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炮打死努爾哈赤的不是袁崇煥,而是這個西洋火炮專家

明末的遼東可以說發生了很多歷史事件, 有毛文龍被殺的爭議, 也有袁崇煥通敵的傳說, 更有洪承疇被色誘投降的花邊新聞, 這些都已經成為歷史, 最後清朝入主中原, 統一了中國。 當然不是說清朝不好, 至少在開疆拓土方面清朝是有貢獻的。

其實, 在明末與後金也就是後來的清鬥爭方面, 明朝還是湧現了很多了不起人物的, 比如孫承宗、袁崇煥、毛文龍, 甚至有人曾說, 如果孫承宗在, 後金就被幹掉了。

今天的主角不是孫承宗, 因為他不是西洋火炮專家, 主角是一個不怎麼被人熟知的人物:孫元化。

孫元化

師從徐光啟, 熱心西學

孫元化祖籍上海, 出生在嘉定, 他“天資異敏, 好奇略”, 曾到上海縣徐光啟學館受業。 這個時候的孫元化並沒有放棄科舉, 也參加了科舉考試, 並在明萬曆四十年考中舉人, 不過孫元化這個人對於科舉的興趣不大, 由於跟隨徐光啟學習,

對西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沒有考中進士, 就放棄了科舉考試, 潛心研究西學, 在當時以科舉為主業的時代, 孫元化也是特立獨行的人。

孫元化跟隨恩師徐光啟學習, 逐漸接觸到西洋教士和西學還有火炮。 在徐光啟入教後, 他確認天主教能“補益王化, 左右儒術, 救正佛法”後, 于天啟元年(1621)在北京受洗入教, 即邀請洋教士到家鄉嘉定開教, 遂使嘉定成為中國天主教活動中心之一。

遼東抗金, 打傷努爾哈赤

孫元化一直醉心西學和火炮, 對於國家發生的事情也非常關注, 當遼東防線吃緊的時候, 孫元化向朝廷條呈《備京》、《防邊》兩策, 受到朝廷的重視。 遼東經略孫承宗看到了孫元化的才幹, 用孫元化築台制炮主張,

築寧遠城。

後經侯震暘保薦從軍遼東, 協同袁崇煥守寧遠城, 對袁崇煥的幫助極大, 後來在努爾哈赤進攻寧遠的戰役中, 孫元化在城頭佈置了11枚大炮, 威力驚人, 努爾哈赤也是在這場戰役中被大炮擊中受傷。 七個月後病死, 史稱“甯遠大捷”。 孫元化先築寧遠炮臺,

後協助袁崇煥打傷努爾哈赤, 真正打死努爾哈赤的應該是孫元化。 事實也證明, 孫元化的築台制炮是抗金的最佳方法。

而後孫元化被破格提拔為登萊巡撫, 孫元化在登州招募西學人才, 組成了有27人歐洲人的外籍軍團, 使登州成為“東陲之西學堡壘”,

此外, 孫元化還在登萊組織工匠製造大炮, 為明朝軍隊提供了不少優良大大炮, 不幸的是孫元化在救援祖大壽的行動中被牽連, 政敵余應桂、李夢辰、路振飛陷害孫元化, 說孫元化已經叛國通敵, 崇禎在沒有調查清楚的情況下以禍亂之首判處孫元化死罪。 年僅51歲。

火炮著作, 並未被朝廷重視

孫元化研究火炮, 是非常有成效的, 而且他還寫了書, 其中有兩本關於火炮的著作, 《西法神機》和《經武全書》, 這兩本書是我國最早介紹西洋火器、戰術的軍事著作, 可惜未能引起崇禎重視, 崇禎還冤殺這位絕無僅有的西學英才。 導致明朝在造大炮上落後于吸收了明朝火炮工匠的清朝, 在火炮的對戰中逐漸失去了優勢。

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崇禎眼光短淺,殺了孫元化,西學東傳的腳步被打斷,而明朝也失去了對清朝的火炮優勢。”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特別是尊重愛護科技英才,給他們發揮的環境和支援,關係到國家盛衰,殺孫元化留給後人的教訓,實在是太深刻了!

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崇禎眼光短淺,殺了孫元化,西學東傳的腳步被打斷,而明朝也失去了對清朝的火炮優勢。”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特別是尊重愛護科技英才,給他們發揮的環境和支援,關係到國家盛衰,殺孫元化留給後人的教訓,實在是太深刻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