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成吉思汗是否是古代君王中軍事能力最強?但他真需要這個最字嗎?

惜秦皇漢武, 略輸文采;唐宗宋祖, 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 《沁園春·雪》裡人物挺多, 與軍事掛勾的也很多, 因為他們都是帝王, 朝代裡少不了軍事, 但是, 似乎是成吉思汗的軍事才能最強, 因為其他皇上都是做詩, 只有成吉思汗在使用兵器, 弓。 於是, 一個命題出現了, “成吉思汗是否是古代君王中軍事能力最強的?”要弄清答案, 還真得把歷史再讀一遍。

首先, 我們要肯定, 成吉思汗具有較強的軍事素質, 很多戰例都能夠證明這一點。 成吉思汗發動過五場大的戰爭, 請注意, 是戰爭, 不是戰役, 包括十三翼之戰、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之戰、蒙古滅花剌子模、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戰、蒙滅西夏之戰, 涉及四個國度(部落), 儘管沒有統一中國, 但是為忽必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這軍事才能也是可見一斑。

其次, 我們也要看到, 成吉思汗的軍事韜略和指揮才能, 也離不開大將的輔佐。 成吉思汗有20員大將, 四傑(博爾術、木華黎、赤佬溫、博爾忽)、四勇(哲別、者勒蔑、速不台、呼必來)、四弟(哈薩爾、別勒古台、合赤溫、帖木格)、四子(術赤、察合台、窩闊台、托雷)、四養子(闊闊出、失吉•忽圖忽、博爾忽、曲出),

哪一個都是騎兵之王呀。

第三, 我們也要看到, 儘管元朝疆域遼闊, 歷代最大, 但是評價軍事才能不能只看佔領的面積, 還要看這些開疆擴土的戰役的軍事元素, 是不是符合現代軍事科學。 以成吉思汗十四年的西征為例, 花剌子模訛答剌城的海兒汗殺死了蒙古汗國的499名和平商人,

其國王摩訶末又武斷地殺死了成吉思汗派去交涉的正使。 以此為由, 以軍事擴張和擄掠財物為目的, 成吉思汗親率大軍約20萬分路西征。 歷史上的記載是, 數年間先後攻破訛答剌(在今錫爾河中游)、布哈拉及撒馬爾罕等地。 遣哲別、速不台率軍追擊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 迫其逃至寬田吉思海(今裡海)中小島, 後病死。 再命哲別、速不台繼續西進, 遠抵克裡米亞半島;自率一軍追擊摩訶末之子劄蘭丁至申河(印度河), 別無單獨記述大汗個人指揮、運籌、技術的史料,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 成吉思汗更應當是個政治家, 軍事能力最強, 就無從考證了。

最後, 目前國內已經在治理“最”字的運用, 很多領域都禁止使用這個詞了。 別的不說, 從時尚潮流角度講, 也不應當, 把一個不再受主流意識推薦的“最”字, 強加給一代大帝成吉思汗。 你給了他“最”字, 這個字又不是好詞了, 那豈不是辱沒了歷史偉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