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我是一個兵|呂長忠回憶打遊擊的日子:我們一天都不讓鬼子消停

今年96歲的呂長忠近年來話變得越來越少, 回憶也往往是某個時期的一個片斷, 但是將這些片斷連接起來, 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天天打遊擊, 對党忠誠、勇敢頑強, 對日本侵略者及其幫兇刻骨仇恨的抗日戰士。

八路軍戰士在行軍中。

“日本鬼子不是啥好玩意”

記者來到呂長忠家時, 他正安靜地坐在電視機前。 以前他愛玩, 常去單位活動室與老朋友一起打打球, 聊聊天。 自從所在企業撫順電瓷廠老幹部活動室關閉以後, 他就很少參加老同志的集體活動了, 再加上近年又患有腦病, 出門也很少了。

老人身材高, 年輕時有一米八左右的個子, 臉形微長, 眼睛細長, 看他年輕時的照片, 是位非常清秀的蘇北漢子。 即使現在, 老人講話還多少帶有點兒家鄉的口音。

採訪很是艱難, 多數時間是老人的大兒子、現在照顧老人日常生活的呂利軍在介紹老人的一些情況,

老人只是坐在那裡靜靜地聽。

當房間裡只剩下電視機聲音的時候, 老人幽幽地說:“講那個沒有用, 現在的年輕人, 你講, 他不聽, 你寫, 他也不看!”

不知道這是不是老人的開場白, 但是老人極其緩慢地為記者重播了戰爭歲月留下的一個個片斷。

講到日本侵略者, 老人說:“日本鬼子, 不是啥好玩意!”

老人當年拿起土槍打鬼子, 就是不想再被鬼子欺負。 “掃蕩, 一個接一個地掃蕩, 抓住人不管好壞, 就是殺。 ”

在老人的記憶中, 日本侵略者的一次掃蕩離他的家鄉——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的一個小村落最近的距離只有2.5公里。

那一次, 日本鬼子把抓到的人都趕到一起, 又打, 又殺, 村裡有10多個人死在那場劫難中, 呂長忠看到了劫後的慘狀。

就是在這個時候, 大約十幾歲的他毅然參軍, 拿起了槍。

“天天都在打仗”

“那個時候, 有政府組織, 對我們年輕人講抗日救國。 ”當記者問到為什麼當兵時, 呂長忠突然說。 他所說的政府, 是指當時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政府。

“不是大部隊, 是遊擊隊, 是區中隊, 縣大隊, 後來進了大部隊, 就不讓回去了。 ” 老人想起什麼就說什麼, 記者也只得隨著他的話不斷地調整採訪思路。

“怎麼打仗?”老人重複了一下記者的問題, 又像是自言自語, “偷偷摸摸地上去, 打幾下就跑。 ”

老人回憶:“那時候, 天天都在打。 敵人多, 我們人少, 區中隊才二十幾個人, 都是在晚上打。 打過了, 不管打到沒有, 就撤退。 大的戰鬥沒有, 我們人少, 幾杆土槍, 只能打遊擊。

“怎麼打仗?”老人又重複了一下問題, 仰起了頭, 突然轉向記者說:“先搞清敵人的情況, 有多少人, 從哪兒來, 住在哪兒, 我們就悄悄過去, 都是摸黑去, 摸黑打, 誰也看不見誰, 天天打, 我們一天也不讓鬼子消停。 ”

“鬼子有的住在炮樓裡, 有的住在惡霸地主的院子裡, 我們在突襲的時候就帶上梯子, 爬牆進去打。 ”呂長忠講道, 有一次打鬼子, 他剛爬上牆頭, 後面有個戰友脫手甩出顆手榴彈, 沒甩遠, 剛好落在牆頭上, 呂長忠趕緊把身體伏在地上, 手榴彈在身邊炸響了, 幸好沒有受傷, 那是離死亡最近的一次戰鬥。

“鬼子包圍不了我們。 ”老人又突然冒出一句來。

在他們家鄉, 到處都是遊擊隊的人, 有老百姓, 有地下工作者、交通員、通訊員,

在鬼子那裡也有遊擊隊的人。 鬼子一出動, 遊擊隊和老百姓就知道了消息, 早早就轉移走了。

“鬼子來了, 我們就走;鬼子住下了, 我們就打他;鬼子走了, 我們還回來, 接著去打他們。 上級要求我們儘量減少傷亡, 但是犧牲是常有的事, 沒辦法。 ”老人說:“到後來, 鬼子也怕, 他們人少的時候, 一打就跑, 我們追都追不上。 ”

“上級命令你做什麼, 就做什麼”

最初同呂長忠老人交談, 老人一直用家鄉話小聲叨咕, 經呂利軍解釋才能聽明白, 老人說的是參加新四軍時的事。

1942年2月, 呂長忠從縣大隊轉到了東海縣警衛三營七連, 從此離開家鄉, 越走越遠。

他的征程以東海縣為起點, 十數年間, 北到黑龍江省的中國和蘇聯的邊境, 南到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中越邊境, 再折回東北,進入朝鮮,用老人的話說:“在全國南北打了個來回。”

老人文化水準不高,這是子女們覺得他直到離休時,在企業的職務還是工段長的原因之一。

到了大部隊不讓戰士回家的事,老人重複了好幾遍,試圖讓記者明白什麼。記者問老人:“您為什麼沒有回去?”

老人立即嚴肅地說:“我不回去,回去也是個死!”

“嗯?是怕日本鬼子嗎?”

這個問題終於問到了老人的心裡,他說:“不是怕,回家了怎麼打鬼子?國家怎麼辦?”

這個回答太過質樸,老人以這個回答結束了關於離開家鄉的話題。

到了大部隊後,呂長忠經過一段時間戰鬥,被安排當輕機槍射手。

記者問:“這個安排是因為您的槍法准嗎?”

老人說:“上級命令你做什麼,就做什麼,跟槍法沒關係。”

關於過去的戰鬥經歷,老人對子女講得不多。後來,呂利軍從檔案中知道,父親是1954年從連長職務上轉業到撫順市電瓷廠工作的,最初安排的是機關領導崗位。後來,廠裡安排呂長忠到車間擔任工段長,老人就踏踏實實地在那個崗位上工作到離休。

“這回不倡狂了吧”

“參軍的時候,為什麼要選擇新四軍?”記者試探著問了句。

沒想到老人目光淩厲,反問道:“哪有國民黨的軍隊?鬼子來了以後,他們有的還幫著鬼子欺負人!”

老人這麼講,其實是指抗戰期間,國民黨反動派奉行不抵抗政策,將大片國土拱手讓給日本侵略者,此後又有汪偽政權投降充當偽軍,助紂為虐,殘害中國老百姓,這段歷史給老人留下了深刻記憶。

同有這樣記憶的其他抗日戰士一樣,老人稱當時鬼子的幫兇為“遭殃軍”。這些偽軍有鬼子給撐腰,倡狂地欺壓百姓,搜捕革命戰士。

呂利軍轉過身,對記者說:“偽軍是鬼子的幫兇,對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威脅較大。”

採訪過程中,老人長時間地沉默,記者拉著老人的手,陪他安靜地坐著。

這時,老人轉過臉來,忽然現出了笑容,頗有點孩子氣的笑容。他突然說了一句:“一大幫子的反動派軍隊,被我們包圍住了。他們一群人,男女老少都有,被我們在廣西邊境堵住了。大雨天,一個個披頭散髮的。我心裡說,這回不倡狂了吧。”

人物檔案

呂長忠

1921年10月出生,1942年2月參加革命,194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從1942年2月起在江蘇省東海縣警衛三營七連擔任戰士、副班長,後在部隊中任班長、副排長、排長、連長,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1954年7月轉業到撫順電瓷廠工作,1983年5月離休。

側記

“打仗就是個苦”

在呂長忠對記者的表述裡,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憤怒和喜悅。喜悅的是,勝利一個接著一個。憤怒的是,打完那些日本鬼子,國民黨反動派軍隊又來搶奪勝利的果實。

呂長忠當年見過的最血腥的戰鬥場面是解放戰爭時期,由蔣介石的國民黨反動派軍隊製造的。

老人深深地吐了口氣說:“打仗就是個苦啊!”

下面這段回憶,老人曾經重複了兩三遍。

那是在解放戰爭中,在攻打義縣的時候,呂長忠所在部隊進攻南門。義縣有城牆,南門外還有壕溝,裡面沒有水,是旱溝。敵人還在溝邊上挖了很多暗壕,修了很多暗堡。

部隊進攻到南門附近的時候,壕溝裡還藏著一個暗堡。呂長忠所在的部隊正要進攻,沒想到,旁邊的一營二連搶先攻上去了。

老人嘮叨著:“敵人憑藉一挺輕機槍,一個暗堡,我們一個連的人,就一個不剩,全都倒在那兒了。”老人所在連隊隨後沖上去幹掉了暗堡。衝鋒時,老人看見犧牲的戰友沿著壕溝倒了一地。

“一個連,100多號人呐!”沉默了一會兒,呂長忠的話頭又換成了攻打錦州,他所在的部隊負責清理週邊。他說:“打週邊傷亡重啊!”當時敵人在錦州週邊同樣挖了很多壕溝,修了很多暗堡,進攻傷亡很大。

那個時候,呂長忠是名排長,負責一挺重機槍。

他說:“我們打鐵道橋。錦州老百姓蓋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平房,我把重機槍架在房頂上,哪有敵人就打哪。”

這段話老人又重複了幾遍,隨後,忽然又笑了:“我看見一個兄弟部隊攻進去了,又一個兄弟部隊攻進去了。”

老人說:“那時候,不分誰跟誰,是戰友就掩護。”

說到打仗,老人的話似乎多了一些,他的話頭又轉到了抗美援朝,講到參加過的雲山戰役,那時老人已經是重機槍連連長,負責9挺重機槍,根據戰鬥情況配屬基層連隊。

他說:“重機槍一響,得多少子彈啊!一挺機槍得兩三個班的戰士運子彈。”

雲山戰役,呂長忠所在連隊犧牲了一名重機槍手,他很悲傷,但隨即說道:“那次我們俘虜了好幾個美國鬼子,黑人白人都有。”

記者發現,每當講到對敵作戰取得勝利時,老人的臉上往往露出難得一見的笑容。

新媒體編輯:劉爽

責任編輯:符成龍

再折回東北,進入朝鮮,用老人的話說:“在全國南北打了個來回。”

老人文化水準不高,這是子女們覺得他直到離休時,在企業的職務還是工段長的原因之一。

到了大部隊不讓戰士回家的事,老人重複了好幾遍,試圖讓記者明白什麼。記者問老人:“您為什麼沒有回去?”

老人立即嚴肅地說:“我不回去,回去也是個死!”

“嗯?是怕日本鬼子嗎?”

這個問題終於問到了老人的心裡,他說:“不是怕,回家了怎麼打鬼子?國家怎麼辦?”

這個回答太過質樸,老人以這個回答結束了關於離開家鄉的話題。

到了大部隊後,呂長忠經過一段時間戰鬥,被安排當輕機槍射手。

記者問:“這個安排是因為您的槍法准嗎?”

老人說:“上級命令你做什麼,就做什麼,跟槍法沒關係。”

關於過去的戰鬥經歷,老人對子女講得不多。後來,呂利軍從檔案中知道,父親是1954年從連長職務上轉業到撫順市電瓷廠工作的,最初安排的是機關領導崗位。後來,廠裡安排呂長忠到車間擔任工段長,老人就踏踏實實地在那個崗位上工作到離休。

“這回不倡狂了吧”

“參軍的時候,為什麼要選擇新四軍?”記者試探著問了句。

沒想到老人目光淩厲,反問道:“哪有國民黨的軍隊?鬼子來了以後,他們有的還幫著鬼子欺負人!”

老人這麼講,其實是指抗戰期間,國民黨反動派奉行不抵抗政策,將大片國土拱手讓給日本侵略者,此後又有汪偽政權投降充當偽軍,助紂為虐,殘害中國老百姓,這段歷史給老人留下了深刻記憶。

同有這樣記憶的其他抗日戰士一樣,老人稱當時鬼子的幫兇為“遭殃軍”。這些偽軍有鬼子給撐腰,倡狂地欺壓百姓,搜捕革命戰士。

呂利軍轉過身,對記者說:“偽軍是鬼子的幫兇,對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威脅較大。”

採訪過程中,老人長時間地沉默,記者拉著老人的手,陪他安靜地坐著。

這時,老人轉過臉來,忽然現出了笑容,頗有點孩子氣的笑容。他突然說了一句:“一大幫子的反動派軍隊,被我們包圍住了。他們一群人,男女老少都有,被我們在廣西邊境堵住了。大雨天,一個個披頭散髮的。我心裡說,這回不倡狂了吧。”

人物檔案

呂長忠

1921年10月出生,1942年2月參加革命,194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從1942年2月起在江蘇省東海縣警衛三營七連擔任戰士、副班長,後在部隊中任班長、副排長、排長、連長,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1954年7月轉業到撫順電瓷廠工作,1983年5月離休。

側記

“打仗就是個苦”

在呂長忠對記者的表述裡,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憤怒和喜悅。喜悅的是,勝利一個接著一個。憤怒的是,打完那些日本鬼子,國民黨反動派軍隊又來搶奪勝利的果實。

呂長忠當年見過的最血腥的戰鬥場面是解放戰爭時期,由蔣介石的國民黨反動派軍隊製造的。

老人深深地吐了口氣說:“打仗就是個苦啊!”

下面這段回憶,老人曾經重複了兩三遍。

那是在解放戰爭中,在攻打義縣的時候,呂長忠所在部隊進攻南門。義縣有城牆,南門外還有壕溝,裡面沒有水,是旱溝。敵人還在溝邊上挖了很多暗壕,修了很多暗堡。

部隊進攻到南門附近的時候,壕溝裡還藏著一個暗堡。呂長忠所在的部隊正要進攻,沒想到,旁邊的一營二連搶先攻上去了。

老人嘮叨著:“敵人憑藉一挺輕機槍,一個暗堡,我們一個連的人,就一個不剩,全都倒在那兒了。”老人所在連隊隨後沖上去幹掉了暗堡。衝鋒時,老人看見犧牲的戰友沿著壕溝倒了一地。

“一個連,100多號人呐!”沉默了一會兒,呂長忠的話頭又換成了攻打錦州,他所在的部隊負責清理週邊。他說:“打週邊傷亡重啊!”當時敵人在錦州週邊同樣挖了很多壕溝,修了很多暗堡,進攻傷亡很大。

那個時候,呂長忠是名排長,負責一挺重機槍。

他說:“我們打鐵道橋。錦州老百姓蓋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平房,我把重機槍架在房頂上,哪有敵人就打哪。”

這段話老人又重複了幾遍,隨後,忽然又笑了:“我看見一個兄弟部隊攻進去了,又一個兄弟部隊攻進去了。”

老人說:“那時候,不分誰跟誰,是戰友就掩護。”

說到打仗,老人的話似乎多了一些,他的話頭又轉到了抗美援朝,講到參加過的雲山戰役,那時老人已經是重機槍連連長,負責9挺重機槍,根據戰鬥情況配屬基層連隊。

他說:“重機槍一響,得多少子彈啊!一挺機槍得兩三個班的戰士運子彈。”

雲山戰役,呂長忠所在連隊犧牲了一名重機槍手,他很悲傷,但隨即說道:“那次我們俘虜了好幾個美國鬼子,黑人白人都有。”

記者發現,每當講到對敵作戰取得勝利時,老人的臉上往往露出難得一見的笑容。

新媒體編輯:劉爽

責任編輯:符成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