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董卓進京後幹了件事,差點讓他成為一代名相

大家都知道, 在三國裡, 董卓是個眾人心中的壞蛋, 靈帝死後, 隨著大將近何進被殺, 曹操袁紹等將外企和太監們全部殺掉, 京城發生暴亂, 唯有涼州太守前將軍董卓才出兵進京, 把持朝政。 三國裡有很多牛人, 此時荊州的丁原為什麼不馬上進京?因為他沒有董卓高明。

董卓能夠在暴亂後順利掌控朝政, 只是董卓和其他地方諸侯不同所在, 進京之後, 幹了一件大事, 一件惹人爭議的大事, 這件大事差點讓他成為一代明相。

這件事就是廢掉當時皇帝, 立漢獻帝。 古代廢長立幼這件大事被董卓搞起來了。

漢獻帝劉協比劉辨聰明,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按常理來說, 董卓要想把控朝政, 那對付一個笨一點的皇帝總比對付聰明的皇帝好吧, 為什麼董卓偏偏要廢掉一個笨蛋皇帝而立一個不好對付的聰明皇帝漢獻帝呢?有兩個原因。

一、重新分配革命勝利果實。

曹操和袁紹等發動暴政, 通通殺了把持朝政的太監和外戚, 這樣就空出了很多職位, 所以朝中很多人都對這些職位虎視眈眈, 那找誰提拔呢?只有找小皇帝劉辨。

那董卓廢了小皇帝劉辨之後, 大臣們想提拔, 只能去找過期的皇帝了, 這樣分配勝利果實就只能按照董卓的想法來。

二、立獻帝讓大部分人收益, 打壓威脅自己的少部分人。

董卓剛進京, 朝內有很多人對他有威脅, 文官是那些資歷比較老的, 但沒有兵權, 對他威脅不大, 武官像曹操袁紹等人, 這些後生職位不高, 但手握兵權, 而且在除掉外戚和太監有功, 所以董卓必須要打壓這少部分對他有很大威脅的人。

怎麼辦?廢掉皇帝, 立漢獻帝。 這樣, 曹操和袁紹想提拔, 但不知道找誰提拔了, 因為在立漢獻帝這事上他們沒有功勞啊, 這樣董卓在提拔一些他的心腹在關鍵要職上。 還得袁紹兄弟連夜從京城出逃。

袁紹和袁術出逃後, 袁術去南方, 袁紹去北方, 對董卓已經不構成威脅了, 對他兩兄弟進行封賞, 以便拉攏他們。

更有一招是董卓又提拔以前地位低的袁術為後將軍, 弄得他倆兄弟不和, 形成制衡。

廢長立幼這麼大的事在封建社會居然沒有發生戰爭, 證明董卓已經擁有十足把握掌控局面, 這件事已經讓他具備成為一代明相的條件, 但董卓的內在素質過差,

錯過了一個名垂青史的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