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落魄的貴族“借屍還魂”!名爵銷量雪崩回天乏術

最近幾年自主汽車品牌和大型汽車集團發展的十分迅速, 沒事就收購一個外國品牌玩玩, 一時間吉利收購富豪、寶騰, 上汽收過的名爵(榮威背後的羅孚技術), 北汽收購的寶沃, 等等。 國產品牌通過收購這些已經倒閉或者是即將倒閉(包括些半死不活)的車企品牌或技術, 注入資金重新包裝和行銷推廣, 然後標榜著國外品牌以合資身份進行國內銷售。 當然, 羊毛出在羊身上, 車企收購所耗費的巨額資金自然也是要從消費者身上賺回來的, 更何況打著合資品牌的身份就可以多賣幾萬元, 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利潤啊!不過這些收購過來的品牌或車型技術,

基本上已經是年代久遠的產物, 不僅技術早已過時不說, 產品品質和品質也很難保證, 但車企不管這麼多打著合資的名頭就上。

雖然對於上述“辦法”有些走捷徑和討巧的嫌疑, 不過這裡面還是有成功者的,

至少上汽榮威的銷量就過得去。 但是上汽榮威的孿生兄弟, 上汽名爵的日子就過的不是那麼舒坦了, 甚至跟同族“兄弟”榮威相比就差了很多。

雖然這幾年各大車企都以SUV市場為主, 畢竟SUV成為當下車市的增長主力, 轎車市場每況愈下,

銷量都不如人意。 不過盤點完名爵近期的銷量走勢也太差了點吧, 照這樣下去離倒閉也就不遠了。

首先看看名爵曾經的頂樑柱車型MG6的銷量, 自從進入2017年以來, 這個銷量就是一路走低, 看這個走勢圖就是從珠穆朗瑪峰跌倒了太平洋, 1-4月加起來才賣了不到了1200輛。

我們再來看看最近幾年大熱的SUV銷量, 名爵最初推出銳騰的時候, 憑藉著時尚的造型, 讓它取得了很大的關注度, 但是隨著之後幾年各個車企都推出更度高品質和高品質SUV的同時, 名爵卻一直在原地踏步, 銳騰的銷量也同樣一直處於下滑態勢,

2017年1-4月份總共賣出1.45萬輛, 4個月的銷量加起來還不如哈弗H6半個月的銷量。

分析名爵銷量崩盤的原因, 其實有很多, 其中最直接的就是自身品牌定位過高、性價比不足所導致。 畢竟在如今這個車市競爭異常慘烈, 各大品牌庫存高企的時期, 如果價格上沒有足夠優勢, 正好趕上整個市場大環境不好,這才讓名爵的銷量出現雪崩。

從名爵旗下的具體產品來看,整體定價都明顯高於國產品牌主流價格區間,幾乎跟合資品牌看齊。比如銳騰的定價為9.88萬-16.88萬元,定價比同級別的哈弗H6和長安CS75貴了一截,並且入門級車型的配置過於廉價,沒有真座椅,沒有天窗、甚至連ESP安全協助工具都沒有,你咋就這麼缺德呢?賣的貴了,你咋不把輪胎都省掉呢?

跟哈弗H6相比,在配置上的缺陷甚至無限被放大,沒有胎壓監測、側氣囊、氣簾、天窗等實用配置,沒有真皮座椅、座椅電動調節、前排座椅加熱,就連基本的倒車影像、多功能方向盤、導航也是需要自己加裝的。咋這麼能省呢?總結起來名爵的車型就一句話,是這也沒有,那也沒有,如果想有也可以,那就多掏點銀子來吧。

名爵前身是一個英國汽車品牌,但自從被上汽接手以後,用著羅孚二十多年前的老舊技術,重新換裝出世,而且動不動就拿曾經的英倫貴族來烘托其身份,增加品牌含金量。目的很簡單,就是讓大家都誤以為這個是合資品牌。但通過車叔的介紹,一個純國產化的車型還敢賣這麼貴,是把消費者都當成傻子嗎?好在當下國人對於汽車知識的瞭解越來越多,互聯網的發達能夠輕鬆獲取資訊諮詢,隨著消費者逐漸認清名爵後,按照現在這個銷量和產品配置來看,名爵再做努力也只能是多苟延殘喘一段時間了。或許,這樣的品牌很多年之前就應該讓其徹底淡出車壇,而不是依靠資金使之“復活”!

正好趕上整個市場大環境不好,這才讓名爵的銷量出現雪崩。

從名爵旗下的具體產品來看,整體定價都明顯高於國產品牌主流價格區間,幾乎跟合資品牌看齊。比如銳騰的定價為9.88萬-16.88萬元,定價比同級別的哈弗H6和長安CS75貴了一截,並且入門級車型的配置過於廉價,沒有真座椅,沒有天窗、甚至連ESP安全協助工具都沒有,你咋就這麼缺德呢?賣的貴了,你咋不把輪胎都省掉呢?

跟哈弗H6相比,在配置上的缺陷甚至無限被放大,沒有胎壓監測、側氣囊、氣簾、天窗等實用配置,沒有真皮座椅、座椅電動調節、前排座椅加熱,就連基本的倒車影像、多功能方向盤、導航也是需要自己加裝的。咋這麼能省呢?總結起來名爵的車型就一句話,是這也沒有,那也沒有,如果想有也可以,那就多掏點銀子來吧。

名爵前身是一個英國汽車品牌,但自從被上汽接手以後,用著羅孚二十多年前的老舊技術,重新換裝出世,而且動不動就拿曾經的英倫貴族來烘托其身份,增加品牌含金量。目的很簡單,就是讓大家都誤以為這個是合資品牌。但通過車叔的介紹,一個純國產化的車型還敢賣這麼貴,是把消費者都當成傻子嗎?好在當下國人對於汽車知識的瞭解越來越多,互聯網的發達能夠輕鬆獲取資訊諮詢,隨著消費者逐漸認清名爵後,按照現在這個銷量和產品配置來看,名爵再做努力也只能是多苟延殘喘一段時間了。或許,這樣的品牌很多年之前就應該讓其徹底淡出車壇,而不是依靠資金使之“復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