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臺灣搶先試駕新一代本田CR-V,靜態篇

本田第5代CR-V在2017年6月下旬于臺灣區搶發表上市, 而這款年度重量級SUV作品, 過往輝煌的銷量下, 也造成了臺灣地區未演先轟動。 至於東風本田方面, 全新本田CR-V傳統燃油版則將提供搭載1.5T發動機的七款車型供消費者選擇, 之前曝光的疑似售價區間為18.58-23.88萬元。 面對這麼輛話題性如此之高的SUV, 這回我們同樣不例外, 趕在7月9日上市之前, 提前於臺灣試駕了第5代CR-V。

優雅的時機點, 見證SUV市場的壯大

之所以如此得到熱烈討論, 跟第5代CR-V外觀內飾的設計改變、全新渦輪動力導入、更趨便利的駕駛輔助與安全配備、甚至於全新輪圈造型設計等有絕對關聯, 但這些也都不是主要因素, 更深入研究後會發現, 其與車頭「H」廠徽在SUV市場上的長期著墨, 有著絕對的關連性。

蓄勢待發的基礎輪廓, 更多立體與壯碩的勾勒

眼前這輛第5代CR-V, 如果從側面看過去會發現, 與4代CR-V有著相近的輪廓設定, 在靠近車尾處略為下修的線條走勢, 並在C柱左近的窗框開始進行收束, 讓車尾的蹲踞之姿更為明顯, 都讓人與4代CR-V有著相近的視覺印象。 但在延續前代開啟的體態之外, 本田也在諸多細節上做出改變, 最明顯的當屬車頭造型的丕變, 兩側矩形而狹長的頭燈造型, 帶來了銳利眼神, 中央水箱護罩則是有著飛翼的勾勒, 並延伸至頭燈組下緣處。

單就車身輪廓來看, 5代CR-V與4代有著相近、蓄勢待發的姿態, 但透過鈑件摺線的設計、全新的頭尾燈組與水箱護罩樣式, 營造出新穎視覺效果, 也展現更為動感的產品氣勢。

從車尾的世代對比圖, 可以更清感受到新一代CR-V的改變, 在動感的同時, 也導入了當代家族化的設計風格, 有著更立體、顯著的豐富表情。

六角形的水箱護罩輪廓, 在上方以及中央處採用粗細不一的鍍鉻飾條連貫, 最內襯處則是蜂巢狀的網格, 下方氣壩則蜂巢格狀、頂規的S車型在保險杠底部、霧燈框飾、以及車尾等處, 導入有鍍鉻飾條, 展現頂規車型的氣勢。 前保險杠近車側處, 設計有兩道顯著摺線, 形成相當明顯的層次, 而線條也沿著頭燈組的方向, 往上並向外擴張而出, 帶出頗為明顯的壯碩肌理,臺灣區本田在簡報中也提到,因應時尚機能與動感造型的設計概念,5代CR-V有著「強壯的翼子板」,這樣的描述倒也相當合適。

造型銳利的頭燈組,與水箱護罩的鍍鉻飾條整合,給予鮮明的視覺呈現,圖中的CR-V 1.5 VTi-S,霧燈框飾並未有鍍鉻飾條運用,頂規之1.5 S車型則有著豐富的鍍鉻飾條,應用在外觀造型的修飾。

「強壯的翼子板」也包含了後翼子板,厚實而帶點外擴的走勢,延續到車尾保險杠造型,營造出扎實的氣度,輪拱內側處的雙色配置,同樣延伸至後保險杠下緣,搭配分至於左右的立體摺線、顯眼的下護板造型,加上豐富的摺線層次,讓CR-V車尾的運動風格更趨明顯。車尾造型的上半部,可說是新一代造型的一大辨識特點,延伸自車頂線條的尾翼,整合了第三刹車燈於其中,兩側尾燈線條造型立體,加上LED燈條的勾勒,中央廠徽與飛翼式鍍鉻飾條的組合,成就了5代CR-V的視覺魅力。值得一提的,是本田除了倒車燈維持鹵素燈泡之外,5代CR-V全車頭尾燈組,皆導入了LED的配置,甚至連車內前後閱讀燈也是採用LED。

除倒車燈採用鹵素燈泡之外,5代CR-V全車系皆配置LED頭尾燈組,車尾最明顯的辨識特徵,就在於立體造型的尾燈。

數碼的融貫展現科技風、設計巧思持續帶來便利舒適

坐進駕駛座艙的第一印象,坦白說是一種熟悉的氛圍,清楚會感覺到這是本田的念頭,這樣的感覺並非意味著5代CR-V沒有絲毫改變,而是一種「區塊歸屬」的感受,三輻式方向盤、中控台格局配置、位於中控台空調下緣的排檔座,串聯著中控台與中央鞍座;猛一看會覺得5代CR-V前臺總成之格局,與4代CR-V相仿,如此設置給人熟悉、家族風貌的印記。

透過新舊世代的對照,清楚會發現操控介面的格局相近,但5代CR-V導入更多科技風雅於其中,飾材的運用更是打造立體層次之關鍵。

雖然是與前代相仿的格局配置,但在許多細節處會發現巧思滿布,三輻式方向盤左右盤輻上的多功能快捷按鈕,原廠稱之為叢集式設計,功能更為豐富且更為簡化,駕駛人只消透過大拇指即可輕易操作,並在數碼儀錶上顯示豐富資訊;在臺灣區規劃的車型中,除卻入門均標配的7寸觸控式中控螢幕,功能也相當豐富,許多資訊也會與數碼儀錶同步顯示,便利實用性相當高,更重要的是能夠與智慧手機串聯,具備有Apple CarPlay、安卓 Auto的功能,也能夠使用Mirrorlink與主機串聯,透過手機串連的個人化設定,在現今車壇中將會是日益重要的配置。

多功能方向盤的配置較前代更為精進,所有操作按鈕皆集中在駕駛人左右拇指處,便利性再行提升,此外,數碼儀錶的搭載,也是提升駕駛座艙科技氛圍的重點。

另一項值得贊許的,就是便利空間的設計及運用,本田一向在車內空間中,運用了MM的設計思維,也就是車內空間極大化與機械空間極小化的概念,在麾下諸多車款上都能清楚發現,也是本田SUV款在市場上持續發燒的要因之一;從中央鞍座的空間運用不難得知一二,本田在中央鞍座設置有多個小型置物空間,手套箱還能運用託盤的設計,能提供三種不同運用方式,置入較大型的物件。

由於排檔座位於中控台下緣,因此中央鞍座設計有許多置物空間,5代CR-V為提供更高之實用性,中央扶手更提供多種變化使用。

後座空間之舒適性與便利性,也是CR-V的另一項優勢所在,臺灣區本田在試駕出發前的產品說明中提到,新一代CR-V的軸距較前代增加了40mm,再加上MM設計概念的優勢,後座的膝部空間較前代增加了65mm,實際乘坐在後排時,確實感覺到空間的寬敞餘裕,以170公分身高的乘員來看,膝部空間距離前座仍有超過2個拳頭的大小,頭部也有1個拳頭的距離,此外,後排座椅的椅背也能夠調整角度,舒適性不言而喻,不過,後排座椅的安全帶高低不可調,在試駕過程中,尤其在山路上左搖右晃時,帶來稍許的困擾。

5代CR-V的後排空間相當出色,以170公分的乘員為示範,膝部空間距離前座有著超過2個拳頭之寬度,頭部空間也有1個拳頭的距離,椅背也能調整,空間的寬敞舒適不言而喻。

標配的後座出風口下方,還設計有後座的雙USB插孔,就現今多數消費者而言,是相當貼心的設計巧思,畢竟就好像許多人會苦於電腦USB插孔不夠用,需要購買擴充設備一般,如果本身設計有多個USB插孔,絕對加分不少。至於SUV車款最重要、也是許多消費者購買SUV的要因,也就是車尾行李箱空間。很可惜的,是臺灣區本田並未提供容積資料,僅在簡報中介紹到,當後排座椅翻摺傾倒時,行李箱空間的縱深較前代增加近250mm,也就是說容積較前代更為增加。除此之外,本田也透過兩段式隔板的設計,讓5代CR-V車尾行李箱,在後排座椅翻摺傾倒後,讓整個行李箱空間有較為平整的呈現,也是空間運用的加分所在。

全車系標配後排出風口、同時後排乘員也享有兩個USB充電插孔,相當符合現今的消費喜好與實用需求。

至於改搭1.5升渦輪增壓引擎、CVT變速系統的新一代本田 CR-V,在動力與操控的表現,以及Honda Sensing的便利性究竟感受如何,我們將在規劃的下一篇帶來完整的詳細報導。

高標準專業汽車新聞準時送,您最聰明的選擇!

帶出頗為明顯的壯碩肌理,臺灣區本田在簡報中也提到,因應時尚機能與動感造型的設計概念,5代CR-V有著「強壯的翼子板」,這樣的描述倒也相當合適。

造型銳利的頭燈組,與水箱護罩的鍍鉻飾條整合,給予鮮明的視覺呈現,圖中的CR-V 1.5 VTi-S,霧燈框飾並未有鍍鉻飾條運用,頂規之1.5 S車型則有著豐富的鍍鉻飾條,應用在外觀造型的修飾。

「強壯的翼子板」也包含了後翼子板,厚實而帶點外擴的走勢,延續到車尾保險杠造型,營造出扎實的氣度,輪拱內側處的雙色配置,同樣延伸至後保險杠下緣,搭配分至於左右的立體摺線、顯眼的下護板造型,加上豐富的摺線層次,讓CR-V車尾的運動風格更趨明顯。車尾造型的上半部,可說是新一代造型的一大辨識特點,延伸自車頂線條的尾翼,整合了第三刹車燈於其中,兩側尾燈線條造型立體,加上LED燈條的勾勒,中央廠徽與飛翼式鍍鉻飾條的組合,成就了5代CR-V的視覺魅力。值得一提的,是本田除了倒車燈維持鹵素燈泡之外,5代CR-V全車頭尾燈組,皆導入了LED的配置,甚至連車內前後閱讀燈也是採用LED。

除倒車燈採用鹵素燈泡之外,5代CR-V全車系皆配置LED頭尾燈組,車尾最明顯的辨識特徵,就在於立體造型的尾燈。

數碼的融貫展現科技風、設計巧思持續帶來便利舒適

坐進駕駛座艙的第一印象,坦白說是一種熟悉的氛圍,清楚會感覺到這是本田的念頭,這樣的感覺並非意味著5代CR-V沒有絲毫改變,而是一種「區塊歸屬」的感受,三輻式方向盤、中控台格局配置、位於中控台空調下緣的排檔座,串聯著中控台與中央鞍座;猛一看會覺得5代CR-V前臺總成之格局,與4代CR-V相仿,如此設置給人熟悉、家族風貌的印記。

透過新舊世代的對照,清楚會發現操控介面的格局相近,但5代CR-V導入更多科技風雅於其中,飾材的運用更是打造立體層次之關鍵。

雖然是與前代相仿的格局配置,但在許多細節處會發現巧思滿布,三輻式方向盤左右盤輻上的多功能快捷按鈕,原廠稱之為叢集式設計,功能更為豐富且更為簡化,駕駛人只消透過大拇指即可輕易操作,並在數碼儀錶上顯示豐富資訊;在臺灣區規劃的車型中,除卻入門均標配的7寸觸控式中控螢幕,功能也相當豐富,許多資訊也會與數碼儀錶同步顯示,便利實用性相當高,更重要的是能夠與智慧手機串聯,具備有Apple CarPlay、安卓 Auto的功能,也能夠使用Mirrorlink與主機串聯,透過手機串連的個人化設定,在現今車壇中將會是日益重要的配置。

多功能方向盤的配置較前代更為精進,所有操作按鈕皆集中在駕駛人左右拇指處,便利性再行提升,此外,數碼儀錶的搭載,也是提升駕駛座艙科技氛圍的重點。

另一項值得贊許的,就是便利空間的設計及運用,本田一向在車內空間中,運用了MM的設計思維,也就是車內空間極大化與機械空間極小化的概念,在麾下諸多車款上都能清楚發現,也是本田SUV款在市場上持續發燒的要因之一;從中央鞍座的空間運用不難得知一二,本田在中央鞍座設置有多個小型置物空間,手套箱還能運用託盤的設計,能提供三種不同運用方式,置入較大型的物件。

由於排檔座位於中控台下緣,因此中央鞍座設計有許多置物空間,5代CR-V為提供更高之實用性,中央扶手更提供多種變化使用。

後座空間之舒適性與便利性,也是CR-V的另一項優勢所在,臺灣區本田在試駕出發前的產品說明中提到,新一代CR-V的軸距較前代增加了40mm,再加上MM設計概念的優勢,後座的膝部空間較前代增加了65mm,實際乘坐在後排時,確實感覺到空間的寬敞餘裕,以170公分身高的乘員來看,膝部空間距離前座仍有超過2個拳頭的大小,頭部也有1個拳頭的距離,此外,後排座椅的椅背也能夠調整角度,舒適性不言而喻,不過,後排座椅的安全帶高低不可調,在試駕過程中,尤其在山路上左搖右晃時,帶來稍許的困擾。

5代CR-V的後排空間相當出色,以170公分的乘員為示範,膝部空間距離前座有著超過2個拳頭之寬度,頭部空間也有1個拳頭的距離,椅背也能調整,空間的寬敞舒適不言而喻。

標配的後座出風口下方,還設計有後座的雙USB插孔,就現今多數消費者而言,是相當貼心的設計巧思,畢竟就好像許多人會苦於電腦USB插孔不夠用,需要購買擴充設備一般,如果本身設計有多個USB插孔,絕對加分不少。至於SUV車款最重要、也是許多消費者購買SUV的要因,也就是車尾行李箱空間。很可惜的,是臺灣區本田並未提供容積資料,僅在簡報中介紹到,當後排座椅翻摺傾倒時,行李箱空間的縱深較前代增加近250mm,也就是說容積較前代更為增加。除此之外,本田也透過兩段式隔板的設計,讓5代CR-V車尾行李箱,在後排座椅翻摺傾倒後,讓整個行李箱空間有較為平整的呈現,也是空間運用的加分所在。

全車系標配後排出風口、同時後排乘員也享有兩個USB充電插孔,相當符合現今的消費喜好與實用需求。

至於改搭1.5升渦輪增壓引擎、CVT變速系統的新一代本田 CR-V,在動力與操控的表現,以及Honda Sensing的便利性究竟感受如何,我們將在規劃的下一篇帶來完整的詳細報導。

高標準專業汽車新聞準時送,您最聰明的選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