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國牛肉重返中國市場,半斤200元!理想和現實差距很大!

自6月20號起, 美國牛肉重新被允許進入中國。 首批重返中國市場的美國牛肉已在上海完成了清關。

此次進口的美國牛肉包括西冷、菲力和眼肉冰鮮牛排, 都為美國極佳級別, 將首先在電商管道銷售。 根據預售區顯示, 300克菲力牛排售價228元, 眼肉牛排400克開價258元, 比南美、澳洲等地同級別牛肉貴出不少。

01

進口美國牛肉

並非想像中的很便宜

談到進口美國牛肉, 多數人第一想瞭解的就是價格。 由於美國是世界主要的牛肉生產國, 規模化飼養降低了成本。 網上有說法稱, 美國牛肉很便宜。 在美國超市里, 一些促銷牛肉每磅1至2美元,

折合人民幣相當於每斤10元左右。 而我國牛肉的價格, 普遍在每斤30元左右。 與之相比, 美國牛肉價格優勢巨大。

但事實並非如此。 “過去確實有人買到過非正常管道進口的美國牛肉, 每斤20元左右。 但如果走正常的檢驗檢疫通道, 繳納相應的關稅, 價格肯定不會那麼便宜。 ”從事牛肉貿易的上海澳紐寶食品發展公司負責人陶軍表示。

陶軍說, 目前電商上開賣的進口美國牛肉, 主打中高端市場, 價格自然不菲。 “一頭牛分好多部位, 包括上腦、西冷、牛腩、牛腱等等。 同時, 還分為不同的等級, 包括最佳、特選、精選。 不同品質的牛肉, 價格差距很大。 ”

記者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 我國雖然對美國牛肉輸華“開禁”, 但並不是所有美國牛肉均可進境,

在食品安全、疫情檢控方面仍保持“從嚴”。

根據質檢總局發佈的公告稱, 允許進口的牛肉指30月齡以下剔骨和帶骨牛肉。 這些牛必須不是疑似或確診瘋牛病病牛的後代, 不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定義的確診瘋牛病病例的同群牛, 且不得檢出使用了違禁的獸藥、促生長劑、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等。

輸華牛肉的牛須有完善的記錄, 可以保證追溯到牛只的出生農場;牛實施宰前宰後檢查, 結果合格;證明所有屠宰牛是健康的, 沒有任何全身性系統症狀或傳染病、寄生蟲病, 且胴體和臟器無病理變化。 同時, 已採用安全和衛生的方式去除扁桃體和回腸末端。 每批美國輸華牛肉應隨附美國農業部出具的獸醫衛生證書,

證明其符合中方的檢驗檢疫要求。

我國還要求, 輸華牛肉應來自獲得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CNCA)註冊的肉類企業。

“要滿足這麼多條件特別是瘦肉精的限制, 美國的供給也有限。 ”從事食品冷鏈的上海海博物流公司副總經理言宏偉表示, 未來消費者想買到每斤10元至20元、物美價廉的美國牛肉, 可能性不大。

02

進口美國牛肉

國產牛肉會受衝擊嗎?

進口解禁, 對美國牛肉產業當然是利好。 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 有人擔心, 國產牛肉是否會因此受到比較大的衝擊?

中國畜牧業協會牛業分會會長許尚忠表示, 美國牛肉運送到中國最經濟的方式是走海運, 差不多需要45天的時間, 因此只能採取凍肉的形式。 假如走空運, 價格優勢將不復存在。 從中國居民的消費習慣看, 大部分人還是愛吃冷鮮肉, 因為冷鮮肉無論從營養價值還是口感上都優於凍肉。 所以國內的肉牛養殖企業, 可以抓住冷鮮的優勢, 和美國牛肉開展差異化競爭。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說,

放開美國牛肉進口, 一方面將對國內牛肉產業產生一定的挑戰, 倒逼中國企業不斷提高養殖技術和生產效率。 另一方面, 我國的土地和農業資源相對匱乏, 隨著人均牛肉消費量逐年增加, 完全靠自己養殖容易對環境形成較大壓力, 適度進口反而是有益補充。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 放開美國牛肉進口, 如果能夠擠壓走私牛肉的空間, 不僅可以保證百姓消費安全, 也有利於中國牛肉市場健康發展。

03

進口美國牛肉

可倒逼我國牛肉產業轉型升級

美國牛肉的“解禁”,將對中國肉牛產業有一次倒逼。“不能再按以前自己的那套方法,必須按照國際的規則組織生產,看看人家怎麼做。”中國農業大學肉牛研究中心主任孟慶翔說。

內蒙古畜牧科學院研究員王峰也表示,雖然進口的是牛肉,但是更需要進口的是國外屠宰、分割技術,學習如何低成本、標準化,以提高肉牛產業發展的水準。

據瞭解,中國的肉牛產業是在耕牛基礎上發展而來,起步晚、底子薄,生產方式總體落後,分散養殖仍占主導。與肉牛業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國肉牛產業效率較低,無論是產業集中度、養殖規模,還是人均養殖的頭數、飼料轉化率等指標上,都存在明顯差距。

孟慶翔表示,肉牛產業的發展首先要參考國際的標準,在飼養、分割、銷售等各環節,儘快制定中國自己的標準。其次,還要大力完善和發展肉牛產業鏈。肉牛業產業鏈體系不完善,經濟規律無法充分體現,牛肉生產各環節的利益不合理分配,將桎梏肉牛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比如,帶犢母牛養殖環節極端重要,事關到牛源問題。但目前母牛繁殖率低、犢牛死亡率高的情況,影響了廣大養牛企業的積極性。

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如何提升肉牛、牛肉市場附加值也是肉牛產業發展的另一大課題。孟慶翔表示,加強引導消費十分重要,應該告訴消費者“什麼牛肉應該賣上高價”;同時,他還建議,可以大力發展特色牛肉、有機牛肉、地理標示產品、功能性產品等,提升肉牛產業的附加值。

美牛來襲,勢必給我國牛業產業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不會對中國牛肉產業帶來顛覆性的影響。

正如文中所說,這種壓力也是一種動力,在客觀上能夠促進我國牛肉產業升級調整。降低養殖成本和加快品牌化建設是關鍵。

我國牛肉應多建立自己的優質品牌,在國內樹立消費者的信任感和認同感,培養消費者良好的消費習慣,讓國產牛肉和進口牛肉並駕齊驅。

圖片源自互聯網

編輯:李雨楠 // 責編: 白晨 // 監製:曹暢

版權聲明:本文已注明來源,版權屬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03

進口美國牛肉

可倒逼我國牛肉產業轉型升級

美國牛肉的“解禁”,將對中國肉牛產業有一次倒逼。“不能再按以前自己的那套方法,必須按照國際的規則組織生產,看看人家怎麼做。”中國農業大學肉牛研究中心主任孟慶翔說。

內蒙古畜牧科學院研究員王峰也表示,雖然進口的是牛肉,但是更需要進口的是國外屠宰、分割技術,學習如何低成本、標準化,以提高肉牛產業發展的水準。

據瞭解,中國的肉牛產業是在耕牛基礎上發展而來,起步晚、底子薄,生產方式總體落後,分散養殖仍占主導。與肉牛業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國肉牛產業效率較低,無論是產業集中度、養殖規模,還是人均養殖的頭數、飼料轉化率等指標上,都存在明顯差距。

孟慶翔表示,肉牛產業的發展首先要參考國際的標準,在飼養、分割、銷售等各環節,儘快制定中國自己的標準。其次,還要大力完善和發展肉牛產業鏈。肉牛業產業鏈體系不完善,經濟規律無法充分體現,牛肉生產各環節的利益不合理分配,將桎梏肉牛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比如,帶犢母牛養殖環節極端重要,事關到牛源問題。但目前母牛繁殖率低、犢牛死亡率高的情況,影響了廣大養牛企業的積極性。

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如何提升肉牛、牛肉市場附加值也是肉牛產業發展的另一大課題。孟慶翔表示,加強引導消費十分重要,應該告訴消費者“什麼牛肉應該賣上高價”;同時,他還建議,可以大力發展特色牛肉、有機牛肉、地理標示產品、功能性產品等,提升肉牛產業的附加值。

美牛來襲,勢必給我國牛業產業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不會對中國牛肉產業帶來顛覆性的影響。

正如文中所說,這種壓力也是一種動力,在客觀上能夠促進我國牛肉產業升級調整。降低養殖成本和加快品牌化建設是關鍵。

我國牛肉應多建立自己的優質品牌,在國內樹立消費者的信任感和認同感,培養消費者良好的消費習慣,讓國產牛肉和進口牛肉並駕齊驅。

圖片源自互聯網

編輯:李雨楠 // 責編: 白晨 // 監製:曹暢

版權聲明:本文已注明來源,版權屬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