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在位僅七年,卻勵精圖治,開創了唐後期短暫中興

唐朝自從安史之亂後, 雖然走向下坡路, 但也出現了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三大短暫小康局面。 其中, 會昌中興的開創者,

就是唐武宗李炎。

唐武宗本名李瀍, 快死的時候改名李炎。 他是唐穆宗第五子, 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異母弟。 初封潁王。 唐文宗病重時, 仇士良、魚弘志矯詔廢皇太子, 立李瀍為皇太弟。 同月文宗去世, 李瀍即位。 次年改元會昌。 武宗在位時, 任用李德裕為相, 對唐朝後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

西元843年(會昌三年), 澤潞鎮節度使劉從諫死, 其侄劉稹欲襲位割據。 武宗採納李德裕的建議, 命諸道出兵征討。 次年, 劉稹為部下所殺, 叛亂平息。 李炎崇信道教, 且鑒於佛教勢力氾濫, 損害國庫收入, 在道士趙歸真的極力鼓動和李德裕的支持下, 於西元845(會昌五年)年下令拆毀佛寺, 並派禦史分道督察。 經數月努力, 全國拆毀寺院、招提、蘭若共4.46萬餘所,

還俗僧尼26.1萬人, 奴婢15萬人, 沒收大量寺院土地。 由於毀佛成功, 從而擴大了唐朝政府的稅源, 鞏固了中央集權。

李炎在位七年, 對內打擊藩鎮和佛教, 對外擊敗回鶻, 加強了中央集權, 唐朝一度出現中興局面, 史稱“會昌中興”。 西元846年(會昌六年)4月22日, 李炎駕崩於含風殿, 廟號武宗, 葬於端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