果車速不是很高,請嘗試掛低速檔和手刹並用減速。如果生還,請關閉發動機,然後踩刹車,正常情況下會很硬,如果發軟,極有可能是漏油了。請呼叫拖車。

iv. 刹車助力漏氣

症狀相反,刹車就好象賽車一樣硬。請把座位調前,使出吃奶的力氣踩刹車。如果生還,請呼叫拖車。

v. 手刹蹄片耗光

這個不是很危險,只要不要停車在斜坡上,否則會溜車。

重慶的朋友請謹慎選擇停車位。

四、轉向系

1. 方向機、助力泵損壞

行駛中失靈十分恐怖,我在高架下匝道遇到過,請用吃奶的力打方向並減速,如果生還,呼叫拖車

五、電路系

1. 電瓶缺電

最常見的情況是發不著車,請隨車攜帶搭電線,遇到面善的司機可以搭個電,具體怎麼搭電其他答案介紹的比較詳細了。

現在上市了一種號稱可以搭電的移動電源,我買過一個不是很靈,可能是個別品質原因,所以買來後請一定測試下。 另外如果是車險用戶,打電話叫免費搭電也挺方便的。

2. 發電機罷工

常見的是碳刷磨沒了,常發生在老車上,此時電瓶故障燈會亮起。沒有發電機,汽車就全靠電瓶存電工作,如果身處高速,建議關閉除示廓燈外的燈光、音響、其他耗電設備,保障發動機供電,撐到下高速。我在一個雨夜就這麼開了差不多100公里,想想都後怕。

3. 定速巡航

不是不相信廠商,但看過相關新聞,某日本品牌高速上定速巡航無法關閉,最後是靠蹭防撞帶撞停的。我覺得這種應急技術不能複製,純看人品。

4. 照明損壞

最要命的是示廓燈和刹車燈,別人看不見你才最要命。有些車型是有燈光報警的,燈泡壞了會提示,其他車型請在社區內倒車時多看看後方反光,車內常備一套各型備用燈泡,淘寶上報車型都有賣,必要時可按車主手冊說明更換,實在不會的,可以請面善的男司機幫忙。

六、燃油系

1. 斷油

很常見,開著開著沒油了。此時刹車、轉向在車子完全停住之前還會有一定作用,此時應該也還有電力,打開轉向燈,盡可能靠到緊急停車帶上。如果是在山路上,我想都不敢想。

最後如果能生還,記得叫車險公司來送油。 一定不要太相信油表,燈亮指針未到底不要硬撐,早加油。

*永遠記得要帶反光警示牌!!! 故障停車不放這個,害人害己,至少放在後方偏左側150m遠處。

一台車很多裝備,有些真的是錦上添花,有些是要命但很容易忽視的,當你以超過80kmh的速度行駛時,別輕信你的車,隨時傾聽,永遠小心。

檢討自己為什麼不定期查看皮帶狀態,為什麼用山寨件,為什麼沒有按時更換!

也有可能是機艙內什麼東西鬆動了,磨到了皮帶,反正也要檢討。

4.燃油密封

i.噴油嘴洩漏

從空調通風口聞到汽油味道,基本是噴油嘴密封環老化了。品嘗一下空中彌漫的汽油味道,如果有些清淡,撐到修理廠應該沒事。如果濃郁深沉,咂之有味,直接靠邊呼叫拖車。

5.車窗噴水馬達損壞

怎麼修理以及為什麼不要強行噴水,其他答友介紹得很詳細了。如果車外很髒,應急處理就是停車擦洗,別嫌煩。

二、駕駛艙內

1. 起霧

起霧絕對不是小問題,相當於盲人開車。最可能的情況是冬夏空調損壞,車裡又有較多哺乳動物,雨天尤為嚴重。應急方案是全開車窗,並用毛巾擦玻璃,如果雨實在太大,或者毛巾來不及擦,還是靠邊停車,等待天氣轉好吧。

網上賣的除霧劑,有一定作用,平時可以施用一點在玻璃內側,以防萬一。

2. 卡死在車內

安全帶無法打開,車門鎖死等。這個就不多說了,車內記得常備Resqme之類的應急工具,關鍵時刻不要心疼玻璃。

3. 車內火災

所有的說明書上都會要求車主在車內留置一個車用滅火器,並定期檢查壓力。不要等到火燒眉毛了再後悔。建議使用輕水滅火器,密閉空間內使用乾粉會更慘。

三、行走系

1. 爆胎、缺氣、鋼圈砸變形等

i. 換胎。如果生還,車也還在,請掏出車主手冊,按說明書上寫的更換備胎。不要告訴我說明書沒放在車上,也不要說你把備胎扔了。

ii.備胎。部分緊湊車型是沒有備胎的,廠家一般會配備防爆胎,如果鋼圈沒有損毀,可以慢慢駛離

iii. 紮釘子。養成良好習慣,經過隧道或者其他牆面時搖下兩側車窗,聽聽輪胎是否發出嗒嗒嗒的聲音,那個有可能是嵌了石子,也可能是紮釘子了。

2. 刹車(第三大恐怖的來了)

i.刹車沾油

有可能是路面上濺油,但更可能的情況是你得罪人了。對自己的刹車腳感要形成記憶,如果感覺不對,馬上下車用餐巾紙擦刹車盤檢查。隨車帶一瓶brakeleen,噴洗乾淨就好。如果已經開起來了,條件允許的話就用先發動機制動,後手刹結合的方式減速。

ii.刹車卡死

因為活塞失靈導致的刹車卡死,一般是四個卡鉗中的一個,嚴重的症狀是加速乏力,發出異響等,但也有可能只是輕微卡死,不跑個500公里看油耗不能發現。解決方法是行駛一段時間後測刹車盤溫度,可以灑幾滴水,或者用手指關節,卡死的刹車盤會比正常的燙很多。這種情況下多停車降溫,撐到修理廠應該無礙。

iii.刹車管路漏壓

症狀是刹車踩到底,但減速不給力。如果車速不是很高,請嘗試掛低速檔和手刹並用減速。如果生還,請關閉發動機,然後踩刹車,正常情況下會很硬,如果發軟,極有可能是漏油了。請呼叫拖車。

iv. 刹車助力漏氣

症狀相反,刹車就好象賽車一樣硬。請把座位調前,使出吃奶的力氣踩刹車。如果生還,請呼叫拖車。

v. 手刹蹄片耗光

這個不是很危險,只要不要停車在斜坡上,否則會溜車。

重慶的朋友請謹慎選擇停車位。

四、轉向系

1. 方向機、助力泵損壞

行駛中失靈十分恐怖,我在高架下匝道遇到過,請用吃奶的力打方向並減速,如果生還,呼叫拖車

五、電路系

1. 電瓶缺電

最常見的情況是發不著車,請隨車攜帶搭電線,遇到面善的司機可以搭個電,具體怎麼搭電其他答案介紹的比較詳細了。

現在上市了一種號稱可以搭電的移動電源,我買過一個不是很靈,可能是個別品質原因,所以買來後請一定測試下。 另外如果是車險用戶,打電話叫免費搭電也挺方便的。

2. 發電機罷工

常見的是碳刷磨沒了,常發生在老車上,此時電瓶故障燈會亮起。沒有發電機,汽車就全靠電瓶存電工作,如果身處高速,建議關閉除示廓燈外的燈光、音響、其他耗電設備,保障發動機供電,撐到下高速。我在一個雨夜就這麼開了差不多100公里,想想都後怕。

3. 定速巡航

不是不相信廠商,但看過相關新聞,某日本品牌高速上定速巡航無法關閉,最後是靠蹭防撞帶撞停的。我覺得這種應急技術不能複製,純看人品。

4. 照明損壞

最要命的是示廓燈和刹車燈,別人看不見你才最要命。有些車型是有燈光報警的,燈泡壞了會提示,其他車型請在社區內倒車時多看看後方反光,車內常備一套各型備用燈泡,淘寶上報車型都有賣,必要時可按車主手冊說明更換,實在不會的,可以請面善的男司機幫忙。

六、燃油系

1. 斷油

很常見,開著開著沒油了。此時刹車、轉向在車子完全停住之前還會有一定作用,此時應該也還有電力,打開轉向燈,盡可能靠到緊急停車帶上。如果是在山路上,我想都不敢想。

最後如果能生還,記得叫車險公司來送油。 一定不要太相信油表,燈亮指針未到底不要硬撐,早加油。

*永遠記得要帶反光警示牌!!! 故障停車不放這個,害人害己,至少放在後方偏左側150m遠處。

一台車很多裝備,有些真的是錦上添花,有些是要命但很容易忽視的,當你以超過80kmh的速度行駛時,別輕信你的車,隨時傾聽,永遠小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