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上幼稚園系列1:媽媽,求求你別送我去幼稚園!

每次送寶寶到幼稚園

Ta都要生離死別似的大哭大鬧一陣

那極度委屈的小表情

那拼命想要掙脫老師懷抱的小身體

都像是在控訴

我們把Ta“丟”在幼稚園的行為是多麼無情

而每每狠下心轉身離開

卻又總被身後寶寶扯著嗓子一聲聲喚的

“爸爸!!”“媽媽!!”

攪的一整天心神不定

……

為啥寶寶那麼害怕去幼稚園?

家長又該怎樣引導寶寶消除恐懼呢?

如何引導寶寶消除去幼稚園的恐懼?

蒙台梭利育兒經 | 3-4歲

寶寶在幼稚園碰到的問題通常與Ta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關。 幼稚園裡孩子多、老師少, 難以兼顧到每一個孩子, 當寶寶不能完全自我解決問題時, 會產生焦慮或害怕的情緒, 從而讓Ta不願意去幼稚園。

◆ 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平時父母在家, 要注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 寶寶自己能做的事情就放手讓Ta自己做, 為進入幼稚園做好準備。

當寶寶遇到困難時, 父母可以及時為Ta做示範, 讓孩子看清楚做事的流程和方法, 再通過Ta的自我練習內化為自身的能力。

◆ 心理轉變是個過程

幼稚園的生活是一種集體生活, 每個孩子只是裡面的一個公眾, 而在家裡則基本是以孩子的生活為中心的, 所以孩子在心理上要適應這種從個人到集體的轉變。

父母要給與孩子時間去調整, 在心理上給與安慰和指導, 讓孩子有個緩衝的過程。

◆ 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寶寶在幼稚園與在家裡的生活作息往往不一致, 家裡的時間相對自由, 而幼稚園有嚴格的時間限定上課、吃飯、睡覺的時間。 很多寶寶進入幼稚園難以適應, 因為Ta的作息是紊亂的, 從而給生理和心理上帶來紊亂的結果, 讓寶寶感到非常焦灼。

父母首先要鼓勵孩子去幼稚園, 在寶寶準備入園階段, 盡可能根據幼稚園生活作息進行調整, 讓孩子在家的作息時間與幼稚園接軌, 減少入園後作息方面的衝突, 讓寶寶快速習慣新生活。

◆ 不以幼稚園為恐嚇由頭

很多父母在寶寶犯錯或不聽話時用去幼稚園恐嚇孩子:不聽話我告訴幼稚園的老師, 不乖就把你送到幼稚園去……

這些話會讓孩子對幼稚園抱有恐懼心理,認為幼稚園是個受懲罰的地方,自然不願意去。父母可以把幼稚園塑造成學習知識和交朋友的正面形象,讓寶寶快樂的面對幼稚園的生活。

◆ 延續幼稚園生活

將幼稚園的生活在家裡進行延續,多瞭解幼稚園老師的教學計畫掌握寶寶的階段性學習,與寶寶分享交流。

當寶寶經常與家長分享幼稚園學到的知識和見到的趣事、又或者變身“小老師”給父母上課時,這種快樂的分享能夠激發寶寶學習的熱情和動力,讓他更加享受幼稚園的生活。

這些話會讓孩子對幼稚園抱有恐懼心理,認為幼稚園是個受懲罰的地方,自然不願意去。父母可以把幼稚園塑造成學習知識和交朋友的正面形象,讓寶寶快樂的面對幼稚園的生活。

◆ 延續幼稚園生活

將幼稚園的生活在家裡進行延續,多瞭解幼稚園老師的教學計畫掌握寶寶的階段性學習,與寶寶分享交流。

當寶寶經常與家長分享幼稚園學到的知識和見到的趣事、又或者變身“小老師”給父母上課時,這種快樂的分享能夠激發寶寶學習的熱情和動力,讓他更加享受幼稚園的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