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朱元璋為何不把皇位傳給“武將”朱棣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 奪位登基。

朱元璋有26個兒子, 但是成器的不多。 他越到晚年越發愁——這麼大的江山, 我死之後, 交給誰來坐?

長子朱標

當然是最合適的人選

朱標傳說為馬皇后親生。 朱元璋一登上皇位, 就給馬皇后吃了顆“定心丸”, 冊立13歲的朱標為皇太子, 即未來的國家領導人, 也算是對得起這位相濡以沫的奇女子。 朱元璋聘請浙江名士宋濂等人為太子的老師,

希望將朱標培養成合格的接班人。

精心培養25年之後, 朱標已經38歲, 繼承父親大位的能力是有了, 可是朱標的身體熬不住。 1392年1月, 朱標從陝西視察回來後, 身上長了個大肉瘤, 折磨得寢食難安, 異常痛苦。 朱標的長子朱雄英10年前已經死了, 伺候父親全靠次子朱允火文。

朱允火文年僅14歲, 日夜守在父親身邊, 至少也算是1392年度“感動中國”的孝子人物。 他是個偏腦袋, 朱元璋給他起了個“半邊月”的綽號。 朱允火文從小生活在深宮之中, 在知識份子中間長大, 知識淵博, 而且以德服人。 但他性格仁柔, 心太軟, 臉不厚, 心不黑。

朱標病了4個月

不幸英年早逝

但朱標還是不幸早逝。 對於勤懇的老皇帝來說, 這是極為罕見的大事件, 不是普通的喪子之痛——接班人沒有了,

整個帝國的命運怎麼辦?那麼多大將手握重兵, 怎麼節制?這件事折磨著老皇帝, 居然28天沒有上朝。

朱允火文將3個年幼的弟弟照顧得十分周到, 這一切朱元璋都看在眼裡。

朱元璋不得不重新選擇繼承人。 周王、晉王、燕王等都有野心。 秦王荒唐成性, 是一攤扶不上牆的爛泥, 還差點兒被廢了王號。 晉王外表殘暴, 違法亂紀, 然而本質上是個膽小鬼。 魯王是個天大的蠢貨, 為長命百歲, 亂吃丹藥, 把眼睛吃瞎了。 其他的王子有的殺人犯罪, 有的沉溺酒色, 稍微幾個成器的, 卻是舞文弄墨、沒有任何政治經驗的藝術家。

老皇帝一聲長歎

現在, 只剩下四子、燕王朱棣和朱標次子朱允火文PK了。

朱元璋對朱允火文抱著一種複雜的感情,

對他仁柔的性格又喜又憂:他柔弱的肩膀, 能擔負得起治理國家的重任嗎?這麼仁柔, 跟個兔子似的, 多麼大的缺陷啊。 做皇帝, 必須有獅子、老虎的硬漢性格, 否則必定會被政壇上的獅子、老虎吃掉。

朱元璋就立儲問題, 曾經悄悄徵詢過大臣的意見。 他問翰林學士劉三吾:“太子死了, 皇長孫(朱允火文)年幼不懂事。 治理國家必須選對人, 我想讓燕王接班怎麼樣?”

劉三吾是知識份子, 你問他誰當儲君, 他當然只推薦自己的同類。 他頭搖得像撥浪鼓:“立燕王絕對不行!如果立燕王, 那麼秦王、晉王怎麼辦?皇長孫朱允火文四海歸心, 大家都擁護他, 您可以安心睡大覺。 ”

文官們擁護朱允火文, 因為他是文人, 是大孝子又是大好人,

上臺後能實行文明德化之治, 而不是軍事化的高壓獨裁。 朱元璋的統治太過猛烈, 官員暗地叫苦, 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長久下去沒人吃得消, 國家客觀上需要一位元陰柔、仁愛的皇帝, 讓人民歇歇腳、喘口氣。

朱允火文非常有孝道。 而在爭奪皇位的鬥爭中, “孝”就是奪取皇位繼承權的秘密武器。 所以, 朱允火文一定要將“孝”進行到底。

朱元璋欣賞四子朱棣的“武”

對於第四子朱棣, 朱元璋確實非常欣賞, 尤其欣賞他的“武”, 這是朱允火文不具備的特殊優勢。

朱棣是聞著戰爭的硝煙味長大的, 1360年4月17日出生於南京, 正是陳友諒大舉進攻南京的那一年。 他11歲封燕王, 17歲迎娶徐達的長女, 20歲就藩北平。 朱棣的才能不在朱元璋之下, 彎弓射大雕不在話下,尤其喜歡打仗,智謀過人,知道怎麼打勝仗。作為罕見的勇士和智慧人物,朱棣可謂一代“戰神”。現在他33歲,正當青春年少。

論才能和胸襟,朱棣都勝過朱允火文。一次,大家在宮裡看賽馬。朱元璋出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朱允火文沒有打仗經驗,所見不過平凡瑣事,憋足勁想出“雨打羊毛一片氈”,軟綿綿的,沒什麼味道。而朱棣見過世面,巧對“日照龍鱗萬點金”,氣魄宏大,朱元璋聽了非常高興。

燕王朱棣就藩北平,以他為眾藩王之首,與甯王、晉王、肅王、秦王等沿長城一線封國,為天子守邊,抵禦北方蒙古人的侵犯,號稱塞王。朱元璋允許他們擁有3000人的護衛,最多的可以達到1.9萬人。燕王、晉王、秦王勢力最強,多次奉詔攻打蒙古,即使傅友德、藍玉這樣的大將也要聽塞王指揮。尤其是燕王朱棣,負有控制北部門戶的重任,能夠直接指揮的軍隊多達30萬人,軍中大小事自己裁決,只有天大的事才向朱元璋彙報。

1390年,一場戰鬥使年僅30歲的朱棣威名遠揚。那年元旦剛過,朱元璋命令燕王和晉王分兵合擊,打垮元代丞相咬住、平章乃兒不花。

朱棣首先派出幾股哨兵四出偵查,摸清乃兒不花的確切位置。3月,天下大雪,千里荒原上銀裝素裹,車馬輜重行進十分困難,士兵們凍得直打哆嗦。將領們請求燕王安營紮寨,等大風雪過後再想辦法。

朱棣說:“戰機就擺在你們眼前,你們怎麼看不見呢?這正是出奇制勝的大好時機!”命令大軍頂風冒雪,快速而進。大軍出現在乃兒不花面前時,他竟然還在帳篷裡烤火。

朱棣圍而不殲,派乃兒不花的好朋友、降將觀童勸降。乃兒不花知道是雞蛋碰石頭,只好請降。朱棣擺酒設宴,酒喝得十分爽,令乃兒不花感動得眼淚嘩嘩的,主動要求勸降咬住。

朱棣第一次大規模出征,兵不血刃就大獲全勝,讓朱元璋非常高興,賞賜寶鈔100萬錠,誇讚朱棣:掃清沙漠裡的蒙古人,就全靠你了!

而另一路晉王,生性怯懦,一踏上當年成吉思汗征戰的土地,就兩腿發虛,走一走停一停,不敢深入蒙古腹地,連個兔子都打不到。

朱棣的血統帶來麻煩

朱棣和朱元璋是同類,雄才大略,各方面能力都比朱允火文傑出,更適合當皇帝。但是,血統卻給他帶來了大麻煩。他真的是龍子嗎?

江山當然只能交給親生骨肉坐,必須是純種的龍種,就是說是馬皇后所生。嫡長子繼承制在中國延續幾千年,朱元璋跳不出這個框框。

朱棣可能不是馬皇后生的,所以朱元璋不會選朱棣接班。

朱棣可能是一個妃子生的,或許這個妃子還是少數民族。有可能是高麗人,究竟是北方高麗民族,還是來自朝鮮半島,很多人都弄不清楚。也有人稱朱棣的媽媽是元順帝的妃子,甚至可能是蒙古人。

根據管理宗廟祭祀、禮樂的官方機構太常寺的記載(現已丟失),淑妃李某生了朱標、秦王和晉王,跟馬皇后沒什麼事兒。而另外一個妃子生了朱棣,這個妃子就是石頁妃。

朱棣稱帝后纂改《太祖實錄》,把能得到的資料全部纂改,拼命證明自己就是馬皇后生的,還拿出很多證據證明他當皇帝是合法的,證明朱元璋有意傳皇位給他。

而朝鮮的一條史料足以戳穿朱棣的謊言。1389年,朝鮮使臣權近等人在北平拜謁燕王,回國後寫了一本《奉使錄》。裡面說,他到北京燕府去見燕王,可是很不湊巧,那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日,是燕王媽媽的忌日,燕王不見客人。馬皇后是八月初十去世的,所以說朱棣不是馬皇后親生。

朱元璋艱難決定:立16歲的朱允火文為皇太孫

只有嫡長子繼承皇位,大家才擁護。朱棣不是馬皇后的親兒子,所以經過權衡,朱元璋作了一個異常艱難的決定:立16歲的朱允火文為皇太孫。這讓朱棣十分窩火,十分不服氣。一次,他用手拍拍皇長孫朱允火文的背,譏諷地說:“沒想到我侄兒還能有今天的榮耀啊!”這一情景,恰好被朱元璋看見,厲聲責問朱棣:怎敢對皇長孫如此無禮?朱允火文急忙打圓場,才沒讓朱棣十分難堪。

立皇太孫的第二年,朱元璋還是擔心朱允火文太文弱,壓不住陣腳,管不住軍隊,於是開始大殺功臣,藍玉、胡惟庸集團先後被清洗。

用歷史的眼光來看,朱元璋當初的選擇是個錯誤。如果選朱棣當皇帝,就不會出現後來歷時4年的內戰。但歷史不相信道德,也不相信眼淚,它只相信實力。朱棣發動戰爭,將朱允火文趕下臺取而代之。為抹殺篡權的形象,防止天下人心不穩,朱棣拼命說謊,證明自己就是馬皇后的親兒子。指“馬”為母,萬不得已……

包郵 奪權野獸朱棣2 講訴永樂大帝朱棣的奪權大戰 中國長篇歷史官場小說 人物傳記 文學 書 ¥24.8 購買

彎弓射大雕不在話下,尤其喜歡打仗,智謀過人,知道怎麼打勝仗。作為罕見的勇士和智慧人物,朱棣可謂一代“戰神”。現在他33歲,正當青春年少。

論才能和胸襟,朱棣都勝過朱允火文。一次,大家在宮裡看賽馬。朱元璋出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朱允火文沒有打仗經驗,所見不過平凡瑣事,憋足勁想出“雨打羊毛一片氈”,軟綿綿的,沒什麼味道。而朱棣見過世面,巧對“日照龍鱗萬點金”,氣魄宏大,朱元璋聽了非常高興。

燕王朱棣就藩北平,以他為眾藩王之首,與甯王、晉王、肅王、秦王等沿長城一線封國,為天子守邊,抵禦北方蒙古人的侵犯,號稱塞王。朱元璋允許他們擁有3000人的護衛,最多的可以達到1.9萬人。燕王、晉王、秦王勢力最強,多次奉詔攻打蒙古,即使傅友德、藍玉這樣的大將也要聽塞王指揮。尤其是燕王朱棣,負有控制北部門戶的重任,能夠直接指揮的軍隊多達30萬人,軍中大小事自己裁決,只有天大的事才向朱元璋彙報。

1390年,一場戰鬥使年僅30歲的朱棣威名遠揚。那年元旦剛過,朱元璋命令燕王和晉王分兵合擊,打垮元代丞相咬住、平章乃兒不花。

朱棣首先派出幾股哨兵四出偵查,摸清乃兒不花的確切位置。3月,天下大雪,千里荒原上銀裝素裹,車馬輜重行進十分困難,士兵們凍得直打哆嗦。將領們請求燕王安營紮寨,等大風雪過後再想辦法。

朱棣說:“戰機就擺在你們眼前,你們怎麼看不見呢?這正是出奇制勝的大好時機!”命令大軍頂風冒雪,快速而進。大軍出現在乃兒不花面前時,他竟然還在帳篷裡烤火。

朱棣圍而不殲,派乃兒不花的好朋友、降將觀童勸降。乃兒不花知道是雞蛋碰石頭,只好請降。朱棣擺酒設宴,酒喝得十分爽,令乃兒不花感動得眼淚嘩嘩的,主動要求勸降咬住。

朱棣第一次大規模出征,兵不血刃就大獲全勝,讓朱元璋非常高興,賞賜寶鈔100萬錠,誇讚朱棣:掃清沙漠裡的蒙古人,就全靠你了!

而另一路晉王,生性怯懦,一踏上當年成吉思汗征戰的土地,就兩腿發虛,走一走停一停,不敢深入蒙古腹地,連個兔子都打不到。

朱棣的血統帶來麻煩

朱棣和朱元璋是同類,雄才大略,各方面能力都比朱允火文傑出,更適合當皇帝。但是,血統卻給他帶來了大麻煩。他真的是龍子嗎?

江山當然只能交給親生骨肉坐,必須是純種的龍種,就是說是馬皇后所生。嫡長子繼承制在中國延續幾千年,朱元璋跳不出這個框框。

朱棣可能不是馬皇后生的,所以朱元璋不會選朱棣接班。

朱棣可能是一個妃子生的,或許這個妃子還是少數民族。有可能是高麗人,究竟是北方高麗民族,還是來自朝鮮半島,很多人都弄不清楚。也有人稱朱棣的媽媽是元順帝的妃子,甚至可能是蒙古人。

根據管理宗廟祭祀、禮樂的官方機構太常寺的記載(現已丟失),淑妃李某生了朱標、秦王和晉王,跟馬皇后沒什麼事兒。而另外一個妃子生了朱棣,這個妃子就是石頁妃。

朱棣稱帝后纂改《太祖實錄》,把能得到的資料全部纂改,拼命證明自己就是馬皇后生的,還拿出很多證據證明他當皇帝是合法的,證明朱元璋有意傳皇位給他。

而朝鮮的一條史料足以戳穿朱棣的謊言。1389年,朝鮮使臣權近等人在北平拜謁燕王,回國後寫了一本《奉使錄》。裡面說,他到北京燕府去見燕王,可是很不湊巧,那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日,是燕王媽媽的忌日,燕王不見客人。馬皇后是八月初十去世的,所以說朱棣不是馬皇后親生。

朱元璋艱難決定:立16歲的朱允火文為皇太孫

只有嫡長子繼承皇位,大家才擁護。朱棣不是馬皇后的親兒子,所以經過權衡,朱元璋作了一個異常艱難的決定:立16歲的朱允火文為皇太孫。這讓朱棣十分窩火,十分不服氣。一次,他用手拍拍皇長孫朱允火文的背,譏諷地說:“沒想到我侄兒還能有今天的榮耀啊!”這一情景,恰好被朱元璋看見,厲聲責問朱棣:怎敢對皇長孫如此無禮?朱允火文急忙打圓場,才沒讓朱棣十分難堪。

立皇太孫的第二年,朱元璋還是擔心朱允火文太文弱,壓不住陣腳,管不住軍隊,於是開始大殺功臣,藍玉、胡惟庸集團先後被清洗。

用歷史的眼光來看,朱元璋當初的選擇是個錯誤。如果選朱棣當皇帝,就不會出現後來歷時4年的內戰。但歷史不相信道德,也不相信眼淚,它只相信實力。朱棣發動戰爭,將朱允火文趕下臺取而代之。為抹殺篡權的形象,防止天下人心不穩,朱棣拼命說謊,證明自己就是馬皇后的親兒子。指“馬”為母,萬不得已……

包郵 奪權野獸朱棣2 講訴永樂大帝朱棣的奪權大戰 中國長篇歷史官場小說 人物傳記 文學 書 ¥24.8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