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不是所有物,智慧的爸媽,懂得保護孩子的隱私

01

前天, 我的小表妹與姑媽鬧翻了, 不跟姑媽說一句話, 還偏跟姑媽對著來。 小小初二年級的女生, 脾氣倒還挺倔。 氣得姑媽也不理她, 說有本事就別和她說一句話。 母女倆這幾天就一直僵著。

原來姑媽前幾天打掃房間時, 隨便看了一下表妹的日記, 還問表妹說:“那個穿白球鞋的男孩是誰?”表妹一聽, 當時就炸了:“你是不是看了我的日記?”那一刻表妹覺得自己所有的秘密都被別人知道了, 自己被看透了。 羞恥、委屈、憤怒、難以置信狠狠衝擊著她, 她一邊流淚, 一邊大喊:“媽, 我討厭你,你怎麼能這樣呢!”。

姑媽被表妹的反應嚇了一跳。

因為平時表妹很乖巧懂事, 母女感情很好, 沒想到事情這麼嚴重。 只能說:“我就隨便翻了一下, 隨便問問。 ”表妹恨恨地跑回房間, 把自己反鎖在裡面, 躺在床上哭泣。

事後, 還是姑爺苦口婆心地既勸女兒, 又勸老婆, 母女倆才得到和解。 姑媽表示以後一定有原則, 再也不看表妹日記了;表妹也答應:以後有什麼事, 一定跟爸爸媽媽講, 不會自己憋心裡了。 一家人和和氣氣, 溫馨和諧地過日了。

不去翻閱孩子的信件, 甚至看到孩子電腦聊天或寫日記的時候, 離的遠一點。 這不僅讓孩子更加舒適, 增加孩子的好感度。 也會抑制孩子的逆反心理, 減少不必要的家庭衝突。

02

作家劉墉在兒子青春期的時候, 別出心裁地給兒子的房間裝上了門閂。 在很多父母看來, 這簡直不可思議:“我巴不得知道孩子的一舉一動, 你還去安個門閂?”

而劉墉卻有自己的教育之道:“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隱秘世界, 總是提心吊膽, 怕隨時有人推門進來, 潛意識的傷害很可能影響一生。 ”

父母也許會擔心:孩子在房間有什麼不可告人的事, 怎麼還非鎖門不可?對此劉墉說:“只要想想我們青少年的時候, 在想些什麼, 運用同理心, 就不會有那麼多顧慮了。 ”

我們常常是不是一邊向孩子詢問:“ 我能進來麼?” 一邊就已經把門推開了?

如果你能進門之前先敲門, 門開著, 能發出聲音或放重腳步, 以做提醒。 不僅僅是對孩子的尊重, 有利於孩子更健康、舒心的成長, 也是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 塑造孩子的教養, 讓孩子懂得尊重別人隱私的重要性, 省得以後造成麻煩。

03

保護孩子的隱私, 既會增進親子關係,

家庭融洽;也能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提升孩子的教養 。

聰明的父母, 懂得保護孩子的隱私。 要知道, 孩子不是你的所有物, 而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有自己的思想, 有自己的空間, 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家長尊重和保護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