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理趣解:如果我和你媽,一起掉進水裡,你會先救誰?

如果我和你媽, 一起掉進水裡, 你會先救誰?

相信這個問題一直是許多人胸口永遠的痛。 過去你曾用許多種方法試圖逃避、躲避、閃避, 都只換來面壁, 現在, 你有一種新的選擇。

長期研究親密關係與文化心理學的學者Susan Cross與她的學生Wu進行了一項調查, 他們請受試者想像兩個情境:

火燒情境:如果今天發生火災, 你媽和你的伴侶都受困火場, 但你只能救一個人, 請問你會救誰?

日常生活情境:如果今天你正要赴一個約, 你媽和你伴侶都打電話給你叫你幫他們回來的時候帶點東西, 但礙於時間你只能幫一個人,

請問你會幫誰?

結果發現, 在火燒的情境中, 受試者有66.1%的人會救母親, 而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媽和你的伴侶都要求你幫他們買東西, 可是因為種種原因你只能幫一個人的時候, 有87.5%的人會選擇幫媽媽買(女友心中OS:太扯了, 你寧可幫你媽買豉油也不願意幫我買精油!!)。

天下的媽媽不是一樣滴

相較於我們, 美國的參與者只有32.6%會去救火燒中的母親, 42.2%的人會在兩難情境中幫阿母買雜貨。 他們也發現, 選擇救母親的人感受到較少的罪惡與抑鬱, 美國人則呈現相反的情況, 救伴侶相對來說讓他們心裡感到比較好過。 換句話說, 我們似乎比美國人更重視孝順。

我什麼我們會救母親?莫非我們都有戀乳母情節?Wu與Susan Cross在後續的研究中,

真的把火燒換成落水, 並問了如果你媽和你的小孩…、以及如果兩個陌生人和你共乘一條船, 一個是60歲的老嫗, 一個是10歲的小孩……之類的問題, 結果發現如果兩個陌生人落水, 美國與我們都會救小孩而不是老嫗, 但是如果今天落水的老嫗是你媽, 救媽媽的人(21.9%)還是比救媽媽的美國人多(1.5%)。

俗話說人在江湖, 腦殘而已身不由己。 Susan指出, 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下, 我們可能得依照社會的期許, 做出罪惡感最少的決定。 對於夫妻軸的美國人來說, 救另一半可能是最佳解;但對父子軸的華人來說, 不救你媽, 皮就要繃緊一點。

可見得, 天下的媽媽不是一樣的, 至少在這樣的情境裡, 我們媽媽比美國媽媽有更高的存活率(大誤)。

別再和我媽一起落水了,

好嗎?

可是, 光是解釋結果, 並不能帶來任何的溫柔。 套一句姬十三的話, 死宅是沒有前途的, 要浪漫啊(一直說)!所以, 這樣的回答可能還是好一些──

這個問題, 真的讓我很掙扎。 畢竟一個是愛我最久的人, 一個是我最深愛的人。 但是身為一個科學人, 我經過深思熟慮之後, 還是不得不做出一個選擇。 我想, 雖然半數以上的人都會救媽媽, 但是我也會救媽媽, 然後眼睜睜地看你溺水。

為什麼!?你是不是不愛我了?!她可能會按耐住心中想掩面的機動問你。 於是, 你終於可以深情款款地說:

因為這樣, 我就可以幫你做人工呼吸。 親你, 看著你的眼睛, 並喚你的名, 直到你蘇醒, 是我這輩子最值得等待的事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