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在美五年學生談留學安全:人身安全法則不分國度!

在美失聯的北大女碩士章瑩穎至今已失蹤多日, 自官方至民間都在緊張熱切地盼望瑩穎歸來。 一些“美國危險”的觀點近期在網路上泛起。 有留學計畫的青年學子與家長難免心懷疑慮:赴美留學到底安不安全?

要說“注意安全”, 在中國與在美國其實區別不大——高中時便赴美求學、已在美國讀書五年的羅曌青這樣認為。

“太晚的時候儘量不要外出, 不要隨便吃喝別人給的東西,

儘量遠離一些犯罪高發區域……”羅曌青說, “都差不多。 如果說有什麼較大的差異的話, 可能就是在美國可以合法持有槍支。 儘量不要與別人發生衝突, 注意不要輕易踏入別人的屬地吧。 ”

她一直關注著章瑩穎的消息, “是中國人, 自己的同胞, 感覺像發生在自己身邊一樣。 ”羅曌青歎息, “她是在去簽租房合約的路上失聯的。 我想, 女孩子去陌生的環境見陌生人, 最好還是結伴而行吧。 當然, 說起來容易, 但一個人在國外求學, 很難有隨叫隨到的朋友。 ”

羅曌青告訴記者, 在美讀書五年, 自己與身邊的朋友倒沒有遇到過危險。 “平時注意些, 陌生人攻擊路人的極端情況當然不能說沒有, 但概率還是比較小的。 ”羅曌青說, 通常來說, 美國的學校基本上還是安靜安全的, 如果說有危險的可能性, 大體上一方面來自於槍支, 另一方面來自毒品。 “在一些州, 軟性毒品是合法的。 平時謹慎交友, 在外注意細節吧。 ”

在她看來, 留學生的安全問題並不像媒體報導的那麼可怕。 “媒體畢竟要抓‘亮點’給人看,

讀者一看, 都是這種新聞, 可能會覺得這樣的事一定很多吧。 鋪天蓋地地追這種熱點, 也許會引起讀者、當事人的恐慌與誤解。 ”羅曌青說, “所以我們看到報導, 瑩穎的男友表示, 希望大家以權威機構發佈的消息為依據, 避免不實言論的傳播, 避免給親屬造成二次傷害。 ”

如今離家求學的中國留學生越來越多, 留學低齡化現象也已不再鮮見。 談起創立“中美高中生和大學生交流協會”的初衷, 羅曌青簡單地用一句話概括: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外青年們亟需一個交流平臺。 “瑩穎的事提醒我們, 協會下一步一定要致力於探索海外協會成員求助的處理機制、安全機制等, 制定一些應急預案。 ”

“有外國朋友問我:你們中國人是不是騎著大熊貓滿街走?外國朋友不是在開玩笑,

是真的有不少外國青年人不瞭解大洋彼岸的中國。 ”羅曌青說, “這個細節至少說明, 在美國, 中國留學生是異質文化背景下的‘他者’。 這個群體是否需要更加小心些, 我並沒有資格去武斷地下結論, 不過出門在外, 謹慎低調些沒什麼不好。 ”

羅曌青表示, “中美高中生和大學生交流協會”的成員遍及華盛頓、紐約、波士頓等中國留學生較多的大城市, 如果在海外的同胞、同學有需要, 協會一定全力給予幫助。

來源: 中國青年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