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自然做人、自然處世、自然做事,懂得寬容和淡泊,方是人品極處是自然的歸宿

“人品做到極處, 無有他異, 只是本然。 ”是《菜根譚》裡的一句話。 這句話告訴我們:當一個人的品德修養達到崇高境界時, 他的言談舉止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只不過是將自己純真樸實的自然精神本質平白表露而已。 人品有好與壞, 高潔與卑劣、可信與不可信之分, 而這些, 都通過每個人的個性、情趣愛好、行為追求和人際關係的處理等等體現出來。 我們都應自覺地完善自我, 以期成為表裡如一的高尚的人。

人生如同一座大舞臺, 每一個人都是演員, 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每一個人的所思與所為往往是不一樣的, 存在著真真假假, 虛虛實實。 倘若我們能夠卸下過多的心理重負, 擁有寬容和淡定的心境, 不怨天尤人, 去自然做人, 那麼我們將會在有限的生命旅途中, 拋棄功名之累, 做率真、本真、純真的人。 矯揉造作總給人虛偽之感, 只有平平淡淡才是真, 品行修養極高的人, 其實就是個純真做人的人。

自然源於真實和誠信。 真實做人, 就要始終保持一種簡單自然、坦率的態度, 在工作生活中不表演、偽裝, 不拐彎抹角、精於算計, 說話開誠佈公、直截了當, 敢講真話、袒露真思想, 與人溝通、交往簡單自然, 真實做人, 實在辦事。 戴面具、作偽飾的圓滑人, 倘佯世上, 累自己, 煩別人, 是最費力不討好的事。 自古至今, 誠信是衡量人品的標準, 也是道德的準繩。 誠信已被認為是最昂貴的資本, 城為美, 信為金。 秦國的強盛離不開商鞅變法的成功, 而商鞅的成功又離不開誠信的力量。

季布的一諾千金換來的是無價的人生。 馮玉祥將軍“對人以誠信, 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 事無不成。 ”為人誠信, 則是做人最明智的選擇。 只有誠信, 踏實做事, 才會讓自己的人生走得更踏實、更坦蕩。 如果一個人拿誠信作賭注, 那就會得不償失, 害人害己。

自然源于寬容與淡泊。 寬容是一種胸懷、一種氣度、一種雅量, 也是人類最高美德之一。 懂得賞識別人的優點, 包容別人的不足, 靠的是有容人之量。 寬容也是源于豁達, 而豁達則是一種心靈的洗禮, 人性的陶冶。 當一個人具備了豁達和寬容之心, 就有利於事業成功和人際的和諧。 所謂“淡泊明志, 寧靜致遠”, 一個心浮氣躁的人由於不能深思熟慮, 往往會使所進行的事業功敗垂成。 這就是“定而後能靜, 靜而後能安, 安而後能慮, 慮而後能得。 ”做事如此, 待人同樣是這個道理。

自然源于崇高和公正。一些人受利益的薰染、功利的羈絆、得失的攀比,淩駕於集體利益之上,損公肥私,無視團結,拉幫結派,甚至幹出利令智昏的勾當。只有辨清美與醜、善與惡、好與壞、抵禦各種誘惑和迷惑,才能成就自己的崇高人生。同時,崇尚真善美,也體現一個人處事的公正上。公正要懷有公心,特別是作為一個領導幹部,“公”字當頭,摒棄私利,虛心納諫,躬身問計,才會心明眼亮看問題,頭腦清醒作決策、務實進取幹事業,遇事才會看得更遠、謀劃的更周全,處理的更公正。

人貴自然,努力做一個最好的自己。真實誠信不虛偽,寬容淡泊不挑剔,崇高公正不庸俗,原本是人的本性、自然地狀態,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如果每個人都能自然做人、自然處世,自然做事,就能達到人品高尚的境界。那麼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就將是水到渠成的了,這才是人品極處是自然地立意所在。

自然源于崇高和公正。一些人受利益的薰染、功利的羈絆、得失的攀比,淩駕於集體利益之上,損公肥私,無視團結,拉幫結派,甚至幹出利令智昏的勾當。只有辨清美與醜、善與惡、好與壞、抵禦各種誘惑和迷惑,才能成就自己的崇高人生。同時,崇尚真善美,也體現一個人處事的公正上。公正要懷有公心,特別是作為一個領導幹部,“公”字當頭,摒棄私利,虛心納諫,躬身問計,才會心明眼亮看問題,頭腦清醒作決策、務實進取幹事業,遇事才會看得更遠、謀劃的更周全,處理的更公正。

人貴自然,努力做一個最好的自己。真實誠信不虛偽,寬容淡泊不挑剔,崇高公正不庸俗,原本是人的本性、自然地狀態,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如果每個人都能自然做人、自然處世,自然做事,就能達到人品高尚的境界。那麼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就將是水到渠成的了,這才是人品極處是自然地立意所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